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江西,贛州。
兩位封疆大吏急匆匆的走進了南贛巡撫衙門。
這兩位一位是江西巡撫孫燧,一位是江西按察使許逵。
這二位的駐地都是南昌,卻急匆匆的趕來了贛州。他們迫不及待的要見南贛巡撫王守仁。
王守仁雖是小巡撫,比江西巡撫低了一級。但江西地麵的官員,卻唯能打仗的亞聖人王守仁馬首是瞻。
孫燧見到王守仁的第一句話便是:“寧王造反就在眼前!”
王守仁道:“孫兄,坐下慢慢說。”
孫燧坐到椅子上,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寧王招募的那些土匪、盜賊,已齊聚南昌及周圍府縣招搖過市。”
“他們四處購買鐵器、兵刃。寧王府的護軍還領著他們操演兵陣。”
“且寧王府還在長江邊大肆打造戰船。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
許逵道:“守仁兄,我們江西三司聯名孫撫台,已向朝廷上了六道揭露寧王陰謀的奏疏,卻都石沉大海!”
孫燧道:“寧王這些年在皇帝近臣麵前花了大把的銀子。這些奏疏自然是被近臣們截下了!”
“守仁兄,如今朝廷已經從我手中收走了江西衛所軍的兵權。我即便提前防範,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王守仁歎了聲:“唉。之前剿匪時,皇上曾授我王命旗牌,可節製江西、福建兩省衛所軍。現而今王命旗牌也已被皇上收回。”
“我能調集的人手,隻有巡撫衙門及各府、縣的差役,加起來不及兩千人。”
孫燧道:“我手裡也隻有三千人。且他們不是兵,隻是疏於訓練、缺少兵器的差役而已!寧王聚攏的亡命徒卻有十萬之眾。刀槍鎧甲齊備,還有戰船上百艘!”
“叛亂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王守仁道:“真是怪事。錦安侯常風是我的至交好友。此人的品性我萬分了解。”
“寧王收買得了任何人,卻收買不了常風。”
“我多次去信給常風,將江西的情勢告知。按理說,他應該轉奏給皇上了啊。皇上那邊卻絲毫沒有動靜。”
孫燧道:“地方官有守土之責。寧王叛亂近在眼前,我明知是死,也隻能守在南昌。”
“但我不是聖人,有私心。此次來贛州,我帶來了我的家小。還請守仁兄代為照應。贛州始終不是南昌。寧王要打到贛州需不少時日。”
“要為國捐軀,我一人為國捐軀即是。我不想連累家小。”
許逵道:“慚愧。我的家小也帶到了贛州。”
王守仁道:“二位放心。汝妻子吾養之。我會儘心保護他們。”
孫燧道:“守仁兄,你是帶兵打仗的行家裡手。情勢危急至此,你可有良策?”
王守仁微微搖頭:“你剛才說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無良策。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此時,南贛兵備使麥阪泉快步奏了進來。
麥兵備拱手:“王撫台,哦,孫撫台,許臬司也在。南昌鎮守太監衙門剛剛發了調兵令。要將南昌及贛州的四個衛所調往閩地備倭。”
三位封疆大吏聞言色變,異口同聲道:“什麼?”
孫燧陷入了絕望:“江西的衛所軍本就兵力不足。一下調到閩地三萬人?這是江西一半兒的駐軍呐!”
麥兵備歎了聲:“唉。如今兵權儘歸鎮守太監和總兵。南昌的林公公下了調令,我們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兵馬被調走。”
孫燧說了一句很重的話:“江西危矣,大明危矣!”
王守仁沉默不言。沒有辦法了。當下他什麼都做不了。隻能坐視寧王叛亂的發生。
預料到了未來,卻無法乾預未來,這著實是一件痛苦的事。
正德十四年的春天,京城是一個多事之秋。
為了阻止正德帝南巡,文官發動了第二次跪諫。
這次正德帝還是老樣子,讓江彬、錢寧負責廷杖跪諫文官。這回打死的人比上次少,隻打死了六個。
但挨揍官員的品級從五品上調到了從四品。
正德帝的態度很明確:江南朕是下定了!不讓朕走,朕就往死裡打你們。上回打的是五品及以下,這次四品及以下。你們敢搞第三次跪諫,朕就打三品及以下。
再鬨將下去,朕連正一品的內閣首輔照打不誤!
