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靖難,至建文四年六月破金陵,用了四年時間。”
“燕王軍隊進入京師後,宮中起火,後建文帝不知所蹤。有人說他燒死在宮中,也有人說他化裝為和尚潛逃去了海外。”
“至此,大明國祚轉移到燕王這一脈,並一直傳承到大明滅亡。”
聽劉寬講完,朱元璋、朱標久久無言。
雖然劉寬並未講述靖難之役的具體過程,但老朱、小朱都是從元末亂世走過來的,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從一無所有建立了大明。
他能夠想象得到,朱棣以八百護衛起兵靖難的艱難。
也正是因此,他對朱允炆掌握巨大優勢卻還沒能打過朱棣,感到十分不解。
最終,他隻能歸結於朱棣軍事能力太強,而朱允炆能力太弱。
他甚至有點慶幸,虧得朱棣靖難成功,否則以朱允炆的能力,恐怕大明國祚會更短。
隨後,朱元璋又意識到,四年的靖難之役必然會讓大明江山千瘡百孔,不知多少百姓因此遭難。
他自乞丐至開國帝王,宏願之一便是讓天下百姓能過上太平日子。
不曾想,臨終前諸多布置,竟導致了一場長達四年的大明內戰。
‘難道人一老,就會變得昏聵?’
念及史書中諸多帝王年老時的昏聵之舉,尤其以唐玄宗李隆基為甚,朱元璋不禁如此想。
朱標也對朱棣與朱允炆的軍事能力差距感到詫異。
但聽劉寬講後世都不確定朱允炆生死,他心裡又好受點——至少朱棣沒有直接殺死朱允炆,不然哪怕知道此乃後世曆史,如今多半不會再發生,他麵對朱棣時心中也會不舒服。
回過神後,朱元璋忍不住問:“老四稱帝後將大明治理得如何?”
朱棣的軍事能力如何,通過劉寬口中的靖難之役,朱元璋已經得知。
但這些年來,他越發覺得,治理天下要遠比打天下難。一事不甚,便會牽扯諸多事務,為國家留下暗瘡。
朱棣是去年才到北平就藩的,且隻有一定軍事權力,不能乾涉地方政務。
所以朱元璋並不知朱棣治政能力如何。
劉寬正要回答,便聽沐英在樓下大聲道:“稟奏陛下,探查另一條怪路的探馬回來了!”
另一條怪路?
劉寬先是微愣。
隨即才想起來,這長江大橋分兩層,下層有一條鐵路。
他當即來到城門樓欄杆旁,眺望那條鐵路,這才注意到鐵路似乎延伸入外城牆內,根本看不到其最南端在哪裡。
朱元璋道:“帶探馬上來。”
“是!”
沐英應了聲,沒多大會兒,就帶上來兩名親軍中的探馬。
朱元璋知道朱標曾派一隊探馬去探索另一條怪路的最南端,待這兩名探馬行禮後,他便直問:“可探查到那條怪路在江南的末端位於何處?”
兩名探馬都麵帶古怪神色。
其中一名探馬道:“啟稟陛下,我等沿著那怪路前行,先是抵達玄武湖畔,隨後怪路又出了外城牆往東而去。”
“我等便又出城,繼續沿路探索,結果到了棲霞山北邊,仍未見到這怪路的末端。”
“孫百戶便命我等先回來向陛下及太子殿下稟報,他則帶著剩餘探馬繼續沿路探索。”
朱元璋皺起眉頭,似乎也對此頗感意外。
他看了劉寬一眼,才問探馬,“爾等這一路探索可還有其他發現?”
探馬道:“我等快到棲霞山前,見有百姓在撬那怪路上的精鐵、木頭,便驅趕之,並令彼輩通知裡長,保護那怪路。”
朱元璋點頭,“爾等做的不錯,先下去歇息吧。”
“是!”
待沐英送探馬下樓後,朱元璋便問:“劉公子,這黑色怪路倒是和官道差不多,但另一條怪路似乎不便行走,究竟有何用處?”
劉寬原本在思考。
探馬的話讓他產生一個大膽的猜測,那就是與長江大橋連接的鐵路可能很長,而非像公路那樣隻有幾裡長的一段。
如果是這樣,恐怕便不隻是長江大橋跟他一起穿越了。
而是與大橋關聯的一條鐵路也跟著他一起穿越了!
聽朱元璋詢問,他立即道:“陛下,這條路名為鐵路,如果真的很長,其重要性絕不下於跨江大橋!”
“為大明未來發展大計,懇請陛下立即派人沿著鐵路傳旨,令地方保護鐵路,使其不被無知百姓破壞!”
鐵路?
重要性不下於跨江大橋?
