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園陷入了焦慮中,可過年的日子還是一日比一日近。到了年底這段時間,六爺爺和六奶奶也不怎麼出門了。沈蓉平日除了學習醫術,便是跟著六奶奶一起準備過年的吃食。家裡人少,雖然沒有孩子,可因為長生,那些孩子的零嘴多少要做一些。什麼芝麻糕,炸果子,炒花生,炒米……還有吃食,年糕,炸丸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六奶奶是個手巧的,什麼都能做,沈蓉一直跟在旁邊打下手。在她的記憶裡,也就在娘家過過這麼熱鬨的年。但,在娘家過年的記憶早已經模糊,餘下的便是上輩子在顧家過年的場景。顧家過年一向過得寒酸。上一世,顧昭明要參加明年二月份參加院試,家裡的銀子恨不得一文錢掰成兩半花,過年那頓飯。劉氏隻割了半斤肉,一個年就這麼過去了。吃食做好後,六奶奶便讓她跟長生一起拿著東西回娘家送節。六奶奶不隻準備了吃食,還準備了豬肉酒和點心。沈蓉想起她剛給爹娘做好的衣裳,便收拾了包袱,帶著長生回娘家。長生背著背簍,沈蓉提著包袱,兩人穿過長長的青石板路,從竹林東頭走到了竹林西這邊。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村民。經過了大半年,大家對沈三娘嫁給長生的事,已經沒人再說什麼閒話了,反而看到他們時,都對他們善意地笑了笑。沈蓉跟長生一進屋,幾個小家夥那姑姑姑父叫得親熱極了。他們知道,每次姑姑回來,他們都會有零嘴吃。陸氏帶著兩個兒媳婦也做了些零嘴,可家裡孩子多,哪怕做再多零嘴也不夠孩子一頓造的。陸氏便將零嘴都收了起來,一天隻拿出來一點兒,那點兒對孩子們來說完全不夠吃不說,還越吃越饞。沈蓉拿來的那些零嘴,真的太及時了。大嫂的雙胞胎兒子睡著了,大嫂和二嫂正在廚房忙著做飯,聽到聲音,兩妯娌從擦著手從廚房裡出來。“大嫂,二嫂,娘在家嗎?”“娘在屋裡,我去叫娘。”二嫂說著要進屋去叫人。李鳳蓮站起來準備給小姑子去倒水。“二嫂,不用叫娘,我自個進去就行了,大嫂,這是給小侄子的。”沈蓉叫住了兩人,將之前給兩個小侄子買的細棉布拿出來遞給大嫂。“哎呦!小孩子長得快,哪用得著這麼好的布,小姑子破費了。”李鳳蓮笑著接過了那塊嫩綠色的布。沈蓉笑了笑,又將零嘴兒分了些給侄子侄女,最後把之前買的頭繩和藤球拿了出來。每個孩子手上都有東西,誰也沒落下。讓長生在院子裡呆會兒,沈蓉便進了陸氏屋。屋裡,娘親坐在窗下納鞋底,橘黃色的夕陽照在她身上,整個人柔和得不像似在夢裡似的,沈蓉站在門外定定地看著發著光的娘,一時間覺得有些不真切。陸氏一抬頭,看到沈蓉,立馬放下了手裡的鞋底兒。“回來了怎麼不吱聲?”沈蓉緩緩地走到娘身後,張開胳膊抱住了,“女兒還不是娘太美了,把女兒給迷住了。”陸氏笑著拍了下沈蓉的胳膊,“都成家的人了,竟還滿嘴胡話。”沈蓉搖了搖陸氏,“娘,女兒成家了還是您女兒,我讚娘親好看,怎麼就是胡話了?”“哈哈……三娘這話說得有理。”沈武的身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沈蓉回頭一看,她爹從門外走了進來,連忙脆聲道:“爹。”“嗯。”沈武忍不住上下打量了沈蓉一通,見沈蓉氣色還不錯,點了點頭。“爹,娘,這是我給你們做的棉衣。”沈蓉從身後的包裹裡,將衣裳拿了出來。陸氏接過衣裳,臉上滿是笑意,“你這孩子,費這個做什麼?我跟你爹都有衣裳穿。”“您跟爹有衣裳穿,是您的事,這是我跟長生的一點兒心意,娘還不知道吧?這是長生做的工錢買的布和棉花。”上次買了布跟棉花,將長生的錢花得隻剩幾百文,沈蓉原本是要給長生的,可沒想到長生回到家後就把那三百文往沈蓉懷裡一塞,說是給媳婦用。沈蓉後麵一想,長生這情況,以後管錢肯定都是她來管,便沒有分那麼清楚了。所以她現在說這些布跟棉花是長生買的也是事實。“長生那孩子有心了。”陸氏讚道。“等會兒你跟長生在家裡吃了飯再回去。”沈武在一旁坐了下來。沈蓉搖了搖頭,“爹,家裡的飯已經做了,家裡爺爺奶奶都等著呢!”沈武聽女兒這麼說,也沒勉強,女兒就嫁在一個村子裡,吃飯隨時都可以。沈武從床裡麵掏出一個匣子,從裡頭拿了五十兩銀子出來。“我去鎮子上問了,上次那麼大人參大概有百年的樣子,這銀子拿回去給你爺爺的,五十兩,我們還是占了便宜。”沈蓉站起身,想到爹可能誤會了,道:“爹,你這是做什麼?這銀子我不要,那人參是我無意中在山裡發現的,不要錢。”沈武眼睛一瞪,“真是你發現的?不是哄我?”沈蓉點點頭,“是真的,女兒什麼時候跟您撒過謊?”陸氏拍了拍沈蓉,“你這孩子這麼大的事,怎麼都不說一下?那可是人參,你爺爺他……”沈蓉見狀就要離開,她擺了擺手,“我爺爺什麼都沒說,爹娘,我跟長生先回去了。”說完,她就跑出了屋子。“小姑子不在家吃飯嗎?”二嫂從廚房窗戶看到沈蓉往外走,忍不住喊了聲。“二嫂,我們先回去了。”長生見沈蓉出來,立馬從院子一角那堆孩子裡起身,跟她一起回家吃飯。除夕夜一轉眼就到了。吃完團圓飯,四人一起在屋裡烤火守歲。六爺爺跟六奶奶一人準備了兩個紅包,沈蓉得了兩個,長生也得了兩個。“奶奶,我們都成家了……”沈蓉有些臉紅,按理說該是她給老人準備壓歲錢,可沒想到自己的紅包還沒拿出來,倒是先收到了爺爺奶奶的紅包。六奶奶笑得很舒心,“成家了也是孩子,等過幾年你們能撐起門戶了,那可就沒有壓歲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