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滿唐華彩 > 第382章 畫師

第382章 畫師(1 / 1)

推荐阅读:

華清宮,海棠湯殿。

殿宇不算大,建造得卻極為精巧。後殿有一溫泉池,專供楊玉環沐浴,俗稱為“貴妃池”,構思超俗,像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故又名“海棠湯”。

因驪山溫泉水難得,湯池很小,長寬不過三兩步,卻是由二十四塊墨玉砌成,玉是深黛青色,光滑得如鏡子一般。池正中間有一塊由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噴頭,底座下是陶瓷製的水管連著水源。

水霧四季不斷地從蓮花中灑出,飛珠走玉。

楊玉環的嬌軀在水霧中若隱若現,在深黛青色的墨玉襯托下,她的皮膚更加顯得白晳光滑。水霧甚至來不及在她肩上結成水珠,已順著她光滑細嫩的肌膚滑落下去。

正是“亭亭玉體,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嬌輝”。

洗罷,她手一抬,兩個宮娥連忙在池邊鋪上柔軟的毯子,扶起楊玉環。濕漉漉的玉足踏上毯子,張雲容已拿起一條大浴巾上前,裹住了那誘人的身軀。

“還是華清宮好,沐浴了真舒服。”

楊玉環側著頭,整理著她的青絲,滿意地笑了笑。

張雲容道:“便是在長安城,貴妃不也是想洗就洗。”

“要驅你們燒水總是麻煩。”

距離梳妝台不遠處,一隻鸚鵡正站在架子上,圓圓的眼珠子轉動著,忽然大叫起來。

“胡了,胡了!”

楊玉環沒等侍婢替她擦好頭發,赤足跑過去,指著鸚鵡的小腦袋便教訓道:“不許說。”

“胡了,清一色胡了。”

“教了你許多詩詞歌賦,沒幾天便忘了,倒像隻賭徒鸚鵡。”楊玉環沒好氣道。

張雲容上前笑道:“這小東西學乖了,每次貴妃胡了牌高興,它跟著叫兩句總能討到吃的,可見它也明白胡牌是好事。”

“不學好的東西。”

正說著,有侍婢稟道:“虢國夫人進宮求見。”

楊玉環遂道:“把薛白送我那套衣裙拿來,我就在殿裡見阿姐。”

她說的是薛白在她生日時送的禮物,與安祿山進獻的各種珍寶比起來顯得極是簡陋,當時楊玉環收下還嗔了薛白一句“小氣”,可在當天夜裡,她試穿之後卻分外喜歡。

用料不到一匹布,勝過了無數的金銀珠寶。

那是一件襦裙,整體上就是當世最常見的樣子,這次薛白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小細節的設計上。比如,雙層的裙擺,輕紗配著絲綢,又清涼又不至於暴露,關鍵是特彆好看;再比如薄紗上的刺繡,把輕盈與精美搭得恰到好處。

不像他之前進獻的那些驚世駭俗的衣服,這樣的小小的改動更能讓世人接受。更何況楊玉環姿容絕世,穿上這身襦裙,任誰見了都隻能由衷讚一聲“美”。

過了一會兒,楊玉瑤進來。

楊玉環下意識地往她身後看了一眼,見薛白不在,意料之中帶了略微的失望,心想著裁縫還沒見到她穿上這身衣服的模樣呢。

“咦。”楊玉瑤目露驚訝,上前細細打量著,道:“竟是這般好看?”

“三姐穿一定也好看。”

“我更高挑些,沒你這樣俏麗。”

楊玉環聽了,心裡並沒有很高興,隻覺楊三姐是在炫耀,暗道高有什麼好的,又不是男人。接著,她便知原來這套衣裙楊玉瑤已先試過了,沒奈何,這姐弟二人就是更“親密”些。

“說來,阿白如今算是開竅了,薛打牌、薛裁縫,可比薛禦史、薛舍人要有趣得多。”

楊玉瑤道:“男兒總歸是要做一番事業的,也不能總圍著女兒家轉。”

日子久了,她顯然更了解薛白得多。

楊玉環抿了抿嘴,不說話了。

“今日來,不提這些打牌、裁縫的,是來向你打聽一位宮中畫匠。”楊玉瑤道,“聽聞有一個叫張萱的,你可知曉?”

“張畫直?如何能不識?”

