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昨天,大統軍今天更為瘋狂,攻城兵是一批接著一批,差一點就被他們衝上了城關之上。
宣軍因為戰力和裝備的原因,已經沒有了太多的優勢,死傷比近乎於一比一點五。
還是淶水關的地形起了作用,倘若是空地而戰的話,怕是宣軍很可能會因為死傷巨大,而頂不住了。
第三天,惡戰繼續。
第四天,天空下起了雨,雙方停戰。
第五天,雨停了,下午繼續開戰。
第六天,大統軍攻勢更猛,竟然殺上了城關之上,最終還是程然眼看頂不住了,求了賈平安,輔兵出擊,這才將大統軍給趕了下去。
六天過去,宣軍這邊不管是人員,還是守城的物品,都是消耗巨大。
如果不是安國公就在這裡,如果不是知道身後的黑騎衛和輔兵的話,怕是都可能會頂不住了。
沒辦法,宣國太窮,糧食有限,平時都沒有什麼訓練,即便是堅城再手,士兵不給力也是白搭。
宣軍這裡不好過,大統軍那裡也不舒服。
連攻了數天,不僅沒有拿下淶水關,自己這一邊還損兵折將。
軍營裡的傷員,早已經塞不下了。
安出棟目光看向著淶水關,臉色越發的沉重。
英郡王直到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可千萬不要出事呀。不然盛怒之下的禹王很可能會一刀劈了自己。
“援軍來了嗎?”
“回報大將軍,斥候傳來了消息,援軍已在來的路上,但還需要一些時間。”
“好,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繼續加大攻城的力度,絕不能停。”安出棟再一次堅定著攻城的決心。
禹王為了這件事情,再一次從國內調兵而來,可見其重視程度。
現在大統與大夏打的正酣,此時調兵是要承受極大壓力的,便可見自己任務的重要性。
淶水關上,戰爭已經展開,激戰不止。
昌都城內,消息傳來之後,朝廷震驚,皇上震怒。
安國公的膽子真的好大,怎麼還與大統軍打上了?
之前是大夏軍和齊軍,現在又是大統軍,他要把這些人打上一個遍嗎?
好像是他說的,要置身其外吧,但還是他,率先打破了這個國策。
不就是跳出來一個大統英郡王嗎。
不是沒有造成什麼太嚴重的後果嗎?
那就把人放了便是。為了這麼一個人,就與大統軍交惡,值得嗎?
如果一旦淶水關守不住的話,可如何是好?
為了這件事情,正守在壽康宮照顧皇太後的宣文宗,又一次被氣倒了。
這些日子,接二連三傳來的都不是什麼好消息。宣文宗的身體一再受打擊之下,終於扛不住,倒在了壽康宮大殿裡。
這下子好了,太醫不僅要照顧皇太後,還要照顧皇上,忙的是不可開交。
皇上再次病倒,太子監國,朝堂上看著情況依舊,但暗流早已經開始湧動。
東宮。
剛從光明殿主持完朝政回來的太子紅光滿麵。
今天,是他人生第一次單獨的主持朝政,那感覺,爽歪歪。
雖然沒有坐在金龍椅上,但能夠站在金鑾殿上向所有人下達著命令,不是皇帝,勝似皇帝了。
“殿下,長福公主來了。”就在太子正想與人分享一下這一刻的快樂時,東宮長史樊人博走了進來。
“是三皇妹嗎?快請。”太子心情大好,連帶笑聲也大了一些。
很快,三公主出現在太子的麵前,行禮,問安。
“三皇妹,我們是親兄妹,何需這般的客氣。”太子殿下伸手攙扶。
“那怎麼行,如今太子皇兄可肩負著監國之職,該有的禮數是不能廢的。”
“哈哈,也行。”太子飄飄然的說著,任由三公主規矩的行禮之後,這才讓人賜坐。
待殿中隻剩下兄妹兩人的時候,太子發著感慨,把自己今天的感覺給說了一下。三公主十分的配合,不時眼中冒著小星星,十分崇拜的樣子。
這是發自於真心的,此時三公主想的是,如果自己也有這一天,那應該是什麼樣的感覺。
“哈哈哈,總之,孤監國之後,一定會讓宣國變得更加強大的。當然了,三皇妹也是功不可沒,功不可沒,哈哈哈。”
“太子皇兄說笑了,臣妹不過就是做了一個臣子應儘的義務而已。對了,太子皇兄,您接下來準備怎麼做?”