朕手裡掐著兵權,諒你們這群文官掀不起什麼水花!
常家那邊,一家三代齊齊告假。我們常家人這回不摻和文官與皇帝之爭。
第(1/3)頁
第(2/3)頁
常府。常風坐在院子裡,把玩著給未出世的重孫準備的布老虎、布鳥之類的玩意兒。
常破奴、常青雲父子則在一旁對弈。黃元邊喝茶邊觀棋局。戶部為正德帝籌措南下用度的事,常破奴早就安排妥當。乾脆在家躲起了閒。
如今常家最忙的人成了劉笑嫣。她天天去五城兵馬司那邊公乾,成了大忙人一個。
就在此時,王守仁的信使來給常風送了一件東西。
王守仁可不常給常風送東西。二人這些年隻是書信往來。
這一回沒有信,隻有一卷畫。
常風打開畫一看,隻見上麵畫了一個西瓜,還有一顆芝麻。
常風笑道:“都來看看,王守仁在跟我打啞謎呢。”
常破奴若有所思:“西瓜,芝麻?丟了西瓜撿芝麻?是這個意思?”
常風笑道:“陽明先生不愧為亞聖人。罵人都不吐臟字兒。他是在暗諷宮裡那位。”
“西瓜是大明的江山社稷。芝麻是南巡。”
“皇上如此縱容寧王,想來王守仁也窺出了其中奧妙。”
“他是怕寧王叛亂演變成第二次靖難之役,導致局麵無法收拾。”
常破奴插話:“爹,陽明先生打仗是行家裡手。但他打不贏手裡沒有兵的仗啊!”
“若江西全部兵馬都在他手中,即便寧王發動叛亂,也絕掀不起風浪來。”
常風道:“你說的很對。眼下江西的局勢對王守仁來說是一次考驗。或許這是天注定的。人成聖前,必先度劫。”
“寧王就是老天留給陽明先生個的劫。”
就在此時,江彬走了進來:“侯爺好閒在啊!”
江彬、錢寧可謂是正德帝的哼哈二將。但有道是一山不能容二虎。這兩人這幾個月權勢達到頂峰,矛盾也自然而來。
常風雖告假在家。但對二人爭權之事有所耳聞。
常風笑道:“哦?江伯爺怎麼來了?沒隨侍皇上嘛?”
江彬收斂笑容:“侯爺,請借一步說話。”
二人來到了書房。
江彬道:“我查到了一件通天大事,不知如何處置。特來請教侯爺,您是廠衛的老前輩,吃過的米比我吃過的鹽都多。”
常風開起了玩笑:“對對對。我吃過的屎比你吃過的米都多。所以現在能倚老賣老。”
江彬笑道:“侯爺真是風趣啊。言歸正傳,最近我查到,正德八年時,錢寧做過一件居心叵測之事。”
常風不動聲色的問:“哦?什麼居心叵測之事?”
江彬答:“正德八年冬天,寧王謀士劉養正進京。曾與錢寧謀畫,將寧王世子過繼給皇上。”
“皇上沒有子嗣。錢寧這麼做,明擺著是想讓寧王係宗室在皇上百年之後竊取國祚!”
常風喝了口茶:“朝廷裡不光是錢寧與寧王交好吧?我聽說江伯爺你也與寧王互有書信往來。劉養正還時常進京給你送禮物。”
“我知道,你們與寧王交好是皇上授意的,並非心懷叵測。”
江彬卻道:“可是謀劃將寧王世子過繼給皇上之事,皇上事先並不知情!”
“錢寧有勾結寧王謀反之嫌。”
常風卻微微一笑:“可寧王不是尚未謀反嘛?你此時想拿這件事向錢寧發難,未免也太牽強了些。”
江彬道:“常侯爺,我知道自古疏不間親的道理。錢寧從弘治初年就跟著您了。你自然與他親,我則是疏。”
“更彆提你跟他的乾爹錢能老公公關係匪淺了。”
常風道:“江伯爺,咱們當著明人不說暗話。你是怕與錢寧爭權,我會站在錢寧一邊。故今日來試探我的態度。”
“我的態度很簡單,那就是沒有態度。我老了,見過太多爭權之事。看都看累了。彆說親身參與。”
“你沒見文官最近鬨跪諫,我直接躲到了家裡?”