楊玉環說著,招過張雲容讓她將鸚鵡帶過來,笑道:“就在去年,他還給我畫了一幅《太真教鸚鵡圖》,呶,讓你瞧瞧畫裡這鸚鵡。”

她養的這隻鸚鵡甚有靈性,才被帶到殿上已大喊道:“三姐,三姐。”

三姐並不理它,隻是看著那幅《太真教鸚鵡圖》,問道:“張萱如今在何處?”

“他就是長安人,如今年邁,不再供奉宮中,隱居在終南山。除了聖人派去護送他的禁衛,還真少有人知曉。”

說罷,楊玉環再次招過張雲容,道:“你去問問高將軍張萱的下落,就說我還想請他為我畫一幅畫。”

這邊姐妹倆繼續討論著衣裳,過了小半個時辰,張雲容回來,把問話的結果告知了楊玉瑤。

……

是日傍晚,虢國夫人彆業。

“我親自去一趟。”薛白得知了張萱的去處,思忖良久,這般做了決定。

楊玉瑤大為不解,問道:“為何?”

薛白與她在身體上的關係要近得多,對她的信任反而不如李騰空,於是,斟酌著緩緩說道:“我打聽到,張萱當年到薛鏽宅中畫了許多人,也許見過我的生身父母。”

“你還打聽這些做甚?以伱如今的處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若不事先打聽清楚,等先被政敵知曉了,處境隻會更危險。”

“誰那般不開眼?弄死罷了。”

“放心吧,此去終南山,快的話兩日便回了,便說我去為聖人的七夕禦宴挑禮物。”

薛白安撫了楊玉瑤,心想,不開眼的那個人恐怕是自己。

而他之所以一定要見張萱,因為他希望能說服或是欺騙張萱,往後出麵替他作證,證明他就是皇孫。

有了這樣一個人證,他也許可以在風雲變幻之時,爭取到更多支持。

~~

隨侍華清宮的官員多會在昭應縣城置宅,袁思藝亦是如此。

是日他不當值,便一直在書房中看著他從尚宮局帶回的文書,再次翻到了那幅薛妃畫像。他眯起老眼,盯著畫像上的孩童看了很久。

“阿爺,你喚我?”

一個中年宦官無聲無息地走進了書房,躬身行禮道。

這人名叫輔趚琳,三十五歲左右,麵容嚴肅,與袁思藝一樣正經古板,有著朝堂官員的氣場。旁人若不知他的身份,往往要以為他胯下之物猶在。

“看看。”袁思藝道:“哥奴臨死前調閱的文書,我想不明白為何其中有一張李瑛的後妃與兒子的畫像。”

“廢太子的幾個兒子,皆為慶王所收養。”輔趚琳道:“畫中這位皇孫,為薛妃所出,那該是廢太子第四子李俅?哥奴調此畫像,是想以此為理由,擁立慶王?”

袁思藝點點頭,不否認這種可能。

他原本並沒有太過在意這件事,隻是李林甫臨死前見過高力士便馬上調閱了文書,他心中好奇,便命人把文書拿來一觀,當時隨意一看,沒能看出其中的玄機,便丟在一旁未管。

直到薛白忽然向聖人提起此事,他才忽然意識到這件事不簡單。他沒有馬上稟報聖人,反而在聖人麵前遮掩了,想要先查清楚背後到底藏著什麼。

“你去一趟終南山,找到當年的畫師張萱,問清楚這幅畫有何隱情。若問不出來,把人直接帶回來。”

“喏。”

“你親自去,帶上心腹,莫教旁人知曉。”

輔趚琳應下,心裡雖認為袁思藝小題大作了,卻還是謹奉命令行事,直帶人奔往終南山。

~~

終南山。在樓觀台恢宏的殿宇群後方的山嶺之中、距老子說經台東麵十餘裡處,有座山名為赤峪口,山內有一天然石洞,名為迎陽洞。

張萱告老歸隱後,便在洞口處造了木樓,修道養老。

六月末,有一老友前來看他,在他這聚天地靈氣之住所盤桓了數日之後,今日告辭而去。

張萱送友人到山下,終究不舍,道:“你既喜歡此處,何不多留些日子,把洞內的壁畫完成了再走?”

