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被俘,忠義之士會選擇寧死不降。而貪生怕死之徒,則是會跪下求饒。
被冒頓可汗器重,並委以重任的桑立紮在被捉拿後,竟然直接跪下求饒,為了活命,還願意刺殺冒頓戴罪立功,當真是不仁不義的小人。
淩寧嘖嘖稱讚道:“桑立紮,冒頓知道你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嗎?”
“小人見識了寧王殿下的厲害,敬佩不已,深知追隨殿下,才能親眼看到一個盛世的來臨,甚至是實現小人心中的抱負。所以小人不想死,還請殿下給小人一個機會。”桑立紮懇切道,還給自己的貪生怕死找了個理由。
淩寧便冷聲說道:“你這種賣主求榮小人,本王可不敢用你,殺!”
殺字一出,聲音也直接拔高。
桑立紮大驚,還要說話,身旁的李立青已經抽刀揮砍。
就見刀光落下,桑立紮的人頭也掉在了地上,瞪大的雙眼代表了內心的震驚,顯然沒想到淩寧會直接殺了自己,按照他的想法,自己是有用的。
隨後,淩寧對眾人說道:“通知下去,儘快打掃戰場,午後起程。”
“是,殿下。”眾人立即照辦。
一個時辰後,兵馬整頓好了,能搜刮的東西都搜刮了,至於匈奴兵的屍體,涼州衛將士可沒有義務幫忙掩埋。
上次在蘭氏部落處理匈奴兵的屍體,那是需要用到蘭氏部落,不能看著屍體腐爛影響心情。而賀卡部落又用不到,自然也就不需要處理。
就這樣,涼州衛滿載離開。
而就在淩寧返回蘭氏部落的途中,他進攻匈奴草原的消息才不急不躁地傳到京都,並且不是直接向魏皇稟報,而是向兵部報備。
若是以前,兵部尚書方景絕對要參淩寧一本,但是現在的淩寧是太子一係的人,方景不僅不能彈劾,還要幫忙說話。
就連太子,也替淩寧說話,向魏皇稟道:
“父皇,匈奴入侵涼州,犯我大魏,寧王出兵剿滅在正常不過了,兒臣建議,給涼州衛補充一些軍需。”
魏皇則道:“寧王戍衛邊關,抵禦外敵乃是職責所在。至於補充軍需,大可不必,兵部也沒有少他的軍需補給。”
“兒臣明白。”太子看魏皇一毛不拔,隻能在心中對淩寧說一聲抱歉了。
魏皇似乎對淩寧出兵匈奴一點興趣都沒有,話題直接轉向了其他事情:“太子,燕王主導的丈量天下良田的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這都過去了兩個月,京畿之地的丈量可曾完成?”
淩寧離京後,魏皇便在早朝之上,下達了重新丈量天下良田的旨意,此旨意下達,立即引起達官顯貴的躁動,他們比誰都清楚,陛下這次丈量良田,就是對他們下手,要讓他們乖乖交稅。
涉及到個人和家族的利益,從地方官紳到中央的達官顯貴,都開始抵製這件事。
作為大魏的中心,京畿之地的丈量尤為關鍵,是燕王親自負責,但這兩個月過去了,工作的開展收效很慢,根本拿不到真實的數據。
達官顯貴不僅不配合,反而下絆子,再加上燕王也不想得罪達官顯貴,所以進展緩慢,燕王已經好幾天沒有入宮請安了,他不敢麵對魏皇,就怕魏皇過問此事。
太子負責監督此事,自然知曉情況,立即添油加醋地彙報道:“父皇,京畿之地的丈量任務極其緩慢,很多戶的實際良田數和京兆府及戶部戶冊上記載的良田數相差巨大,很多人抵觸朝廷的丈量。”
魏皇頓怒,說道:“田地乃國家之本,如果朝廷連國家擁有多少良田都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另外,田地的數量關乎稅收,而稅收則直接影響國家的昌盛。抵製丈量,便是和朝廷為敵,和朕為敵。同時,還反映出那些人有問題,如果沒問題,斷然不怕丈量!”
“父皇說得極是,兒臣會提醒燕王,儘快完成任務,不能因為對方身居要職,或者家族顯赫,就畏手畏腳。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絕對不能懈怠。”太子連忙說道,彆看他一本正經,實則心中樂開了花,因為這件事一旦做了,那燕王得罪的就是滿朝權貴。
本來官員投靠燕王麾下,就是想謀個錦繡前程,現在倒好,跟著燕王,反而要往外掏錢,而且乾的還都是得罪官紳階級的事情,那誰還願意投效啊。
就當太子心中暗樂時,魏皇的一席話讓他的笑容僵住了:“太子,朕讓你參與此事,不隻是監督,你要幫燕王一起做這件事。離開後,你去找燕王,和他商量一下,找一個突破口,殺一儆百。朕隻給你們十天的時間,十天之後,朕要看到結果。如果依然沒有結果,燕王回青州就藩,你則代替他,全麵負責丈量田地的任務。”
此話一出,太子一激靈,瞬間笑不出來了。
“太子,有問題嗎?”魏皇目光變得銳利,盯著太子。
太子連忙回道:“沒,沒問題。”
“很好,退下吧。”魏皇下了逐客令。
太子隻能拱手告退,然後出宮去找燕王。
燕王看到太子前來,自然沒有好臉色。而從太子口中得知陛下的命令後,他突然笑了。
“燕王,事到如今,你還能笑得出來。”太子氣憤道。
燕王冷哼一聲,說道:“太子,事到如今,你還沒有看明白嗎?我們就是陛下手中的刀。”
“看明白如何,看不明白又如何?你要回青州嗎?你若是準備回去,那就算得罪權貴,孤也要把陛下安排的任務辦好。”太子反問道。
燕王眯著眼睛,立即陷入了沉默。因為太子說得沒錯,他不甘心回青州,所以就算被陛下利用,他也隻能承受。
在心中長歎一聲後,燕王問道:“拿誰來殺一儆百?”
太子說道:“這個人要有身份和地位,才能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最好是四品以上大員。”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這個人不能是太子一係的官員,也不能是燕王一係中的官員。
朝臣之中,還有很多官員既沒有投效太子門下,也沒有投效燕王,有的是中立,有的和其他皇子有關。
突然,兩人對視一眼,突然有了一個人選,此人恰是楚王心腹,中書侍郎之一的邱武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