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隱蛾 > 036、野鳳凰

036、野鳳凰(1 / 1)

推荐阅读:

浦港鎮是典型的城鄉結合特色,何考家的小樓其實在接近鎮中心的位置,就是一座很有設計感的農家小院,看上去也很像一棟郊外彆墅。

與小院隔了兩條街的位置,是後來建的新區,不乏現代化的高樓,有著明晃晃的玻璃幕牆。而j區的核心地段,就是浦港鎮臨江港口一帶,就是早年的碼頭。

想當初為了完善城市規劃、推進城市改造,棲原市將很多工業都遷到了大江以北,然後成立了江*北新區。

如今陸路交通已經很發達,居民想過江早已不用坐船,但對工業區而言,便捷的大江航貨運道仍然很重要,這裡聚集了很多產業工人。

在港區外的一條商業步行街的附近,一株梧桐樹下,經常能看見一個老頭在那裡擺象棋攤。

梧桐樹就是很多古籍中都提到的東國梧桐,製琴良材、鳳凰棲之,不是棲原大街小巷常見的懸鈴木。

其花萼呈五爪狀,每一片的形狀和大小都像一個勺子,其籽如珠。

人們通常不太會注意到梧桐開花,因為它的花瓣都被包在花萼中,且花瓣和花萼都呈黃綠色,並不顯眼。

象棋攤這種東西,如今幾乎已經絕跡,幾十年前倒是時常能見到,就是在路邊擺個棋盤,盤上是一局殘棋。

路過的人假如感興趣,可以和攤主殺一盤。攤主可以讓路人先挑紅棋還是黑棋,誰輸了就給對方錢。

棋攤前經常都會圍幾個人,不僅吸引路人駐足,同時也是棋托,裝作也是路過的樣子和攤主下棋,然後就贏錢了。等到旁觀者也忍不住下場,結果卻輸得很慘。

如今象棋攤為何已絕跡?不僅是人們的休閒娛樂選擇更多了,更因為時代已不同。

在信息交流極不發達的古代,手裡有一部講某個殘局的棋譜,就可以在集市上擺攤了。

但如今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可下載象棋app,有入門、精通、專家、大師等各種級彆的對局選擇,也有殘局功能。

區區一部古譜,怎麼乾得過人工智能?

這老頭擺攤已經很久了,附近的人甚至都記不清棋攤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仿佛像某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頭倒不是天天出攤,隔三岔五來一回,有時十天半個月也不見蹤影,但次數多了、時間久了,當地很多人的印象中,總感覺有個老頭就在梧桐樹下擺棋攤。

旁邊的步行街就是過去的大集,何考小時候跟爺爺趕集時也見過這個老頭,那時是五塊錢一盤棋。

何考之所以還有印象,是因為他覺得五塊錢很貴,自己下不起。

如今棋攤也漲價了,變成了一百塊一盤,不用付現金,雙方掃碼轉賬即可。而且老頭的棋攤與彆處不同,他擺的不是殘局,就是殺一整盤,誰輸了誰給錢。

路人見有便宜可占,便坐下來跟老頭殺一盤,一邊假裝刷著手機,其實是悄悄打開了象棋軟件,但結果往往還是輸給了老頭。

老頭也不是總贏,偶爾也會輸兩盤,很痛快地付錢。

今天晌午又有兩位男子路過,都是三十多歲的樣子,看上去是附近港務公司的員工,其中一人坐下殺了一盤,另一人旁觀。

下棋者也在悄悄刷手機,現場下了一個軟件企圖作弊。須知想這樣作弊,通常都得選擇後手棋,方法是把老頭的棋步輸進手機,讓軟件跟老頭下。

可是下棋者對這種操作不熟,忙中出錯居然選了先手棋,這就不好用軟件下了。理論上雖可以改成殘局功能,照棋盤重擺,但現場時間來不及。

棋盤已落子,他也隻得硬著頭皮接著下,走了十幾步便被老頭殺得潰不成軍,眼看就得輸。

這兩家夥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見周圍沒人而對方隻是一個老頭,同伴乾脆伸手把棋盤給抹了,嚷嚷道:“這盤棋就算和了,不下了!”

老頭怒道:“你們怎麼能耍賴呢?欺負我一個老人家!”

其中一人道:“誰欺負你了,有人作證嗎,我們簽合同了嗎?”

另一人道:“跟他廢什麼話,肚子餓了,吃飯去!”

老頭也沒說什麼,一邊收拾棋盤一邊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趕緊走。在這種地方擺攤,時不時就能碰見這種耍無賴的,明明輸了棋卻不給錢。

老頭有時會扯住對方理論,敢動手的還真沒有,因為不動手頂多賠一百塊,動了手就不知什麼代價了。還有人輸了棋撒腿就跑,老頭追不上也就算了。

偶爾也像今天,老頭懶得理會,隻打發他們走。

這時梧桐樹下又轉出一人,坐在老頭對麵歎了口氣道:“那兩人不知自己錯過了什麼!但我很好奇,你究竟算到了什麼,他們是完全沒救了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