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太監是誰?你好像很重視他?”
已經熟悉朱瞻均的老朱,看出了朱瞻均很重視這個太監,好奇的問了一句。
“一個很有本事的太監,同樣也是一個,有可能會名留青史的太監。”
朱瞻均想到後世對鄭和的推崇,對老朱回了一句。
“哦是嗎,快說說。”
聽朱瞻均這麼說,老朱來了興趣。
朱瞻均與二叔三叔,還有鄭和等人,一邊往奉天殿走,一邊給老爺子講著鄭和的經曆,以及下西洋的壯舉。
老爺子聽的是微微點頭,絲毫沒有在意,鄭和打破了,他定下的片木不得下海的規定。
其實這是後世人的誤解,來到大明以後,朱瞻均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老朱定下這個規矩,並非是不允許老百姓下海打魚,不允許經商。
而是因為海外有很多張士誠的舊部,為了防有人與其串通,出賣大明情報,另外還有倭寇以及走私等一類的事情,老朱才定下了這個規矩。
這個規矩,主要針對的是走私以及通敵賣倭等行為,從正規官方渠道走的商船,以及地方報備打魚的行為,是允許的。
後世也不知道是哪個腦殘的家夥,把這句話給曲解了,認為任何人都不得下海。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邊的老百姓就靠海吃飯呢,不讓他們下海,他們怎麼活?
老朱對勳貴大臣士族,那叫一個殘暴心狠,但他對老百姓那是發自內心的好,絕不可能下這種無腦的命令。
“是個有膽魄的人,可惜是個太監。”
聽完鄭和小時候的遭遇,以及現在的經曆,老朱感歎了一聲。
“建立通商,交流眾國,是個好舉措,如此一來可大開商路,能給朝廷帶來數之不儘的金銀。”
“還可將大明國威宣傳四海,並且對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試探監督,一旦發現有對大明有危害的國家,可為將來出兵而做準備,是很好的舉措。”
聽到老朱對下西洋的舉措高度讚賞,朱瞻均隻是笑了笑沒做回應。
在政治目標和國家利益以及曆史影響上,鄭和下西洋是永樂朝一大壯舉。
然而在百姓民生以及世家大族方麵,可能就不是那麼好的舉措了。
鄭和下西洋確實帶來了不少貨物,讓老爺子狠狠的闊綽了一把。
可老爺子不懂商業貿易,或者是急需要用錢,把各種珍貴的香料,大批的投入市場,讓這些香料的價格急速暴跌。
甚至後期都發展到,直接拿胡椒給官員頂工資。
搞得永樂朝的官員們,看著一大堆胡椒發愁。
賣吧,賣不出去,朝廷售賣下去的到處都是,能買得起的早就買了。那些買不起的,你賣的再便宜,也是他們承受不起的價格。
永樂朝的官員們,捧著價值不菲的胡椒,結果一家老小差點被活活餓死。
可見自家這個老爺子,有多麼坑人。
還有在百姓方麵,鄭和下西洋,幾乎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利益。
胡椒他們買不起,各種珍奇異寶那就更不用想。
鄭和帶回來的那些熱帶水果,老百姓彆說吃了,見都沒見過。
像榴蓮等一類的東西,彆說在永樂大明了,就是在後市很多人看著那價格,都一陣肝顫。
朱瞻均對鄭和下西洋的舉措,評價是:意義大於實際。當然,這也隻是針對當前行為,而非對後世曆史等一些舉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