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級的艦艏主炮是一門巨大的聚焦等離子炮,其實單從攻擊方式來說,顯得非常普通,但它卻可能是帝國目前已知口徑和能量輸出最為龐大的等離子炮,所以它的建造難點全部在能源係統和抗高溫材料問題上,另外這門主炮還有個問題就是射程比較近,幾乎是專門用於近距離搏鬥的,這顯然並不符合索什揚對它的定位要求――把如此昂貴的戰艦投入到與敵人主力艦的近距離搏鬥中,毫無疑問是將一個優秀的狙擊手扔進角鬥籠裡和野蠻人肉搏,愚蠢而且沒有意義,這也是為什麼深淵級戰果很差的一個原因,它的設計就很不明所以,武器設置導致它不能擔任遠距離輸出的炮艦,而船形結構又使得它無法像戰鬥駁船那樣貼近敵人用密集的側舷宏炮進行高效輸出,它的側舷幾乎全都是激光炮,似乎隻有像箭一樣一往無前的射向對手,用艦艏的超大威力主炮將敵人一擊必殺。
可問題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艦艏主炮沒打中,或者沒有打出預期效果呢?
此時的深淵級肯定已經將自己置於敵人的攻擊範圍之中,而龐大的船體又無法靈活的快速轉移,更糟糕的是細長船體前部很脆弱,很容易在敵人猛烈的火力打擊中被摧毀,也就是把“箭頭”給折斷。
這裡又是深淵級設計很古怪的地方,重點強調正前方攻擊力也沒問題,可它在正前方的火力實際上又並沒有真正得到強化,它除了艦艏主炮外,唯一的前方火力補充居然是魚雷,而船腹的炮塔受限於船形造成的射界原因並不太適合用以攻擊正麵
所以非要具體形容的話,可以這麼說,昔日叛變的機械修會賢者們,製造了一艘外形很像遠距離炮艦,但又設置了全方位火力,實則沒有任何一個方向的火力很強,必須靠近敵人戰線後用船頭的主炮采取近乎抽獎的方式攻擊敵人主力艦,並且自身有非常多射擊死角的“決戰主力艦”。
不得不說,這很符合某些機械教賢者“貪大求全”的研究特點。
當然,並不是說深淵級不強,畢竟噸位擺在那裡,就算是一艘廢船有這個體積在宇宙中那也是勢不可擋,隻是它的戰鬥力和它的噸位完全不匹配,它應該能夠做得更好。
因此索什揚對它的定位從一開始就很明確,一艘用以進行遠距離炮戰的主力艦,它的一切設計都將圍繞遠距離炮擊,能最大限度的將火力集中在一個方向上,這也是為什麼機械賢者們會設計出大型艦脊炮塔的原因,既然如此,那麼這門用於近距離轟擊的等離子巨炮自然也要修改,它必須從“轟擊炮”變成“長炮”,這可給賢者們出了個大難題,原本這炮就很難造了,現在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拖到船都快造好了,主炮還沒好。
這種情況下,索什揚做出了兩個鑄造世界分頭設計的決定,這個決定一方麵是加快進度,一方麵也是方便烏蘭胡達這邊弄一些“小把戲”。
要說等離子技術,那人類帝國首推瑞紮,而在銀河範圍內,等離子相關的材料學艾達是最優秀的,他們的等離子武器甚至可以做到持續發射後依舊冰冷,但這種事找瑞紮是肯定不行,艾達那邊的材料技術和人類完全不通用,索什揚也不希望在一艘人類製造的戰艦上真的安一門艾達的主炮,那樣不利於種族自信心,不過索什揚還有第三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