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78合成係文豪 > 第379章 令人意外的征文結果

第379章 令人意外的征文結果(1 / 1)

推荐阅读:

翌日,諾蘭一大早便寄去了給《饑餓遊戲》的投票,並把這篇推薦給了附近鄰居家的孩子們。

類似的事在美國很多地方發生著。

科幻的一大部分閱讀群體就是青少年。

而《饑餓遊戲》這部的主人公,不論是凱特尼斯還是皮塔,都是12歲至18歲的少男少女。

因此青少年閱讀這篇的代入感很強。

因此,《饑餓遊戲》這部,很快在青少年群體中掀起了一場閱讀風暴。

與此同時,《饑餓遊戲》這篇,也開始進入主流評論家與紙媒的視野。

威廉莫裡斯的馬歇爾,是在公司同仁的提醒下看到這篇的。

閱讀完以後。

馬歇爾感到深深的震撼。

既是因為這篇的內容,寫的是那樣精彩,想象力幾乎發揮到了極致,作者的寫作底蘊也是那樣的深不可測。

馬歇爾完全能看出,江弦這篇從曆史中汲取了營養,他寫的雖然是未來、科技,但不難從中發現古羅馬曆史的蹤跡。

正因如此,這篇的敘事具有一種古典色彩的美感。

更讓馬歇爾震撼的是。

這是江弦的

《漂流者》這篇,在馬歇爾看來已經是一名作家想象力的極致展現了。

但江弦的想象力仿佛不要錢。

這才過去多久,就又拿出了《饑餓遊戲》這麼一篇近乎完全依托於想象力的精彩。

這太可怕了。

某種意義上說,《饑餓遊戲》的故事比《漂流者》更花費一個作家的想象力。

因為《饑餓遊戲》這個故事很討巧。

這樣一個故事絕對是建立在作家腦海一閃而過的火光上的。

而就是這樣一個靈感,多少作家窮儘一生都可能觸碰不到。

但在江弦這兒,馬歇爾至少看到了兩次!

而且是不到半年的極短時間內!

作為江弦的經紀人,接下來這段時間,馬歇爾非常關注外界對《饑餓遊戲》這篇的反響。

讓他意外的是,《饑餓遊戲》很快收獲了外界的文學評論。

要知道,相較於傳統文學,美國的文學評論界一向不怎麼關注科幻。

但這一次,《饑餓遊戲》卻成功的進入到他們的視野。

《洛杉磯時報》上發表了文學評論家桑塔格對《饑餓遊戲》的評論文章《施惠國和美國的合二為一》:

文章先是稱讚《饑餓遊戲》這篇劇情精彩,節奏漂亮,寓意豐富。

作者善用細節虛構出來的世界,讓人信服。

女主角複雜而迷人的性格,令人難忘。

在最後,桑塔格感歎說,其實隻要不特意提醒,讀著讀著,文字本身就消失了。

因為女主角和讀者之間毫無間隔,江弦筆下的施惠國,其實就是美國現實社會的映照。

桑塔格這名評論家在文學評論界也是小有名氣,雖然她自己的作品大多數毀譽參半,但在評論作品方麵有著卓越的見解。

馬歇爾對這位評論家印象非常深刻。

因為她曾經公開宣稱,自己愛過9個人,其中5位是同性伴侶,4位是異性伴侶。

《洛杉磯時報》這篇評論文章並不是《饑餓遊戲》火爆的全部體現。

在這篇文章之後,開始有大量報刊刊發這篇的評論。

其中包括《紐約時報》這份全世界發行,有著相當高影響力的雜誌,以及《科克斯書評》這部全美著名的書評雜刊。

“撿到寶了!”馬歇爾很快生出這樣的感受。

儘管江弦是一名中國作家,但以他目前這幾篇在美國的表現來看,國籍絲毫不會影響他的作品迅速風靡全美。

馬歇爾正準備和江弦一起慶祝一下他的新大火,李安那兒就打來電話,說他剛完成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電影劇本初稿。

馬歇爾連忙讓他把劇本初稿傳真發給江弦,讓江弦過目一遍。

至於江弦,他剛在家裡給他閨女辦了一場小小的滿月儀式。

距離小小陛下出生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小小小明顯已經和剛出生的時候不太一樣了。

首先是又胖了好幾斤,已經有了足足十斤多重。

然後手腳也更靈活了。

以前她呆呼呼的,一動會不動,現在已經可以稍微控製頭部的動作了,常常轉過大大的腦袋,看一眼江弦或者朱琳。

有時候還會把小手舉到自己眼前,對著空氣握一握,然後咿呀咿呀的喊。

一個月大的小小陛下還學會了吃手手!

