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我大明數次被建奴戰敗,薩爾滸之戰更是讓數萬將士埋骨沙場,
此戰我軍圍殺建奴六萬五千聯軍,算不算超級大捷”
“算……”
“解不解氣,痛不痛快,該不該慶賀”
“該……”
“建奴高層一半被我們圍殺掉,諸位覺得應不應該舉辦封賞大典”
“應該……”
“將士們在前線拚命,保家衛國,數萬將士戰死,朕給他們舉辦一次封賞大典不應該嗎”
“應該……”
“朕這幾天聽民間非議頗多,大多是說朕給將士們包了幾座酒樓,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太過於奢侈、浪費了,
朕想問問,他們舍生忘死、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說不定下一場戰爭就戰死沙場,難道不應該享受一下嗎
誰若是覺得心裡不平衡,那就上戰場拚一次,你們同樣也能獲得如此待遇,如果不敢,那就閉嘴!”
……
崇禎一聲聲的高聲詢問著,似乎要將心中對建奴的不滿給發泄出來。
每一次的詢問,整個現場數萬百姓和將士們都是激情滿滿,回應聲如驚雷衝上雲霄,向著遠處傳去。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近一個月了,可每一次提出這些數字,崇禎都覺得心緒激昂,渾身熱血。
百姓們剛開始還對戰報的內容質疑,可城門開啟後,無數商人帶來了龍井關、遵化城的消息。
而後從龍井關陸續回來的商人、國子監監生們口中的描述,讓他們對戰報內容深信不疑。
之前的質疑、吐槽轉變成了如今的深信、痛快。
見皇帝開場完了,此次封賞大典的‘主持者’由禮部尚書劉宗周出班了。
掃了一眼群臣,再掃了一眼黑壓壓的觀禮百姓們,劉宗周笑的很是燦爛。
為了這個主持(司儀)身份,他可是舌戰內閣六部,數古論今,引經論典,大殺四方。
連主掌外賓、朝會儀節之事的鴻臚寺卿都被他懟的站在角落不敢吭聲。
走到高台中央,劉宗周深吸了口氣,腦海中回憶了一下這段時間在家反複練習了八百次的流程後,高聲唱和著。
“封賞第一項,賞銀和撫恤銀!”
“在龍井關時,薊鎮、山海關等地大軍的賞銀都給了,北京城這邊的還沒有給,現在是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將銀子送進來!”
話音剛落,一輛輛頂部敞開四**車從將士那一側駛了進來,沿著百姓前麵通道轉了一圈。
每一車內都裝滿了十兩一錠的銀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嘶……
全場倒吸涼氣的聲音此起彼伏,數十輛四**車在場地中緩緩的繞行著,那種視覺的衝擊力是無法想象的。
倒吸涼氣聲、驚歎聲、咽口水聲等等各種聲音在全場百姓中響起。
不少人甚至下意識的伸出去抓,但很快就被同伴給踹醒了。
片刻之後,銀車離開現場,到了旁邊各軍臨時駐紮地,一聲聲歡呼聲夾雜著銀子碰撞的清脆聲。
悅耳的同時,也讓無數百姓們心癢癢的。
“好多銀子呀,隻要有一車這輩子吃喝不愁了!”
“貪心了不是,我隻要百兩,買個十來畝上田,能一家吃飽飯就行了!”
“哎,看著這麼多銀子不是我的,好心痛呀!”
“我什麼時間才能獲得這麼多銀子呀!”
“陛下真大氣,這估摸著至少有百萬兩銀子吧,說賞就賞了!”
“老漢當年也上過戰場,彆說賞銀了,能吃飽就不錯了,哎,人比人沒法比呀!”
……
聽著百姓的議論聲,崇禎嘴角掛著一絲笑容,要的就是這麼個效果。
“實話告訴諸位,據兵部統計,此戰中,最高的一位將士拿了一千四百餘兩白銀,拿到五百兩的也差不多有百餘人,百兩賞銀的至少有千餘人。”
人群再次炸開。
在羨慕千餘銀子的同時,更是在猜測到底是誰這麼猛。
“諸位想不想拿銀子”
人群沉默了半天後,一道鏗鏘有力的想字直衝高台。
崇禎笑了笑:“很簡單,上戰場,隻要能殺敵,你就能獲得賞賜,殺的越多獲得越多。
但能上場的前提是你有上戰場的資本,戰場也不是你說上就能上的。
但更大的前提,你要符合各軍招兵的標準,在新兵期間經過考核,達到標準後才能成為正式的士兵,經過訓練、比武後,脫穎而出的,才有資格上戰場。
這種人隻要上戰場就有收獲,賞銀、封爵拜將應有儘有,過段時間,各軍會招兵,有能力、想發財的,就去參軍吧!”
觀禮的百姓們轟然大笑,連群臣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皇帝竟然借著這個地方招兵,沒有什麼比數百萬銀子更有說服力了。
戰報、賞銀,瞬間點燃了現場觀禮百姓心中的激情。
好一會兒之後,在劉宗周的幾次示意下,才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封賞大典第二項,賞賜在此戰中表現尤為英勇的軍士,他們在此戰中英勇拚搏、舍生忘死,此類軍士共計八十八人。
請聽見名字的將士們依次上台,隨著鴻臚寺的侍者指引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他們分彆是:
勇士營磐石營中第八百戶所第六小旗徐一真,
遵化城守軍第六千戶第三百戶第九小旗孫超,
……”
早就得到通知的獲獎眾軍士在鴻臚寺侍者的指引下從高台左側通道走向高台。
通道後的百姓都能清楚的看清楚每一位軍士的容貌。
軍士在戰場上麵對數萬建奴都不害怕,但此刻走在通道中,身體竟然還有些顫抖、臉色漲紅。
足足念了近半刻鐘的時間,八十八名軍士走上了高台,分成四排站立。
“鑒於他們的應用表現,朝廷將授予眾人龍虎獎章,並獎勵白銀一百兩,榮譽文書一份!請兵部尚書侯徇、大明軍紀監察部監察使李邦華為眾軍士掛獎章!”
劉宗周話音剛落,一名名鴻臚寺的侍者端著一個個蓋著紅綢的托盤在高台兩側等候著。
侯徇和李邦華也從文臣隊伍中走了出來,掀開紅綢,托盤上的東西展現在了眾人眼前。
hmxs.t.combiqu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