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漢中戰場的奇葩地形,注定了指望靠一場大決戰徹底乾掉曹操主力,絕對會千難萬難。
哪怕有諸葛亮、龐統的謀劃,很多事情也未必會完全像計劃那樣發展推進下去。事到臨頭的時候,還是會有各種變數,需要根據敵人的反應變化而隨機應變。
所以劉備聽完這些分析展望後,也沒太往心裡去。反正後續但儘人事,各聽天命就好了。贏是肯定能贏曹操的,區彆隻是贏多贏少。
“好了,孤已經心中有數了,後續見招拆招便是。不管怎麼說,眼下這場是我軍大勝,正該好好慶功,與諸將同樂。至於後續,船到橋頭自然直,倒也不用太擔心。贏我軍是贏定了,隻是贏多贏少的問題。”
劉備甩下這番話,隨後就宣布大宴諸將,好好慶賀一番。
隻不過,大戰畢竟還沒結束。這種中場小慶祝的場合,也就賞點金銀緞匹、痛飲幾天罷了。至於升官封爵,暫時還不用考慮。
半場開香檳這種事情,從來都是不吉利的。很多事情還是要一整個階段結束了,才徐徐商定。
好在跟隨劉備的諸將,都是知根知底的了。他們也都知道,主公的信任、實際授予的兵權,是比一時虛職更重要的,所以拿了賞賜之後,大家對於升官的執念,都能繼續往後壓。
……
大戰之後,必要的休整和歡慶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尤其是張飛此戰立了大功,劉備肯定要允許他痛飲數日,張弛有度,所以戰後整整五天,劉備都沒給張飛壓任務。
時間很快來到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是大戰之後的第五天。
這天一早,劉備照例又先聽取了己方斥候回報的最新敵情動向。得知曹操和郭嘉、徐晃等人敗退後一直固守不出、沒有動靜,劉備便決定按自己的節奏,先推進下一步的戰略。
他找來了魏延、王平二將,以及諸葛亮、龐統。
然後先把諸葛亮、龐統當初的計劃,跟魏延等武將介紹、同步了一下信息,隨後說出了自己的設想:
“孔明勸我把米倉山的翻山小路利用起來,具體怎麼利用,還有待商議。但我以為這個想法方向很對——陽平關畢竟險峻難攻,指望我們強攻打破陽平關,必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既如此,現在有木牛流馬可用,那不如先分兵以小路翻越米倉山,繞過陽平關,讓我軍一支偏師出現在夏侯淵腹地南部。等這支部隊翻進去後,無論是直接北上搶占定軍山,然後攻略沔縣還是南鄭,抑或是從背後夾擊陽平關,肯定都能有奇效。
關鍵是翻越米倉山小路繞進去後,我們就可以逼得夏侯淵轉守為攻。他出於堵截我們出穀的考慮,肯定會主動迎擊我們。這樣,我們就可以逮住機會和夏侯淵野戰了,無論最終怎麼打,都比強攻陽平關更能消耗夏侯淵兵力。”
劉備說完,還看了一眼諸葛亮,讓諸葛亮發表一下看法。諸葛亮想了想,斟酌著評價:“主公此法,比我當日所說,更加穩妥一些,不過能勾引到的敵人,也比當日所想更少一些。這麼籌劃,倒也不錯。”
以更低的收益上限為代價,換取更少的成本支出和更低的風險,這本身沒有什麼對錯可言,隻是“投資風格”的問題。
看得出來,劉備冷靜下來後,終究是對於“直接放曹操進陽平關”這個點有所顧慮,覺得不能太輕易讓曹操和夏侯淵會合。
既然如此,趁著曹操那一路被擊退、折損了四萬人的節骨眼,立刻掉頭集中力量懟夏侯淵,爭取削弱甚至消滅之,也就是退求其次的最好選擇了。
哪怕做完這一切後,會把曹操嚇住、甚至嚇退,再也沒有機會在漢中更好地痛殲曹操,那也顧不上了。至少這樣能確保先全麵穩贏下漢中之戰,落袋為安。
而且,曹操也未必就是絕對的“冷靜理性人”,如果真要是夏侯淵死了,曹操會直接被嚇跑嗎?說不定曹操會被仇恨衝昏頭腦,再跟劉備最後死磕一場。那樣的話,劉備軍還是有機會再追著曹軍懟一場大的,重重削弱之。
所以,劉備這個持重的想法,可能賺的上限有點低,但想象空間還是有的。
而不管後續怎麼發展,眼下這第一步:先分兵翻越米倉山、走小路繞進漢中盆地,這步始終是一致的。
無論後續走哪條分叉路線,第一步都是先做這個。
既然如此,那就彆多想了,先把這步“共同前置步驟”做了再說。
……
把這些道理跟魏延、王平說清楚後,劉備便開始下令:
“文長,你如今也算擅長帶領數千至萬餘兵馬,翻山越嶺奇襲了。益德這幾日還需休整,興霸更適合帶領後續大兵團作戰。
所以,孤欲以你為先鋒,領善於攀援的丹陽兵一萬,先翻越米倉山小道,偷偷繞進漢中盆地。若是行動遲緩,被夏侯淵發現,堵住了出穀道路,那就在米倉山上就地駐紮待援。
若是行動夠快,能夠衝出穀口,進入開闊地帶,那就搶占穀口以西的製高點定軍山。隻要在定軍山上站穩腳跟,便是大功一件。後續大軍自會徐徐走米倉山道增援,與夏侯淵決戰。
王平,你領三千板楯蠻兵,為文長的副將,當先開路哨探,但若遇夏侯淵主力,切不可輕敵接戰,務必等友軍會合。”
魏延得令,自然大喜,表示一定執行好這項任務:“主公放心,我等定然繞過米倉山,偷至定軍山,給夏侯淵一個出其不意!