“我亦想留啊,然而有差遣在身,不得不走了。”

“差遣?”張萱道:“此番你我相見,始終隻談畫技。我還當你與我一般,不在宮中供奉了。”

“我若也辭了,聖人豈能放你走?這幾年我去了趟蜀中,如今方歸。”

“為何?”

“天寶五載,聖人聽進京的楊釗說嘉陵江風景秀麗,妙趣橫生,遂命我到蜀中寫生。此去,我看了嘉陵江上的浪花,用了五載光景啊。”

張萱同為畫師,如何不明白老友為了畫作而付出的心血,感慨道:“這些年過去,楊釗已成了楊國忠,高居宰相。你啊,連幅畫都沒畫出來。”

“人生在世,總有些事得要慢慢做,一筆一劃,急不得,急不得。”

話題又回到作畫上,聊了幾句之後,哪怕張萱無比不舍,也隻能目送著友人遠走。

當馬蹄聲遠去、消失,最後隻留下一個孤獨的白發老人還站在那裡,喃喃自語。

“急不得,但隻怕這是你我最後一次相見了啊。”

說罷,張萱拄著拐杖,艱難地往山上走去。

他已經很老了,這段路走得極為艱辛。而多年供奉宮中所贏得的財富、榮耀,並不能在他蒼老後讓他的腿腳輕快一分。

回到迎陽洞時,木樓下方拴著三匹馬,卻是有人從另一條山道上找過來了。

張萱並不想見外客,他知道那些人無非是來求畫的,他們願意為了他的畫付出無數金銀財寶,他卻不願再把少得可憐的生命用在為旁人作畫上。

他於是拄著拐杖,勉力攀上山頂,坐在那看著太陽緩緩西移,漸漸變成金黃,染紅雲彩。他寧願花很多的時間看一場日落,也懶得追求世間的名利。

直到太陽完全落下,迎陽洞內亮起了篝火,有烤肉的香味飄了過來。張萱猶豫片刻,終於起身,回到了他的隱居之所。

一個給人觀感很好的年輕人上前,扶住了他,同時道:“叨擾張公了,我鳩占鵲巢,該拿烤肉賠罪,請張公入座享用。”

“老夫眼花、手抖,已不能再作畫嘍。”

“此來,不是想讓張公作畫的。晚輩薛白,常在宮中走動,此前竟無緣見張公一麵。”

“你便是薛郎?”張萱有些意外,笑道:“你來得晚了些。”

“不知張公何意?”

張萱未答,由薛白扶著進了迎陽洞,先是看了看篝火上在烤的羊腿,滿意地點了點頭,對正在灑鹽的刁丙道:“多灑些花椒。”

刁丙一愣,暗忖這老頭子好毒的一雙眼,竟這麼快就看到他行囊裡帶的花椒末。

那邊,張萱已看向了洞內的壁畫,向薛白問道:“可看得出這是誰的手筆?”

畫的是一幅山水,其中還有仙人,一看就不是張萱的風格。

張萱畫人,喜歡把人往豐滿了畫,比實際上要肥一些。而這位畫師的風格就寫實些,筆下的仙子都是鵝蛋臉。

薛白確實不擅長看畫,雖能鑒賞得出這壁畫極好,氣韻雄壯,筆跡磊落,大處揮灑恣意,細節又十分稠密。但要憑此認出是哪位畫師,卻不太可能。

好在,他隨顏真卿學過書法,而這壁上也有題跋,記述了作畫的時日“辛卯年孟秋”。

“家師曾得張旭張長史真傳筆鋒十二意,與這字有相似之處。”薛白緩緩道:“我也曾觀公孫大娘舞劍……”

他指向了畫中那仙人的衣帶,繼續道:“此畫中,仙人衣袖飄揚,有迎風起舞之動勢,飄逸而利落,仿佛劍舞,也許便是名揚天下的‘吳帶當風’。”

張萱聞言,撫須大笑。

薛白執禮問道:“晚輩猜中了?”

他是真不確定,因此認真發問。

張萱點點頭,道:“吳道子的書法也是師從於張旭,他還有另一位老師,你可知是誰?”