“嗯,先與大統軍停戰吧,我們宣軍的實力還是太弱了一些,這樣打下去,於我們不利,而且很容易把大統軍的矛頭轉到我們身上來,並不符合我們現在的利益。”
“皇兄所言極是,還有嗎?”
三公主在這件事情上與太子的想法是一致的。
宣國現在應該先要解決內部問題,至於外麵的事情,並不能急。
“還有,當然是勵精圖治,增強國家的實力了。”太子開始了大而空的發言。
又是說了好一會,有目標,有方向,但就是沒有什麼實際的手段。似乎隻要張嘴說一說,就是勵精圖治,國家就可以變得強大了。
眼見太子說得是沒完沒了,就是沒有說到點子上,三公主不得不打斷他道:“皇兄,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給做了。”
“哦?何事?”被人打斷了發言的太子有些不滿。
“皇兄,父皇隻是身體接連受了打擊,但父皇隻有四十歲的年紀,修養一陣,還是能夠重新回到龍椅之上的,那個時候”
接下來的話,都不用三公主多說,太子便已經可以想明白是怎麼回事。
一旦皇上病好,重新打理朝政之後,他就還隻是太子而已。
且皇家並非隻有他這一個皇子,那以後誰會繼承大統,依然屬於未知之事。
“三皇妹的意思是”太子清醒了過來,說話時也客氣了許多。
是呀,自己現在還不是皇上,還不到浪的時候。
“臣妹一切都是為皇兄著想,大司馬府上上下下,也願意為皇兄做任何事情。”三公主把早就準備好的言詞說了出來。
“好,好,三皇妹的忠心孤看到了,這樣,容孤想想,想想。”太子很滿意這個答案,但事關重大,他無法馬上就做出決定來,還需要好好規劃一番。
三公主走了,她要留給太子時間去想通一切。
至於說想不通怎麼辦?
嗬嗬,東宮長史樊人博是她的人,就連新詹事佟維興也是她的人。
有這些人在,太子想不通都不行。
佟維興有一段時間因為幫著賈平安,忤逆過太子,被調去任了禦史。後來還是三公主重新操作了一番,又回到了東宮,並一躍而升為了三品詹事。
為了這件事情,佟維興向三公主表示了臣服。
可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終始是賈平安的人,是埋在這邊的一條線。
不僅是他,還有已升任兵部右侍郎的郭同方,同樣也是賈平安的一枚暗子。
當真是人不在昌都,但他依然還是影響到很多的事情。
樊人博與佟維興等人被太子給召了過來,商議秘事。
什麼?他們會不會對自己有二心,自負的太子沒有這樣的擔心。
自己都已經開始監國,眼看著離那個位置就隻有一步之遙了,身邊人怎麼可能會在這一刻背叛自己呢?
他們怕是想要巴結自己來還不及吧。
叫來了眾人之後,太子就把三公主的話婉轉的給說了一遍。
知道了太子之意後,第一個發言的當然是長史樊人博。
他等於是東宮的屬官之首,很多事情,他不表態,下麵的人是不敢說些什麼的。
“殿下,您擔心的並沒有錯。現在的朝局其實並不完全的穩定,的確還有人在暗處虎視眈眈,為長久計,有些問題是到了應該解決的時候。”
“繼續說。”太子一臉期盼的神情。
“如今的皇子,其實已經沒有幾人具有威脅之力,比如說大皇子已經故了,五皇子也被軟禁、六皇子從小就沒有大誌向,現在正是跟在安國公身邊去了淶水關,這些人都可以忽略不計。但唯獨三皇子還有四皇子,仍具威脅之力。”
“三皇子已成為了慶陽王,他還有什麼威脅?”太子反問。
“畢竟是皇上的骨肉,斬草不除根,必有後患呀。”樊人博說起這些的時候,眼中明顯都有殺意。
“嗯,有道理,即是如此,六皇子那邊也不能放過了,也要派人去把問題給解決了。”太子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這就等於是把大陣方針定了下來,接下來他目光看向著東宮這些屬臣,又開口假惺惺的說著,“隻是這些人都是孤的手足,這樣做,是不是太霸道了一些?”
“殿下,為皇者就應該行霸道之事,這也是明主必備的特點之一。大丈夫行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佟維興開了口。這原本就是準備好的詞,三公主可是囑咐了他好幾次呢。
“對,為皇者就應該霸道。好,事情就這樣定了,你們且去商議一下如何解決三皇子和四皇子的事情吧。”
樊人博與佟維興之言,堅定了太子的決定,給他的所為找到了足夠的理由。
至此,昌都的腥風血雨,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