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她說得也對,既然要找的浮雲觀仙姑就在眼前,我又何必再浪費幾天時間去往浮雲觀呢?畢竟,我兒子都病重了,是吧?”白瓊玉心想,挺好,越來越入戲了,這都開始學會跟觀眾互動了。婦人繼續說道:“然後我就把那位仙姑帶到了我家。她有模有樣地給我兒子看病,並給了我三顆藥丸和三張符紙,讓我分三天,把三張符紙燒成灰後放在水裡,跟著那藥丸一塊兒服下去。說是三日之後,我兒的病就能好了。”見周圍的百姓都聽得津津有味,奇玉趁機擦了擦額頭的汗,想著應該不會再出什麼幺蛾子了吧?否則事情過後,師父說不定得把自己變成一隻蛾子。“第一天服了藥,我兒的病開始加重。我以為是仙姑的法術顯了神力,作亂的妖祟現出原型,才會讓我兒病情加重,便沒多想,想著第二天吃完藥可能就會好轉了。不料,第二天服完藥,我兒就……”講到激動之處,婦人突然就停住了。她覺得此時自己應該要哭出聲來,但她卻做不到。婦人開始懷念白瓊玉的那張手帕。她的眼睛此時雖然通紅,但沒有哭腔,明顯是不專業的。周圍聽戲的百姓開始不淡定了。“你兒子怎麼樣了?”“是啊,發生了什麼事,你倒是說啊!”“就是,哪有話說到一半就停住了的。”白瓊玉感受到大家迫不及待的樣子,在心裡默默給這位大嬸點了個讚。大嬸演戲還是很有天賦的,很會調動觀眾的情緒。此時,戲已經演到了**,自己該出力的時候,還是要出點力。白瓊玉又掏出手帕,假裝給婦人擦眼淚。婦人一見到手帕,頓時滿心歡喜,想趁此機會把手帕握在手裡,說不定待會兒還要用到呢。不料白瓊玉卻不給她這個機會,隻將手帕在她鼻尖和眼前假裝一抹,便又收回袖中:“嬸子,彆激動,慢慢說。”婦人此刻早已淚流滿麵,便開始了自己的哭訴:“我兒就,就一命嗚呼了啊!嗚嗚嗚嗚嗚……”那蔥味和黃芥末味真的太刺激了,婦人涕淚橫流,是真的說不下去了。白瓊玉覺得自己真是誇早了。剛剛才覺得婦人有天賦,誰知道她又冒出了一個成語。好在這成語用得無傷大雅,並不影響大家對解決的認識。觀眾們又開始議論紛紛。“怎麼會這樣啊?”“這應該跟浮雲觀沒關係吧?”“怎麼會沒關係?沒聽這大嬸說嗎?是服用了浮雲觀仙姑給的丹藥才沒了的。”……婦人雖然淚眼婆娑,也還伸長了耳朵去聽大家的議論。如今見到有那麼多人幫她說話,自己也不禁被自己給感動到了。這都是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純靠嘴上功夫,就能把一個事情說得無中生有,她可真是太厲害了。白瓊玉本也就在等著造勢,隻有大家都在意這件事了,她想要的目的才能達到。所以也就由著大家討論。身後的白蒹葭開始急了。浮雲觀創建至今已經十六年了,這十六年來,從沒有人敢這樣說浮雲觀的不是。如今師父才仙逝不到半個月,就有人敢這樣來鬨事,難不成覺得她們幾個師姐妹修為不高,好欺負?“大嬸,凡事都要講究證據的。您這隨口一說,就把事情賴到我們浮雲觀頭上,不太合適吧?”白蒹葭出聲質疑。白瓊玉眸光閃了閃,這二師妹竟然攪了進來,若是為了浮雲觀的利益,她便要為此高看二師妹兩眼了。婦人經過剛才講故事的演練,不僅嘴皮子利索了,連腦袋也跟著利索起來:“仙姑這話可就不對了,那麼多道觀我不去,偏偏找上你們浮雲觀,不正是因為你們有問題嗎?”白蒹葭一個性格溫和的人都被婦人這流氓邏輯給氣笑了,這冤枉人的反倒有道理了。怕白蒹葭的進場打亂自己的計劃,白瓊玉趕緊搶在前麵說道:“嬸子,你口口聲聲說是我們浮雲觀的坤道騙人,總要有證據吧?那我還說是你沒照顧好兒子,兒子死了就想來訛我們浮雲觀呢?”見掌門大師姐站了出來,白蒹葭便不再說話,靜靜地看著。婦人毫不猶豫地給出了證據:“那仙姑穿的道袍跟你們穿的一模一樣。”旁邊圍觀的百姓裡,有一個姑娘突然“噗嗤”笑出聲來:“這大娘好搞笑。要這樣說來,天下的女冠大抵道袍都長得差不多,豈不是每一個道觀前都能哭訴一場?”白瓊玉尋著聲音的方向望去,奈何觀眾太多,分辨不清剛才是誰在說話。但既然有人搶著要給這台戲當免費配角,她是樂見其成的。“嬸子,這姑娘說得對,道袍大抵都長這個樣子,要是把這個當作證據,請恕我浮雲觀不能認。”白瓊玉朗聲說道。婦人又想了想之前那人教她的台詞,確定沒有錯之後才說:“我認得那仙姑的模樣,你讓浮雲觀的仙姑全都來我麵前給我瞧一瞧。若真找不到那個害了我兒的仙姑,我也就認了。”“嬸子這未免強人所難了。先不說我浮雲觀上下將近上百口人,且說今日來我浮雲觀上香的人如此之多,我浮雲觀的人總不能置這些居士於不顧,就為了來讓你認人吧?”白瓊玉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是啊,這不是強人所難麼?”“就是,憑什麼要人家來給她認啊,什麼證據都沒有,萬一她瞎指一個呢?”“對哦,這操作也不是不行。”聽到輿論風向標偏離了航向,白瓊玉心裡開始變得不耐煩起來。這個奇玉到底是怎麼教的這個這婦人,扯來扯去都說不到重點,再這樣下去,彆說這些百姓,她自己都快失去了耐心。“嬸子,你總得先說說你要找的坤道的年紀吧?讓我浮雲觀上下百來口人都來你麵前讓你辨認,是斷無可能的。”“約莫十五六歲年紀。”婦人也聽出了這位掌門仙姑的不耐,再也不敢把話題扯遠了。白瓊玉出言吩咐:“妙玉,去將觀裡今日不在崗的十到二十歲的人都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