薛白其實聽聞過此事,試探地答道:“賀監。”

“是啊,張顛、賀監皆擅草書,他們都是飲中八仙,曠達不羈、清談風流,書法縱放奇宕。所謂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而吳道子從小孤苦窮困,嘗儘了世態炎涼,寫不出那樣疏朗飄逸的字,隻好轉而學畫了。”

也隻有在盛唐,能輕易就遇到這麼多藝術造詣高超、名傳千古的巨匠。在山野洞穴裡看一幅畫便能談及張旭、賀知章、公孫大娘、吳道子。

這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

薛白心裡卻還在想著陰謀與權爭,思忖著張萱是否是有意提到賀知章。

“說到賀監,晚輩此來,是有一事想問張公。”

“問吧。”張萱在篝火邊坐下,接過一塊烤羊肉串,聞著,歎息道:“牙口不好嘍。”

刁庚便接回肉串,用匕首切成更小塊。

薛白略作沉吟,問道:“敢問張公,三庶人案發生之前,你是否為當時的太子妃薛氏作過畫?”

張萱沒有被嚇到,執箸吃著烤肉,喃喃道:“那該是開元二十二年,我到東宮,奉命為太子妃作畫。”

“可還記得當時情形?”

“太子妃有兩個孩子,是太子的第三子、第四子。”

“那,入畫的是哪位皇孫?”

這對於薛白而言,是一個頗重要的問題,張萱回答得卻很直接,道:“東宮第四子猶在繈褓中,由乳娘帶去喂奶了,便未入畫,殿下說‘待明年再畫便是’,可惜,再無明年嘍。”

薛白默然了一會,問道:“李倩?”

“老夫不知皇孫之名。”

“以張公之眼力,倘若相隔十餘年再相見,可還認得這位皇孫?”

張萱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緩緩搖了搖頭,道:“薛郎何以認為老夫還能認得?”

“畫師往往觀察得最細。”

“可薛郎就看不出來,太子妃那幅畫,不是出自老夫的手筆?”

“怎麼會?”薛白道:“題跋上分明留的是張公的印。”

“聖人命老夫去作畫,自然留的是老夫的印。”張萱道:“可那日老夫與殿下多飲了幾杯,有些醉了,便讓旁人代筆了。”

“張公可是在與晚輩耍笑?”

“此事瞞不了的,若細看那幅畫與我旁的畫作,總能辨彆出來。”

薛白問道:“世間竟有人能仿得了張公的畫?”

張萱道:“你若寄望老夫為你辨認那孩子,且死了這條心吧。老夫不騙你,是真認不出嘍。”

“那敢問張公,當年是誰有如此高超之畫技,竟仿得了張公的筆墨。”

“你所問,老夫都答得乾脆。”張萱道:“若再要往下問,不如你先說說為何前來探詢此事?”

雖然張萱隻是一個宮廷供奉,可在宮城待了一輩子,見識了太多陰謀詭計,自然也有城府。

薛白沉默了,負手走到山洞口,看著滿天星鬥,考慮著。

他希望在暗中利用皇孫的身份來積蓄勢力,又不希望因太早公開而被牽扯、或被揭穿,個中平衡是不好把握的。越來越多的“坦誠”必然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危險,而危險又與機遇成正比。

“我來,是想看看張公能否認出我。”

薛白還是做了決定,說著話,轉過身來,在張萱對麵盤膝坐下,坦誠地與之對視。

張萱詫異不已,愣愣看著薛白,道:“何……何意?”

“我出生於開元十八年。”薛白回憶著曾在皇家玉牒上看到的關於博平郡主的生辰八字,緩緩道:“庚午年,屬馬,冬月出生,算是馬尾巴,有一個孿生姐姐。”

張萱手裡的盤子掉在了地上,而他本人似乎沒有意識到。

他就那樣呆愣愣的,盯著薛白看了很久,之後,他用力揉著蒼老的眼睛,似乎想努力辨認。

可當年那幅畫真不是他畫的,當時他隻顧著飲酒,並未仔細端詳過那個孩子。

薛白眼神堅定,似乎在告訴張萱,沒有人會冒充一個逆賊的兒子。他是狀元、中書舍人,是聖人與貴妃身邊的紅人,倘若不是真的,他不需要當李倩。

在目前這個情況下,他不需要證據就能用巨大的風險使彆人相信他編織的身世。

終於,張萱放下手。

他的一雙老眼已經被他自己揉得通紅,之後,有濁淚緩緩流下。

“老朽聽聞,郎君被失手打死了?”