夏侯淵如今已剩下不到兩萬人馬,就算知道我軍偷越,他都未必敢主動求戰吧。他的兵都沒比我們多多少,還要分兵守陽平關、守南鄭、守南鄉縣,他還能分出多少人堵米倉山道口?”
劉備聽了魏延的驕傲之言,略微皺了皺眉,但也沒立刻出言打擊他。倒是旁邊的諸葛亮更為謹慎,連忙提醒:
“文長不可輕敵!夏侯淵確實兵力不濟,隻能依托險峻死守。但我軍在陳倉道擊退曹操,又已過去四五日了。算算耽誤的這些日子,再加上你後續翻越米倉山所需時日,曹操此前讓曹休、荀攸繞路褒斜道入漢中,屆時也差不多快到了。
主公之所以選這個時機讓你們翻米倉山,也是有彆的考慮的,為的就是‘等曹休援軍將到而未到’的節骨眼,讓我軍假裝不知道曹休的將到。如此,夏侯淵才會低估我軍、而高估他自己的戰力,敢於主動出擊堵你的路。”
魏延聽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主公和軍師在陳倉道大戰結束後,故意拖延四五天才開始下一步行動,這裡麵既有我軍需要休整的考量,也有故意借給敵人一些膽子、讓敵人敢於衝動的考慮。
“末將一定小心,不會輕敵的!”魏延心悅誠服地表態,隨後領命而去。
魏延領命之後,劉備又招來甘寧,另行吩咐:
既然打算讓魏延和王平先走米倉山勾引夏侯淵,那麼陽平關外道口的防守,就還得繼續撐下去。
隻有確保曹操沒法走陽平關大路進入漢中盆地,劉備軍才能抓住一段時間差,走米倉山單獨打夏侯淵。
(注:這裡跟昨天諸葛亮定的計已經有出入了。算是我從諫如流調整了,但前麵的討論也沒法修改,就當是討論過程吧,也水不了幾個字。戰策對不上的,以最新實際執行的計策為準)
甘寧在陽平關外道口大營,能守多久就守多久,能消耗曹操多久就消耗多久。哪怕每天隻能殲敵千百人,細水長流多堵一會兒,總歸是有益無害的。也未必就要尋求大規模成建製的殲滅戰機會了。
而張飛那邊,劉備暫時沒有分派任務。劉備並沒有打算讓張飛打阻擊,而是希望張飛先好好休息。
等魏延、王平那邊勾引夏侯淵撩撥到位了,再讓張飛作為米倉山那一路的後續援軍出手。
……
此後數日,魏延和王平就按照新計劃執行起來,翻越米倉山進兵。
米倉山之險要,著實也是讓魏延吃了一驚。那地方地圖上根本就沒有道路,就是沿著險峻的山坡一點點往裡繞的。
好在王平的三千板楯蠻兵,攀援能力真是當世第一。
加上諸葛亮此前多年,在幫大哥諸葛瑾和關羽打丹陽郡南部黃山山區的山越部族時,就發明過一些攀援工具。劉備軍給板楯蠻裝備了新式登山器具後,開路效率果然大增。
王平一路攀援,還用斧鋸沿途砍伐木料,在最險峻的轉角處搭建護欄、加寬支撐,讓後續的丹陽兵走路能更安全些。
而諸葛亮發明的山地運糧車,在實際測試後,最後發現隻有獨輪的“流馬”版本可以用於這處戰場,而雙輪寬體的“木牛”,有些地段已經過不去了。
好在諸葛亮也是非常實事求是,在戰場實測後並沒有堅持,而是立刻放棄了木牛,集中增造“流馬”,讓魏延的隨軍糧食得以確保。
如此半是探路半是開路,走了五六天之久,王平還真就悄咪咪翻越了米倉山,把先頭部隊推進出了穀口,進入了漢中平原。
曹軍因為此前完全沒想到從米倉山是可以繞路進入漢中盆地的,也就完全沒有設防。
魏延和王平見有機可乘,連忙合計了一下出山後第一步乾什麼。
“魏校尉,我們是立刻往西北而去、繞到陽平關背後,夾擊陽平關。還是往東北而去,搶占穀口開闊處最後的製高點、定軍山?”
王平的板楯蠻哨兵在一番緊急偵查後,給了魏延兩個選項。
魏延摸著胡子,神色冷峻:“陽平關的兵馬,應該始終是不會空虛的。定軍山如果空虛,倒是可以考慮先取定軍山。”
王平:“我軍斥候已經哨探過了,陽平關始終有曹軍近萬,定軍山上,目前看來,少則千餘,最多不會超過兩三千。”
魏延:“那還等什麼,趕緊先搶定軍山!”
——
ps:抱歉,昨天定下的計策,實際執行可能要調整了。主要是爭議確實比較多,大家對於米倉山地理的理解有出入。
我想了想,雖然我可以解釋我自己對米倉山地理的理解,但是寫辯論太多就沒意義了。
所以還是我自己調整大綱,用一些更穩妥、更沒有爭議的戰法,來打完漢中之戰吧。
新策略歧義會少很多,但也沒法做到放曹操進盆地大決戰了,是屬於鈍刀割肉一刀刀消耗曹操的打法。總的來說,就是“風險更低,更穩更謹慎,收益也更小”。
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