江彬自言道:“沒有態度?”片刻後他一拱手:“老侯爺,謝了!”
常風勸江彬:“我跟你說句交心的話,爭來鬥去有什麼意思呢?無非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我方唱罷他登場。”
江彬笑道:“常老侯爺是看破紅塵了。在我看來,權鬥其樂無窮啊!”
江彬不聽勸,常風不好再多說什麼。
第(2/3)頁
第(3/3)頁
江彬正要走,常風卻叫住了他:“你跟錢寧爭權也好,奪利也罷。我隻求你一件事,不要牽扯上在家養老的錢老公公。”
江彬頷首:“這是自然。”
江彬離開了書房,常破奴走了進來:“爹,江彬說什麼了?”
常風道:“嗬,錢寧真是膽大包天啊。六年前竟想攛掇將寧王世子過繼給皇上!雖說六年前寧王尚未暴露反心,但錢寧卻會因此事萬劫不複!”
“再加上他的對手是心狠手辣的江彬,錢寧危矣。”
常破奴道:“爹,錢寧可是您的人啊。你不管他嘛?”
常風擺擺手:“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他自求多福吧!”
正德十四年,六月。
正德帝與群臣關於南巡的拉鋸戰已經持續了數月。
六月十四,寧王朱宸濠借口正德帝荒淫無道,興兵十二萬掀起叛亂。當日殺巡撫孫燧、按察使許逵。革正德年號。
六月十五,封李士實為左丞相、劉養正為右丞相,王綸為兵部尚書,於南昌自立朝廷。
至七月初,寧王率水陸兩軍沿江東進,先後攻下九江、南康,兵鋒已出江西界,直指安慶、應天。
寧王叛亂的消息傳到京城。正德帝第一反應不是震驚,而是拍手叫好:“噫!好!寧王終於反了!”
好在常家人不在他跟前。否則他必挨大逼鬥。
因跟文官鬥氣,已輟朝四個月的正德帝,破天荒的開午朝。京內文武齊聚奉天門前廣庭。
正德帝一臉暴怒的表情:“欺天啦!朱宸濠竟敢造反!還敢意圖染指應天!應天那可是太祖爺的立國之地,大明的南京!”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朕之前主張南巡,諸位愛卿認為一來擾民,二來靡費頗巨。朕深以為然!朕決定了,取消南巡!”
說到此,正德帝話鋒一轉:“但朱宸濠反勢很大!照此下去應天都將不保!朕決定了,禦駕南征!”
這一回,文官們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正德帝。
因為他們沒有理由反駁!
正德帝南巡,那是不務正業。文官可以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強行阻攔。
現在南方發生了叛亂,有軍事大才的正德帝禦駕親征,那屬於名正言順。
雖然文官和皇帝都心知肚明,南巡、南征根本就是一回事。
正德帝話剛說完,天空一聲巨響,一個迷人的老六閃亮登場!
“皇上,聖明啊!”這個迷人的老六自然是常風。
常風正色道:“論領兵打仗,當今天子與太祖、太宗不相上下。乃是百年出一個的軍事奇才!”
“皇上禦駕親征,天兵一到江南,區區寧王何足掛齒?”
“臣願伴君左右,做個牽馬執鞭的馬弁!”
常風高帽一戴,正德帝春風得意:“妙哉!還是常卿忠勇無雙!常家人個個都是大忠臣、大能臣。朕自然要重用!”
“擬旨!封常風為南征討賊戎政尚書。專管叛軍情報事。”
“封常破奴為南征討賊總糧秣官。專管軍糧、軍餉籌措調度。”
“封尤敬武為南征討賊前鋒將軍。率所部兵馬出征。”
“封威國夫人劉笑嫣為留守總兵官。節製京師留守兵馬。”
“封常青雲為南征討賊隨駕經曆官。掌大軍文書事。”
正德帝對常家人還是信任的。個個委以重任。
常風祖孫三代齊齊高呼:“謝皇上隆恩!皇上,聖明啊!”
正德帝又道:“封張永為南征討賊左將軍,江彬為右將軍,錢寧為後將軍。朕親任大將軍。舉京營兵馬十五萬南下,定要在半年之內蕩平寧王叛亂!”
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南征,就這樣在奉天門前廣庭拍板釘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