“沒有。”薛白道:“賀監與張相公保下了我。”

“賀監他從未對我與吳道子提過此事。”

“自是不提的。”

張萱猶不可置信,卻不知從何懷疑,再一想到當年那位待他有恩的太子,滿懷讚許地點著頭,道:“郎君出落得這般一表人才,殿下與太子妃一定很欣慰。”

“我誓要為三庶人案平冤昭雪。”薛白道:“卻不知到時張公可否為我證實身份?”

張萱連連點頭,之後道:“當年那幅畫確非我所畫,而是出自我的徒兒,周昉。”

薛白笑了笑,道:“我不記得了。”

“郎君當時那般小,如何能記得?我那徒兒繪畫天姿超絕,當時雖還年少,已能仿出我七成畫技,如今更是超過我了啊。”

“不知他在何處?”

“他長兄周晧在隴右任將,於石堡城一戰中立下大功,如今隨哥舒翰收複黃河九曲。周昉年初便往隴右探望兄長了。”

“隴右,周昉。”

薛白將此事記在心中,沉吟道:“隻是,世人認為那幅畫出自張公之手,當年見過我的也是張公。到時還是要由張公出麵為妥。”

張萱搖頭道:“郎君如今便要翻案嗎?”

“時機還未到。”

“我已老朽,活不了多久了,又豈能為郎君作證?”

薛白目光看去,隻見張萱老態龍鐘,已有枯竭之態,知他說的不是虛言,微微一歎。

他不願逼這樣一位老者,好在他要證明身份,還有旁的辦法可想。

“我再為郎君作一幅畫吧?”張萱緩緩道,“便名為《貴公子夜遊圖》,如何?”

薛白有些驚喜,行禮道:“多謝張公。”

“請郎君坐,讓我仔細端詳。”

……

這一坐就到了天亮,而張萱還沒有動筆的架勢,他一雙老眼布滿了紅血絲,卻還緊緊盯著薛白,直到將他的臉烙在腦中了,又讓薛白在他眼前走動。

一直走到中午,刁氏兄弟煮了湯麵,張萱卻不肯吃,而是回到小樓,研磨丹青,鋪開長卷,揮毫落筆。

他這一生都在為權貴作畫,如今畫的依舊是貴公子。

但不同在於,此時此刻,張萱著重想要畫出的不是過往的那富麗堂皇,而是薛白眉目之間那份堅定,那平冤昭雪的決心,甚至是其心中更為博大的東西。

他畫過聖人,還畫過很多次,畫了《聖人鬥雞射鳥圖》、《聖人納涼圖》、《聖人擊梧桐圖》,在他筆下的聖人突出的是瀟灑,卻少有那份……矢誌於社稷的氣勢。

許久,張萱畫好了景物與人,唯獨畫中人的一雙眼睛還沒點上。

他看了看薛白,伸出手,有些顫抖地執著畫筆,緩緩落下。

~~

一幅長畫被緩緩卷起,用繩子係上。

張萱將它鄭重交在薛白手中,道:“題跋上有老朽的親筆證言,郎君在可確保安全之前,萬萬不可輕易示人,否則必有性命之憂。”

“張公放心。”

“郎君請速回吧,七夕聖人必要擺禦宴了。郎君趕回驪山,已是匆忙。”

“晚輩再派人來接張公……”

“老朽已是殘年,懇請郎君留老朽在這山野之中享最後的自在吧。”

薛白無法,隻好道:“如此,改日再來探望。”

張萱含笑相送,待薛白一走,他便頹然跌坐在榻上。

隻有他自己知道,如今再作一幅畫,要消耗掉他多少的元氣。

獨自歇了大半日,忽聽得山下傳來了聲響,張萱扶著牆壁出了洞穴,往山下望去,卻見有人往這邊緩緩而來,已出了山林。

他認出了其中一人是輔趚琳。

都是久在宮中之人,彼此也算是了解。張萱知輔趚琳貌似忠良,實則貪鄙,此來隻怕是察覺到了什麼。

他遂拄著柺轉身,勉力支撐著老邁殘軀,端起未用完的墨水與丹青,對著牆上吳道子留下的壁畫潑了過去。

墨水頃刻把那些畫作毀得不成樣子。

焚琴煮鶴。

時空交錯間,薛白也曾為了保護彆人而做過這樣毀壞書畫之事……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