朱元璋、朱標聽了都很驚訝。
朱元璋並沒急著下旨,而是道:“劉公子還是說說,這鐵路究竟有何用吧。”
劉寬無奈,隻能耐心講道:“鐵路是我們後世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其便利還要超過公路···也就是官道行車以及水路行船。”
“因為與鐵路配合的是一種名為火車的交通工具,一車可以拉數千人,或者數十萬斤乃至更多的貨物,沿著鐵路行駛,如風馳電掣,日夜不歇。”
“比如說我們後世從北京到南京,嗯,也就是從北平到京師,坐最快的火車,隻需兩個多時辰即可。”
聽劉寬說到這裡,無論朱標還是朱元璋,都露出震驚之色。
因為劉寬所描述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們想象。
朱標忍不住質疑道:“一車拉數千人?數十萬斤貨物?這怎麼可能?”
便是朱元璋也忍不住道:“劉公子,你可不要仗著我們不知後世之事信口胡謅。”
劉寬笑了聲,道:“在後世既能建造這跨江大橋,發明我所說的火車又有何稀奇?”
“事實上,修建鐵路、打造火車,要比修建跨江大橋容易得多。”
“這鐵路的樣子兩位也看到了,所以火車並非以牛馬拉動,而是靠蒸汽機、內燃機。”
聽到這裡,朱標不由打斷道:“何為正氣雞、內然雞?”
劉寬沒有回答,而是反問:“請問殿下,何為織布機?”
“額···”
朱標尷尬。
他這才明白,劉寬所言是一種機械,而非某種拉運的牲畜——他就奇怪呢,雞怎麼可能拉得動數千人?除非是天上神雞。
劉寬繼續之前的話,道:“內燃機蘊含的科技比較高,我就不說了,倒是可以說下蒸汽機,你們應該能聽懂。”
“鐵壺燒水,水開後蒸汽掀動壺蓋的現象應該見過吧?蒸汽機就是模仿此現象發明創造出來的,隻不過令蒸汽力量大增而已。”
“因此,火車往往隻需要頭尾各一台蒸汽機,帶上煤炭,讓人一路燒開水,便可使給火車日夜不歇的行駛。”
“另外,火車是由兩個火車頭及中間的十數節乃至數十節車廂組成,每節車廂都能載不少人或是貨物。”
“如此,便出現了一列火車載數千人或數十萬斤貨物奔馳之事。陛下、殿下可明白了?”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劉寬忍不住停下緩緩。
朱元璋、朱標都在回想記憶中鐵壺中水燒開時的情景,但仍難以明悟,這般力量怎麼能使劉寬口中的火車動起來。
當朱標還在苦思冥想其中道理時,朱元璋已不再糾結。
他問,“京師到北平有兩千餘裡路,這火車真能如你所講,僅用兩個多時辰就跑到?便是飛鳥也沒這般快吧?”
劉寬微微尷尬,但還是準備講明白。
他道:“我所處的時代,確實有一種火車能跑這麼快,我們稱之為高鐵,即高速鐵路的意思。”
“普通火車雖沒這麼快,但也僅需四五個時辰便能跑完這段距離。”
“當然,如果是大明現在去打造火車,估計造出來的初代火車,要跑完這兩千餘裡,可能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聽了劉寬的解釋,朱元璋沒有再懷疑真假,而是情不自禁地感歎道:“即便是需要兩三日,那也極快了。”
朱標此時也放棄了思考蒸汽機的原理,跟著道:“四弟去年到北平就藩,隊伍可是走了近一個月。即便是快馬加鞭,日夜不歇,也需要七八日才能跑到。”
“何況,哪怕是一路上換馬不換人,人也是需要歇息的,不可能一直趕路。所以,即便是騎馬,也需十幾日才能跑完這段路。”
劉寬聽了微微一笑,道:“人坐在火車上不僅可以吃飯,還能睡覺。”
這句話讓老朱、小朱對鐵路與火車的向往瞬間達到頂點。
朱標忍不住催促道:“父皇,趕緊派人去傳旨,令地方保護鐵路吧?”
朱元璋道:“地方官府並無兵權,如何保護鐵路?你去傳旨,讓沿路衛所組建專門的鐵路護衛隊,將此事視作軍令去做。”
“另外,在地方官府宣告不得破壞鐵路後,若還有刁民損毀鐵路,抓到後···”
說到這裡朱元璋頓了下,本想說抓到後斬首示眾的,可念及後世人也覺得他刑獄太過,便改口道:“罰沒家財,流放三千裡!”
朱標覺得這刑罰還是有些重,但想到鐵路的重要性,便沒開口勸,應了聲是,便下樓去傳旨。
劉寬也覺得朱元璋定的刑罰很重,但他也明白,大明不是後世。
要想保護鐵路不被破壞,必須重罰,才能嚇阻住貪婪枉法之徒。
朱元璋等不及朱標回來,便又問:“劉公子,你覺得···穿越到咱大明的這條鐵路會有多長?起於何處,又終於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