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風起寧古塔 > 第六百六十九章 寧古塔巨變

第六百六十九章 寧古塔巨變(1 / 1)

推荐阅读:

“因為我主掌了宣國,就會向大夏宣戰向齊國宣戰,到時候我們就有了共同的敵人。”

一句話,聽在了楊敏君耳中,讓她瞬間無言。

“怎麼?你不相信?”

“沒錯。”楊敏君在片刻的恍惚之後,點著頭。表示他的確有些懷疑。

“嗯,怎麼說呢。宣國現在的政策說起來還是你兒子製定的,那就是不參與外部爭鬥,對吧。”

“對。”

“那即是不參與,他們就不可能幫著任何一方,你複國也就沒有希望。本王不同,我現在已經與大統牽上了線,他們答應支持我上位,我也答應成為了宣國的新皇之後,就會與他們一道出兵對付大夏。”

楊敏君是聰明人,自然聽懂了其意,“所以,你願意幫著我光複苗國。”

“是的,你很聰明,如果我當了宣國皇帝,自然會站在大統這一邊,那個時候,你的敵人也就是我的敵人,我當然會幫你。隻是我也有其它的要求。”

“請說。”

“兩件事。第一,你要幫我上位。第二,苗國複國之後,你要以宣國馬首是瞻。”

“讓我們苗國對宣國稱臣?”

“難道不行嗎?你可以好好想想,如果沒有我們宣國的支持,你所謂的複國就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這我同意。”幾乎沒有什麼遲疑,楊敏君就答應了下來。

向人稱臣的確有些丟臉,但總要好過複國無望吧。

隻要苗國能複建,不要說稱臣了,就是讓她年年上貢大筆金銀她一樣會眼睛不眨一下。

這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女人。

“哈哈,看來我們是達成了一致。那好,接下來我們商量一下以後的計劃吧。”八賢王很高興,得了楊敏君的支持之後,他就有了更多的底氣,再不是一無所有,做起其它的事情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楊敏君也很高興。

眼看著坐吃山空,長久下去不是辦法。八賢王找上門來。

雙方合作,粗看對方占得的便宜更多,但隻要能幫她複國,這些又算得了什麼?

再說了,誰說自己重建苗國之後,就一定要稱臣?

自己有了實力了,有了軍隊,有了地盤之後,難道就不能反悔了嗎?

彆逗了,所謂的協議,本質上就是用來撕毀的好吧。

兩個都是有野心的人,這就達成了一致。再然後就是商量細節,包括接下來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等等。

寧古塔。

八月十七出城,十月初三到達寧古塔。

前後用了近五十天的時間。

沒辦法,跟隨隊伍的家眷太多了,以至於根本就走不快。

好在,還是順利到達,一路之上並沒有人進行阻攔。

時隔兩年多一點,賈平安再一次回到了這片土地之上,還是頗有感慨。

所不同的,上一次自己來到這裡,是被流放,這一次卻是主動要求。

且在寧古塔之外,昭武將軍任青虎,還有黑衛古明月,早已經帶著一眾人等早早等候。

入城。

安置。

足足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終於,一切事情捋順,寧古塔的機器開始運轉,變得欣欣向榮。

十月,寧古塔下起了大雪。

但在數萬人的軍營之中,將士們的訓練從未停止過。

亂世之中,擁有一支強大武裝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賈平安要做的就是訓練出一支支精銳之師,以保證時間合適,便能出征。

做到在戰場之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至於說這樣的準備到底有沒有用。

賈平安認為,一定是有用的。

彆的不說,袁克敵也好,還是自己母親楊敏君也罷,都是有野心的人。

有他們在,就不怕宣國不會出事。

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出事之時,能夠率軍南下,軍隊能夠如臂指使。

軍隊的訓練,自然有一眾將領們前去監督。賈平安需要做的,是如何的發展經濟。

再不用屈居於人下,空間中的好東西,就可以拿出來了。

關於這個問題,他特意找來了杜明慶,共同商議解決的辦法。

“安國公的意思是,你有辦法可以弄來很多社會上所缺之物?”

