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見長生不回來,她便提了飯菜給長生送到地裡,又趁長生吃飯的功夫,沈蓉幫著摘枸杞。長生吃完飯後,隻歇了一會兒,又開始采摘枸杞。沈蓉見活兒不重,乾脆就留在了地裡幫忙,直到做下午飯的時間快到了,她這才回家做飯。第二天,沈蓉中午去地裡幫忙,下午回來準備做晚飯,她一進灶房,六奶奶已經在灶房裡忙活了。就這樣,祖孫倆一連在地裡忙了五六天,沈蓉每日下午去地裡幫著乾半天活兒,這才把地裡的藥材收完。要沈蓉說,收藥材跟搶收糧食差不多勞累,六爺爺眼看著臉色都疲憊了不少。就連沈蓉自己,上午忙家務,下午去地裡幫忙,也累得不輕。六奶奶在家處理收回來的藥材,也是極為忙碌。隻有長生,每天都生龍活虎的,晚上他還要求進空間收拾草藥。為了空間種的藥材好渾水摸魚,長生還想種枸杞,決明子,和當歸這些家裡的地能采摘的藥材。沈蓉堅決不讓長生種枸杞。那東西種一顆能長一大片,繁殖特彆快,不出一兩天,她那點兒空間裡,還不得全身枸杞啊!最後沈蓉讓長生種了一小片當歸。每天種一小片,幾個晚上種下來,長生積攢了一大堆當歸。最後混在外麵地裡種的當歸裡,顯得地裡的當歸收獲極好。六爺爺沒少嘀咕,這好地種藥材就是不一樣,這當歸收得可真多。一陣忙碌下來,長生跟六爺爺瘦了一圈。沈蓉暗自慶幸,她後來買的二十畝地全租給彆人種,要不然,憑長生和爺爺兩人,就是累死也乾不完那麼多活兒。她想著這幾日長生和爺爺的辛苦,抓了隻下蛋的母雞殺了,給祖孫倆補身體。殺下蛋的母雞,沈蓉多少有些心疼。可家裡的公雞原就隻剩兩隻,第二天就殺了一隻,隻剩一隻公雞,要留著配種用的,總不能全殺了。長生得知媳婦兒把生蛋的母雞給殺了,心疼得不得了,嘴裡不住的嘟囔著:少了,少了,雞蛋少了。嘟囔到最後,他足足喝了三碗雞湯,才滿足地閉上嘴巴。沈蓉娘家大嫂跟二嫂合計了一番,最後還是買下了鋪子,用的是沈蓉給的兩百兩銀子。鋪子落在沈蓉名下。李鳳蓮和馬秀秀去縣裡的當天傍晚,兩人便上門,將契書交給了沈蓉。沈蓉收了房契,便沒有管鋪子裡的事兒,也不管嫂子們打算怎麼做。在長生和沈蓉忙著收藥材那幾天,縣城裡的鋪子也開始收拾了。鹵肉鋪子要求簡單,砌了兩個灶台,又打了兩口大鐵鍋,馬秀秀跟姐夫訂好豬肉,鋪子的準備工作也就齊活了。為了這門生意,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已經在鋪子後院的院子裡住了下來。馬秀秀把握味道,帶著大嫂和大哥一起做鹵肉,而二哥每天天不亮就回鎮子的陳記上拿鮮豬肉。一時間,沈家兩兄弟忙得不得了。沈蓉這邊也不輕鬆。光炮製那麼多當歸,便是一門不輕的活兒。在炮製藥材這些天,長生把家裡的家務活兒給包圓了,除了洗衣裳。他不光在家做家務活兒,還每天去地裡,把地收拾一番。像之前收割決明子留下的樁子都要一一挖出來,曬乾,當柴燒。一場秋雨一場寒。等秋收這批藥材收拾好,送到鎮子上的藥材鋪子時,已經快入冬了,村民們都穿上了夾襖。“這些藥材品相可真不錯,上等乾枸杞七十八斤,八十五文一斤,記六貫六百三十文。決明子三百斤一十五斤,三十五文一斤,計十一貫零二十五文。當歸六十二斤,三百文一斤,記十八貫六百文。共計三十六貫二百五十五文,沈大夫是要銀子,還是銅錢?”藥鋪掌櫃的將算盤打得劈裡啪啦作響,最後得出一個讓沈蓉驚喜的數字。沈蓉聽到有三十六貫,心裡暗自吃驚。她怎麼都沒想到不到五畝的地,種出來的藥材居然賣這麼多錢。沈蓉心裡很清楚,這三樣藥材,除了當歸多種了一些,其他的都沒有超過一畝地。枸杞隻是圍著地頭種了一圈。決明子也隻種了五六分地。就算去除在空間裡拿出來的當歸,那少說也有二十多兩銀子。這才三畝不到的地的產出,就有二十多兩,已經很多了。不過,他們收的藥材也很多,現在拿到藥鋪裡都是處理好曬乾的,不管是從大小還是重量,都縮水了不少。不過,處理好的藥材,價錢自然比新鮮的要高許多。沈蓉以前賣藥材,因為是山裡采摘的,再加上混著空間裡的藥材一起賣,她雖知道藥材值錢,卻不知道居然這麼值錢,特彆是跟地裡的糧食比起來的時候,尤為明顯。現在一畝地也就兩三石穀子,一石穀子出九鬥左右的糙米,一鬥米三十文錢左右,也就是說一畝地產的米,賣不到一貫錢。沈蓉在心裡細細地算了一番,發現這兩者差彆可真大。沈蓉在心裡算這筆賬的時候,老掌櫃從櫃子裡拿出幾錠大小不一的銀子,遞給了六爺爺。“沈大夫,銀子收好。”六爺爺接過銀子,遞到沈蓉麵前,“長生媳婦,這些藥材是長生種的,也都是他一直在照看,這些銀子你幫長生收起來吧!”沈蓉抬眼看著六爺爺,見老人家一臉笑意,她接過銀子。“謝謝爺爺。”又轉頭對長生道:“長生,你賺了這麼多銀子,想買什麼?我帶你去買。”長生歪著腦袋想了想,道:“給媳婦兒買簪子戴。”沈蓉臉一熱,身後老掌櫃笑出了聲兒。沈蓉拉著長生一口氣跑出了藥鋪,都不沒等爺爺。最後,沈蓉還是沒舍得買簪子,而是給長生買了些點心,給奶奶也買了些軟和的糕點兒,給爺爺稱了一斤茶葉,就拉著長生回去了。長生一路嘟囔著沒給媳婦買東西。沈蓉拿了根木簪在長生眼前晃了晃,“這不是東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