緋晚隻當沒有察覺到皇帝的猜疑。
非常認真地點頭:“是的,嬪妾很希望她能得到更多恩寵,過上更好的日子。就算是……”
她頓了頓,稍許猶豫之後,語氣輕柔又堅定地說:“就算是比起嬪妾,陛下您更寵愛她,嬪妾也心甘情願。”
這卻不是普通的拉幫結派之心了。
拉幫結派之人,即便抬舉彆人也隻是為了壯大自己,卻不會允許彆人超過自己。
蕭鈺不解:“為何?”
“因為芷書妹妹她,比嬪妾更……度日艱難。”
“她在煙雲宮亦挨打?”
“那倒不是,隻是煙雲宮那裡的首領太監,背地裡有些不堪入耳的勾當,芷書妹妹在遇到嬪妾之前,險些也被他盯上。
幸好那天她漏夜求醫時,偶然得了嬪妾送的禦用金傘,對方才忌憚幾分,沒有立刻動手。陛下若不是抬舉了她,嬪妾本來打算想辦法把她調到身邊當侍女的。”
緋晚低聲說出的緣故,讓蕭鈺龍顏震怒。
他萬沒想到是這種緣故。
當即就放開緋晚起身,叫了曹濱,派人去調查煙雲宮首領太監的齷齪。
曹濱見皇帝臉色不對,連忙答應。
緋晚卻道:“陛下,此事不宜宣揚,不然,煙雲宮的宮女,甚至那些廢妃的名聲,怕是都要受損。”
“曹濱,秘查!”
“是,陛下。”
曹濱退走。
蕭鈺冷聲問緋晚:“為何不早說!”
皇帝的怒氣,讓緋晚意外。
她連忙跪下,聲音顫抖地說:“陛下,之前那些受害的宮女,非死即瘋,都已經不在了。這種事查無實據,芷書妹妹又如何敢與人言?
好在菩薩保佑,巫蠱之事發生那天晚上,嬪妾和芷書一起拜佛,她低聲許願被嬪妾聽到了,仔細追問,她才迫不得已說出一二,否則,她連向嬪妾求助都不敢。”
少女害怕的模樣,讓蕭鈺暗暗歎口氣。
“起來吧。”
他扶起緋晚,重新擁她入懷。
“陛下,嬪妾不是故意隱瞞……”
“朕明白。”
蕭鈺沒讓緋晚繼續解釋。
手掌在她背上輕拍。
緋晚摟住皇帝,依偎在他懷裡,享受溫柔的安撫。
她感覺皇帝有點心不在焉,仿佛在想其它的事情。
“陛下,您怎麼了?”
她輕輕問。
皇帝卻什麼也沒說。
抱著她,溫存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了。
緋晚送走皇帝,一邊換下被他揉皺的衣服,整理被弄亂的頭發和臉上妝容,一邊思索,他為何對煙雲宮的秘事這樣在意……
難道因為芷書成了宮嬪,出於男人的尊嚴,便容不得自己的女人曾經被人覬覦,而且還是被太監覬覦?
這天晚上,芷書在承寵之後,第一次來到了觀瀾院。
進屋見隻有小蕙在側,她直接提裙給緋晚跪下。
“姐姐大恩,芷書沒齒難忘。”
緋晚扶她起來,她卻堅持磕了三個頭,才肯起身。
“姐姐於我,一是提攜之恩,二則是收拾掉了那老東西,這兩件事,實是一件,便是救我於水火,等同再造。以後有什麼事,姐姐隻管吩咐,芷書在所不辭!”
她之所以急切想要脫離煙雲宮,就是因為那個老太監。
隻是由她自己口中說出來,除了會被皇帝懷疑貞潔,報複的效果也不好。
唯有緋晚來說,才有可能置那老東西於死地。
“那家夥已經賜死了?”緋晚問。
“是,姐姐,曹公公下午開始徹查,太陽落山前就查清了,已經將老畜牲杖斃。”
芷書之所以在晉封之後,今天才來拜見緋晚,就是在等緋晚告狀。
若兩人走得太近,出其不意告狀的效果未必有這麼好。
“姐姐,你不但救了我,也告慰了被老東西折磨死的那幾個苦命宮女。姐姐,我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
緋晚問:“還記得你我初次見麵那句話麼?”
芷書目視緋晚,心意相通。
“都是深宮孤苦人。”
緋晚點頭:“對,都是深宮孤苦人,何必言謝。你我之間不談感恩,以後隻要互相扶持,一路並肩而行便是。”
“嗯!”
芷書清澈的眼睛光華流轉,眼神堅定。
眉目之間的氣度,讓緋晚想起前世場景。
那時候她在辛者庫服苦役,一行人在宮道上忽然遇到了已成一宮主位的芷書。
大家趕緊閃避下跪,給櫻娘娘讓路。
芷書坐在采杖上,衣飾燦爛,氣度卓然,在一群宮人前呼後擁的拱衛下逶迤而過。
路過她們辛者庫這些人時,忽然叫停。
“你們在做什麼?”
領頭乾活的宮女趕緊回答:“回娘娘,奴婢們在給宮牆做清洗。”
滿宮裡又高又長的牆壁,需要她們在五日之內全部清洗一遍,以迎接即將到來的佳節。
芷書瞄了眼她們身邊一隻木桶,裡頭放著半桶黑麵冷饃,“你們就吃這個?”
“是,這是奴婢們的午飯,擦完這麵牆就吃。”
芷書便吩咐身邊宮人:“拿一吊錢去膳房,給她們加個湯加個菜,吃得好些,乾活也快。”
說完便起駕走了。
也不接受她們的拜謝。
於是緋晚那天中午,竟然吃到了好幾塊紅燒肉,還喝到了肉骨湯。
直到傷病瀕死之時,還在回味那頓飯的美味。
“明日中午你到我這邊來,請你吃一頓紅燒肉吧。”
緋晚笑著邀請芷書。
前世受其恩惠,這輩子來還。
奪了她佛堂承寵的機會,便還她一次禦花園邂逅聖駕,再幫她收拾老太監。
緋晚希望自己走到高位的時候,芷書也能一起。
互相扶持,攜手走下去。
隻因皇宮之中心懷善念,還肯付出行動的人,並不多。
有一個便珍惜一個。
“姐姐請飯,我一定來。”
芷書雖然不明白,以緋晚如今的恩寵,想要什麼山珍海味沒有,卻為何要吃紅燒肉。
可她一口便答應下來。
吃什麼不要緊,和緋晚一起吃,她願意。
“可叫奴才好找,原來小主在這兒呢!”
禦前的小林子找芷書,找到了觀瀾院。
“陛下有旨,魏采女鐘靈毓秀,侍駕有功,賜號‘櫻’,今夜辰乾殿伴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