“沒錯,吃穿用行,我都可以解決。”麵對著疑問,賈平安很自信的給對方吃了一顆定心丸。

就在賈平安回到了寧古塔的當天晚上,空間中再一次出現了變化,成匹的綢緞如小山般堆在一起。

更厲害之處在於,每天這個數量還會有所增加,隻是數量並不如第一次提供的那麼巨大而已。

但這對於隻有寧古塔一處地盤的賈平安而言,已然足夠,且剩餘很多。

後來想想,空間真是很人性化,急他之所急,想他之所想。

即是如此,賈平安更沒有理由去擺爛,而是應該做更多的事情,至少在儘可能的範圍內,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此也不枉他來到這裡一次。

眼見賈平安說的是如此的信誓旦旦,杜明慶猶豫了一下之後道:“這樣說來,的確應該想一個好法子,不然的話,其它商人得知消息,定然會前來購買,那樣的話,好處還會落在權貴手中,百姓是得不到什麼真正福利的。”

“沒錯。杜大人考慮的正是我憂慮之處。這一次找你來,就是商量怎麼樣即可以把東西送到百姓手中,又不能便宜了那些權貴商人,同時還要保證百姓工作的積極性。”

直接發給百姓不好嗎?

當然不好。

如果什麼也不做,就有好處可拿。第一次,彆人會感謝你,但第二次第三次呢?

生米恩鬥米仇!

一旦形成了習慣,以後不給了,那就是亂世之時。

且惰性一旦形成,想要再恢複過來,那付出的精力和時間隻會更多。

杜明慶是明知道壞處,卻是想不到更好的辦法。雖然他任宣國的戶部尚書多年,對於如何抓經濟可謂是行家裡手,可時代的局限性,還是讓他想不到辦法。

還是賈平安,出了一個主意,提出了票證製。

這才讓杜明慶茅塞頓開,直呼妙哉。

票證的存在,可以在一定形式上取代銀兩,購買自己所需之物的同時,也可以將外來的銀子抵擋於外,讓權貴和商人想打主意而不能。

當你有銀子也買不到所需之物的時候,票證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這一切想要實現,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物資要充裕。

不然的話,票證有了,卻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兌換,這將會大大打擊大家的積極性。

而這個問題,有賈平安在,有空間在,正好可以解決,這便是皆大歡喜的場麵。

“好,我帶人去做計劃,回頭再與安國公商議。”杜明慶頗為激動的說著。他個人是很喜歡這樣的創業過程。

至少在賈平安這裡,他可以暢所欲言。

隻要你說的是對的,哪怕就是出言不敬也無所謂。

且,在這裡做的一切,都是真心為民。

這正符合被杜氏一族踢出的杜明慶心思。

好,你們權貴不要我是吧,那就不要後悔。

還有,賈平安給自己安排的手下,都十分儘職儘責,但凡是他安排下去的事情,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執行。

不像是在昌都,他雖然是戶部尚書,但所下的命令,符合權貴利益的,有人去做。反之,就是互相踢皮球,再好的政策執行不下去一樣是白搭。

有著杜明慶這樣有經驗、有能力,想做事的官員。

又有一眾賈平安的學生,個個充滿著朝氣,寧古塔的百姓算是有福了。

短短七天之後,票證政策便出爐,並被執行。

這個速度讓杜明慶回頭看看都為之咋舌。

伴隨票證製度一同出現的,還有琳琅滿目的各種商品。

肉食、蔬菜、布匹、衣物、馬車、耕牛等等紛紛出現在了店鋪之中。

對於冬天竟然還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就沒有人不驚訝的。

而隻要你有票證,在輔以一定的銀子,就可以購買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問題來了,票證怎麼獲得呢?

很簡單,為安國公做事。

比如說修建房屋。

冬天建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突然來了這麼多人,以寧古塔的體量根本無法裝下。現在還有很多百姓是很多人擠在一起呢。

興建新的房屋就是刻不容緩之事。

有困難不怕,創造條件上就是。隻要百姓有熱情,冬天建房也不在話下。

反正又不是建樓房,隻要人能住,能遮風避雨,保暖就行了。

先臨時住著,等明年開春之後,建房、修路、開墾荒地等等,就有的是活等著大家了。

物品的繁多,充足的供應之下,百姓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整個寧古塔,每一天都會有所改變。由一個小城,逐漸向著中型城市發展著。

相比於寧古塔每一天都在向更好的方向變化。宣都城中,楊敏君和八賢王也在暗中行動著。

按著計劃,他們需要拉攏更多人,站在他們這一邊,然後等待著一擊必殺的機會。

這個計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很困難了。

無它,容不得一點消息的外泄。

一旦策反不成,暴露了自己,不僅事情無法完成,不僅要功虧一簣,便是八賢王和楊敏君的生命也會受到威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