每回江弦在旁邊兒看到這一幕,都會覺得自己心被萌的酥酥的。

他閨女真是太可愛了!

就算是讓他再洗閨女幾百條臭烘烘的尿介子,也絲毫不會覺得疲憊呐。

收到李安發來的劇本,江弦簡單瀏覽了一下,覺得沒什麼問題。

劇本拿給彆人寫,江弦最擔心的就是意識形態出現錯誤。

但李安寫的就很穩。

這也是他選擇李安的原因。

李安這個人,和王家衛是兩個相反的極端。

王家衛的風格激情放縱、超越時代,怎麼飛著怎麼來。

李安就很中庸。

中庸不是說他的能力中庸。

中庸意為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

因時製宜、因物製宜、因事製宜、因地製宜。

這是儒家遵循推崇的道德標準。

李安的劇本,不論是交給江弦的這部,還是他在後世拍的那些,有一部算一部,處處透著中庸。

他很會在劇本當中平衡各方,最後給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就像他自己一樣,美國綠卡,中國國籍,誰都不得罪,兩方都有回旋的餘地,可以讓美國人給獎,也能夠被中國人喜歡。

你很少能看到李安放肆一回的電影。

唯一的例外是《推手》,那是他奔著高額獎金去的,所以有不少的含沙射影。

除了《推手》,再難找出一部,大概率以後也都不會有這一天。

江弦把李安的劇本給米高梅那邊發過去。

米高梅的反饋是還不錯,隻需要再把語言潤飾潤飾即可。

要是其他編劇,米高梅恐怕會打回去讓他們重新修改。

但麵對江弦,他們選擇自己來請人潤飾就好,畢竟劇本是拿來拍的,而不是拿來閱讀的,由改編出來的電影內容沒什麼問題就行。

借著這個機會,江弦又和馬克西姆打聽了一下米高梅那邊電影劇組的籌備情況。

現在的米高梅結構有點奇怪。

米高梅的老板是拉斯維加斯的賭王,這貨基本無心電影事業,甚至在前幾年宣稱,米高梅已經成為一家酒店公司。

據說米高梅酒店是拉斯維加斯客房最大的酒店,單隻酒店內的秀場就耗資近2億美元。

在那兒你甚至可以邊看飼養員調教獅子邊用餐。

畢竟那是賭城。

要是沒什麼出奇的絕活,在那兒是乾不下去的。

兩年前,米高梅吞並了馬克西姆所在的聯美影業以後,米高梅的老板就把電影製作的事務交給了馬克西姆他們的聯美影業來主導。

聯美影業雖然規模小,但也是美國電影業的8大公司之一。

這就不得不提一提他們聯美公司的創建史,他們聯美公司是由四位電影名宿出資創建的:

道格拉斯範朋克。

瑪麗畢克馥。

大衛格裡菲斯。

以及

查理卓彆林。

這四位創建聯美公司,是為了擺脫大電影公司的束縛和剝削,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創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潤。

聯美公司也確實輝煌過。

卓彆林的《淘金記》《摩登時代》《大獨裁者》這些片子都是他們拍的。

可惜最後還是沒乾過資本。

隨著50年代電影行業蕭條,以及創始人的紛紛退出,公司在幾經易手以後被米高梅吞並。

“我們計劃請羅伯特懷斯來執導《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拍《西區故事》的那位?”

“沒錯。”

聽到是這一位,江弦便有了幾分期待。

羅伯特懷斯是個全才,他對除動畫片以外的幾乎所有電影流派均有涉足。

作品也是屬於“溫良謙讓型”,看起來極具親和力,沒有一絲咄咄逼人的氣息,這就很符合《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所需要的風格。

“演員呢?”

