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舍弟諸葛亮 > 免費番外6 趙雲擒徐晃

免費番外6 趙雲擒徐晃(1 / 1)

推荐阅读:

趙雲辭彆劉備,便帶著三萬精銳騎兵,踏上了最終的西征之途。

當然了,這三萬騎兵,也不都是從雒陽帶出來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平時就駐紮在涼州,他此番去西域,路過涼州時,就地用皇帝給的兵符調兵即可。

這也是考慮到儘量避免士兵水土不服,涼州兵平時的生活環境、地理氣候,都更接近西域,到了那裡也不容易生病。

有一萬幽並騎兵作為指揮中樞骨乾,兩萬涼州本地騎兵作為一線作戰部隊,這個配置就非常完美了。

出發之前,趙雲也有過顧慮,不過他完全不擔心戰鬥任務,擔心的隻是後勤是否能跟上。此去遠征,至少是五千裡長途行軍,不可不慎。

不過臨走前劉備給他吃的那顆定心丸,讓趙雲也坦然了不少,因為劉備告訴他,其實朝廷這幾年一直有暗中籌備西征,為西征做後勤儲備,而且手法巧妙,惠而不費。既沒有勞民傷財,保密工作也做得比較好,可謂一舉兩得。

原來,自從前幾年劉備聽了諸葛瑾的計劃,讓一部分商人假扮成“為了逐利而突破朝廷的邊關封鎖,故意賣高技術含量的軍需物資給曹彰”之後不久,

朝廷就雙管齊下,開始利用這些商人在西域秘密囤積軍糧、還有其他一些一旦打起仗來消耗量巨大、但又便宜笨重不便轉運的耗材。

這個事兒說穿了其實也不複雜,畢竟那些商人賣了敏感昂貴的軍需物資給曹彰後,收了錢,就會在西域當地采買一些東西,再販賣回中原。

這種貿易在兩漢已經持續很多年了,也不會引起人懷疑,比如西域的蒲桃酒,兩漢時在中原地區就非常昂貴,也確實有一定的市場。

不然也不會出現“將軍百戰竟不侯,伯朗一斛得涼州”的醜事了,張奐征羌那麼大的武功,還不如孟達他爹給十常侍之首張讓送一斛蒲桃酒好使。

所以商人們賣技術軍械後所得的錢,直接運回中原就虧運費了,還不如就地進貨成西域特產再拉回來。

隻不過以往正常的商人,大多會買蒲桃酒或是彆的易於運輸的高價物,但這幾年,那些被法正控製的商人,卻是在西域采買糧草和其他生活物資。

原本曹彰應該會嚴控這些貿易的,但架不住曹彰如今也分身乏術,管不過來。

而且去了西域之後,他身邊武將倒是還有一些,但文官卻是極度凋零。因為沒多少讀書的有識之士、肯跟著他萬裡遠征跑去西域,這幾年裡早就陸續跑光了。

另一方麵,這些商人明麵上都是幫著曹彰做了不少事的,曹彰覺得他們早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如果暴露,將來他們肯定會被劉備清算,所以也不怎麼擔心他們背叛。

最後,這些商人囤積軍糧和其他軍需的時間,跨度非常大,並不追求一蹴而就,而是把巨大的采購任務平攤到了好幾年裡完成。如此每年采購一兩筆,分攤開來也就不顯眼了,還不至於造成西域的糧價波動。

因此,這些商人前前後後在三四年的時間裡,在西域沿途各處囤積了總計夠數萬大軍吃上幾年的糧食,還有其他耗材。趙雲再打過去,他們就可以就地開倉,給趙雲提供補給,不用完全指望從中原運過去了。

這一招,其實就跟後世拿破侖征伐露西亞人時差不多。拿破侖東征之前,也是在露西亞境內埋伏了很多間諜型的商人,暗中采買囤積了很多物資,大軍一到之後就地補給。(後來小胡子就用不了這一招了,因為1940年代的時候,露西亞境內已經沒什麼民間商業了,計劃經濟下,外國人想偷偷買大宗貨物,有錢也沒地方買)

雖說拿破侖最後還是被敵人的堅壁清野焦土策略耗死了,但他的後勤思路還是對的。而諸葛瑾為劉備趙雲支的這個招,顯然是借鑒了拿破侖的思路,並且優化去蕪存菁。

當然了,劉備和趙雲做事都是很謹慎很穩的,哪怕做了那麼多萬全準備,趙雲也不至於把後勤希望完全寄托在那些滲透商人身上。

所以從玉門關出關之前,趙雲依然是攜帶了不少可以水陸兩棲的大篷車,並且用大量的馬匹和駱駝拉車,攜帶了至少夠吃三個月的物資,確保哪怕前方的後勤補給出問題了,自己也能及時全身而退,或是緊急要求後方再運補給。

