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怎麼也沒想到,小柱子居然把秋收的糧食也裝上了。她都不知道小柱子一個人是怎麼不聲不響地拿這麼多東西過來的。“小柱子,你都帶了什麼?怎麼這麼多行李?”沈蓉指著小柱子身後的那堆東西問道。小柱子提起一個袋子,“這是我今年種的糧,這個是我的被褥,還是新的,我奶奶給我做的,我得帶上,還有衣裳,這個盆,這個幾個碗,小板凳………”小柱子一樣樣地把行李拿出來給大家看。沈蓉見此隻能委婉告訴小柱子,馬車裝不下那麼多東西,先緊著重要的東西拿,那些不重要的,就不帶了。例如,那已經破得不能穿的舊衣,小板凳,滿是豁口的粗瓷碗……在離開桃花村之前,沈蓉將小柱子的行李都整理一遍,小柱子的行李這才少了一大半。天色大亮後,沈蓉兩個哥哥各自趕著牛車和馬車,來到了院子外。沈老二在去年買了一輛馬車,平時接送孩子上下學。而牛車還是之前那頭黃牛。等他們將村民們送的東西搬上牛車,桃花村的村民們,也陸陸續續扛著鋤頭出門了。村民們見到長生他們要離開,都來跟沈蓉他們打招呼。“沈大夫,你們這是要走了啊?”“沈大夫,在外頭住些日子,還是要記得回來啊!”“年齡大了,還是要落葉歸根啊!”六爺爺隻笑著點頭,對於村民們說的那些讓還回來的話,他沒應。此次進京,他和老婆子都做了最壞的打算,若是能撿回一條命,他活著也隻會守著長生和孩子,孩子們在哪兒,他跟老婆子便在哪兒。回鄉,那也是他們百年之後的事了。村民們對於長生一家都極為熱情,其中有他們住縣城裡的緣故,還有一部分原因,跟沈蓉也多少有些關係。沈蓉從前兩年開始,也慢慢的能治一些簡單的小病小痛,她每次跟長生回村裡,總會幫村裡上了年齡的村民把脈瞧病。村民們覺得這是長生他們一家子雖沒住村裡卻還念著他們,隔三岔五回來給他們瞧病,大家總歸是心存感激的。因此,在得知他們要長久離開家鄉,村裡那些受了長生家恩惠的人家,都送了些吃食來。很快,行李都裝上了牛車,陸氏和沈蓉抱著孩子上了馬車。等大家都坐穩後,沈家老二輕輕地甩了下手中的馬鞭,嘴裡一聲輕喝,馬車便動了。迎著初升的太陽,馬車緩緩地往村口外駛去。沈蓉哄好孩子,掀開馬車窗上掛著的簾子,眼睛不由得望向路邊那緩緩倒退的桃林。她知道她這一去,便是徹底告彆了過去,也包括上一世。她也知道,這一離開,她的人生,便會徹底不一樣。若要她說會是怎樣的不一樣,如今的沈蓉說不出,但她有一種直覺,也可以說她有底氣這麼認為。一行人回到縣城,龔少已經準備好了三輛馬車和車夫,隻等明日一早便出發。六奶奶和六爺爺對於龔少山準備了三輛馬車的事,並沒有吃驚。男人不管大小,都愛馬車。馬車趕回來後,長生和小柱子圍著那些馬車瞅了好半天。“長生叔,我以後也要買一輛這麼大的馬車。”小柱子如今也懂事了,對於長生,也不再跟以前那樣隻喊名字了,而是按輩分來喊長生叔。長生看著馬車,又偷偷地摸了把馬屁股,嘴裡喃喃道:“我以後也要買馬車。”沈蓉他們這一去還不知道能不能回來,陸氏和沈武今日便打算在女兒家住一晚。下午,陸氏給沈蓉一個沉甸甸的包袱。“娘,這是什麼?”沈蓉還以為是娘給她們路上吃的,結果包袱一入手,她才發現裡頭的東西好像不是吃食。“都說窮家富路,我們給你準備了些銀子,你可得仔細收好了。”沈蓉一驚,這包裹拿在手上都壓手,這裡頭得放了多少銀子啊!“娘,這些銀子我不能拿,你知道的,我手頭不缺銀子。”這幾年開醫館,沈蓉便賣了病人幾隻一些年份久遠的人參和靈芝,手上積攢了不少銀子。她現在壓根兒就不缺銀子花。陸氏見女兒不接銀子,有些不高興了,“給你的,你拿著便是。你有銀子,那是你自己的,這些銀子也是你幾個兄弟的心意。你嫂子們心裡都清楚,當初若不是你弄了方子,又花錢在縣城裡買鋪子,你兩個哥哥哪有機會從那在村子裡出來?他們給你這些,都是應該的,你隻管接著便是。”沈蓉倒是沒計較這些,“那是哥哥嫂子們勤勞,才有今日這樣的日子,我也沒做什麼,平時那鋪子我也沒管過,每個月還分那麼多錢,我這已經算是占了哥哥嫂子們的便宜了。”她這一去,又沒個歸期,沈蓉早幾天便把鋪子房契轉到了她爹名下,就當是給爹娘養老的。至於那屬於她的股份,她直接分給了兩個哥哥。陸氏見女兒推辭,隻覺得恨鐵不成鋼。“都說窮家富路,你這一去,也不知那邊是個什麼情況,手上的銀子自然是越多越好,這哪兒有人嫌銀子多的?”陸氏又想到女兒這一去,也不知這有生之年還能不能再見一麵,心裡難免有些傷感。“你這一去,咱們母女倆也不知什麼時候再見一麵,那侯府又是那樣的一個地方,娘自從得知你跟長生要去京城,我這心裡就沒踏實過。”陸氏每次一想到長生他娘,不明不白地就沒了,她心裡就害怕,有時候,她都恨不得女兒不去京城。沈蓉見陸氏如此說,也不好再拒絕爹娘的銀子,隻安慰道:“娘,等我跟長生在那邊站穩腳跟,到時候接你和爹來京城,咱們一家人還在一處。”“說什麼胡話?我跟你爹在這裡好好的,去那地方乾嘛?那京城,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能去的地方嗎?你跟長生到了京城,先顧好自己才是最要緊的。”陸氏抬手整理了下女兒的發髻。“我就是擔心你在那侯府….”陸氏說著聲音有些哽咽。這時,沈武走了進來,他扶住陸氏的肩膀,“你娘說得對,我們在家不用你操心,你跟長生最重要的是得照顧好自己和孩子。前些年,家裡若不是你,咱們家如今也不會有這種日子,我跟你娘給你準備五百兩銀子,你隻管拿著便是。你在外頭也彆委屈自己,那些大戶人家花銀子如流水,再多也不夠花的,你彆嫌少。”沈蓉知道她爹是故意這麼說的。彆看兩哥哥如今開著鋪子,可娘家三個侄子也陸陸續續送進了學堂,花銷隻會越來越大,再多的銀子也是不夠使的。娘家一下子拿出五百兩銀子,是真的不少了。可沈蓉是真不缺這些銀子,不過她還是當著爹娘的麵,把這些銀子給接了。接下銀子後,沈蓉便在心裡琢磨想著如何把銀子再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