“你有心儀的麼?”馬克西姆問,“我們還是非常樂意聽聽作家意見的,作家本人對演員的選擇往往是最恰當的,其他人很難比得過。”

“也不儘然。”

江弦腦袋裡一下閃過好多案例。

像什麼王鶴棣和許七安

“談談吧,江,你的意見我們很樂意傾聽。”馬克西姆非常客氣的表示。

江弦隻好思索起來。

作為原作者,他沒辦法直接參與到電影創作中,但卻是和電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電影的質量夠高、口碑夠好,這是江弦樂於看到的,所以他並不吝嗇於幫電影想一個好演員。

江弦沉默一陣。

“馬克西姆,關於作家r我有一個人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篇,角色構建簡單,一個是女人,一個就是男主,也就是作家r。

這個作家r,年少有為,風流不羈,最關鍵的是,他要天生帶有一種誘惑力,含情脈脈、蕩人心魄,能一下把人吸引過來,緊緊抱著。

根據設定,他還得年紀稍微大一點。

因為女主是從小時候開始愛慕上他的。

這個男人又成熟又有味道,風流不羈的花花公子

江弦想著想著,一位演員的身形在他腦海中漸漸成型,並迅速輪廓清晰。

“馬克西姆。”

他開口道:“阿爾帕西諾怎麼樣?”

阿爾帕西諾,最經典的形象就是《教父》裡的二代教父邁克爾柯裡昂。

江弦剛才想的時候,想到的是他在《聞香識女人》中的表現。

他飾演的那個退伍軍官史法蘭中校,不正是江弦所需要的那個形象?

“阿爾帕西諾?”

馬克西姆想了想,“他很不錯,最近在好萊塢裡炙手可熱。”

“那就是你們製作方的事情了。”江弦說,“把劇本拿給阿爾帕西諾,他會心動的。”

此話一出,馬克西姆頓時感覺到一種無與倫比的自信。

但江弦確實有說這話的底氣,馬克西姆相信就算是最有偏見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江弦那兩部在文學方麵的優秀。

“我們會爭取的。”

“馬克西姆,兩部電影都可以用他,阿爾帕西諾。”江弦開口道。

不論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作家r,還是《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男主角思特裡克蘭德,他相信阿爾帕西諾都能全美詮釋出他們身上的那種獨特氣質。

入秋了,氣溫漸漸降了下來,朱母和饒月梅買來毛線,給小小陛下打了好幾件不同顏色的小毛衣。

萬聖節前一個星期,史密斯風塵仆仆的趕到江弦家中,還給他帶去了一封信件。

“江,你絕對想不到是誰寫的。”史密斯興奮的說。

“咋咋呼呼的,誰啊?”

江弦拆開信件,掃了眼姓名那一行,看到斯蒂芬金的字樣。

“斯蒂芬金?”

“沒錯,前段時間他讀了你的《饑餓遊戲》,又知道我認識你,非要我帶一封信給你。”

“是麼?”

江弦看了眼信的內容,斯蒂芬金熱情的和他問候,然後高度稱讚了《饑餓遊戲》這篇:

“在反麵烏托邦的故事之中,《饑餓遊戲》是佼佼者,故事節奏快速,始終充滿懸疑。

作者也是個文字高手,筆下絕無廢話,夾帶著令人愉悅的冷峻幽默。

閱讀《饑餓遊戲》會讓人上癮,彷佛玩電玩,你明知那世界不是真實的,卻忍不住一再投下銅板”

“你的那篇《饑餓遊戲》真是太棒了,怎麼寫出來的?拿給我們出版社吧,我們來給你出版。”史密斯非常感興趣的說。

“這事兒你找我的經紀人來談吧。”江弦回答。

經紀人就是乾這個的。

肯定會為江弦爭取最大利益。

江弦也相信,在這方麵,馬歇爾一定會比他更專業。

與此同時,《模擬科幻與現實》也公布了征文比賽的最終結果。

讓他意外的是。

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居然不是《饑餓遊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