準備如此充分,趙雲最終在章武八年的四月,出了玉門關,往西進攻原高昌地界。

趙雲的推進,比曹彰當年要快得多。

加上曹彰剛死,曹家人忙著治喪,而且曹家如今的統治核心地區,已經西移到了哈薩克草原一帶,所以高昌故地基本上沒有什麼曹家嫡係將領鎮守。

高昌附近的士兵倒是還有不少,至少湊起了五千騎以上,還有大量由西域本地人口拉起來的民兵部隊。但因為缺乏曹家人坐鎮,這些人的忠誠度和士氣非常成問題。

剛遇到趙雲的時候,他們本著保衛家鄉的樸素想法,還是願意堅壁清野死守城池一下的。

然而西域的城池都比較殘破,談不上多高峻的城牆。

趙雲的騎兵數千裡遠征而來,雖然不能攜帶攻城武器,西域樹木也少,難以砍樹就地打造重型器械,於是趙雲就讓重甲兵直接堆土填出一條坡道,強攻並不算太高的城牆。還用上了運輸輜重的大篷車,堆滿土推到城下墊腳,加快堆築的進度。

說到底,西域那些城池能防住胡人,關鍵還是胡人技術手段不足,在攻守城方麵不會動腦子。

而以漢人的豐富軍事工程知識,哪怕器械不足,隻要腦子好使,靈活變通調度部署,打破這樣的城池完全不在話下。

西域胡人也缺乏強弩,對於鐵甲兵堆土上城沒什麼阻撓手段,趙雲強攻了數日,就破了高昌城,殺了一批頑抗者立威。

而算算時間,高昌城被破也無非才六月初,趙雲花在行軍趕路上的時間,都遠超攻堅作戰數倍。

高昌被破之後,西域那些剛剛被曹彰征服了還沒幾年的周邊地區頓時震懾,當地人也不再想著什麼“保衛家鄉,不再被遠方來的統治者征服”之類的問題了。

反正曹彰也是外來者,現在形勢很明顯,又要變天了,換個主人還不是一樣過日子。

此後三個月,趙雲基本上是在跑馬圈地,把龜茲、輪台等地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卷入囊中。

還是那句話,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趕路了,軍事作戰的時間反而沒多少。

直到深秋時分,趙雲在疏勒城,也就是當年班超鎮守過的最西邊最偏遠的那座城池,遇到了奉命來抵抗的徐晃。

來到西域征伐收地五個月了,終於難得遇到了一個老熟人,趙雲總算打起了一點精神。

徐晃也是曹家能湊起來的最後抵抗戰力了,因為曹彰已死,如今從疏勒到哈薩克草原,曹家的北線統治區軍務全靠徐晃獨當一麵。

另外一半的南線統治區,也就是翻越蔥嶺、穿過瓦罕走廊的阿富汗高原部分,乃至後世一部分老巴的地盤,則是曹休在帶兵統治。

所以隻要乾掉徐晃,基本上就等於是全取北疆,並且一路拿下整個哈薩克草原了。

故人見麵,趙雲顯得非常輕鬆,兩陣對圓之時,他還好整以暇地說了幾句場麵話,打擊徐晃的士氣:

“這不是弑主楊奉的徐公明麼?當年你連楊奉都能殺,隻為了投曹操。如今何不殺了曹家人,再投一次?看在你幫朝廷殺了西域諸胡的份上,立刻來降,還可以免罪,至於能不能做官,那就看陛下的意思了。”

徐晃還想掙紮一下,至少想說點場麵話壯壯膽、抬抬價。

於是他就對著身後的大軍厲聲大喝,強調趙雲萬裡遠征,又被劉備束縛,無法一路屠城劫掠物資,必然不能持久。

而曹軍隻要堅持堅壁清野,哪怕最終逃到哈薩克草原,趙雲肯定無力追擊雲雲。

他這番話,當然也不隻是喊給自己人聽的,也是喊給趙雲的士兵聽的,希望打擊一下趙雲的士氣,讓那些被蒙在鼓裡的普通漢軍騎兵擔心己方的後勤問題,從而動搖。

然而這種說辭,顯然起不到半點作用。

趙雲聽了,隻是大笑不止,還在陣前拉出來幾個商人,讓徐晃當眾辨認。

“徐晃匹夫!你也不想想,曹賊身邊如今還有多少謀臣、有識之士?你們能想到的,以諸葛司徒、諸葛令君的高瞻遠矚,會想不到?我如今大軍至此,一路與民秋毫無犯,卻依然軍需充足。

這些跟曹彰做了多年生意的商人,都是法孝直安排的!我軍此來,一路都有塢堡糧倉供給!反正今日你也要覆亡了,也不怕告訴你,也不怕泄密了,就讓你做個明白鬼。”

趙雲說完後,還真就拉出一些商人來,在陣前讓徐晃辨認,其中有些人,果然是徐晃麾下高級軍官都見過的,知道是自己這邊、幫著大王籌備軍需,販賣中原來的禁運品的。

一想到這些人其實都是敵人安排的內應,徐晃最後的部隊士氣頓時崩了。

趙雲順勢衝殺,徐晃一看勢頭不對,前鋒崩得太快,這才高呼願降。

可惜已經晚了一些,就因為他剛才想要自高身價的舉動,導致這支曹軍從“陣前倒戈”變成了“戰敗被俘”,待遇也差了一大截。

趙雲的親兵把徐晃五花大綁,送到趙雲麵前,趙雲不屑地嗤笑:“明明可以以禮來降,非要選擇做俘虜,何其不智!”

綁了徐晃,降服其軍隊後,趙雲一路挺進,於這年冬天徹底占領了哈薩克草原上的幾座曹家據點,把曹家在北疆的統治徹底接收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