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大漢樂浪郡西岸,不知名的甕津半島沿海。
數百艘海船旌旗招展,風帆獵獵,運載著足足兩萬水軍,浩浩蕩蕩出現在黃海海麵上。
最大的那艘沙船型戰船,尺寸噸位足有六百料,也是近年來劉備陣營打造的最強平底沙船。
船體在黃海上隨著暗湧上下浮動,桅頂一麵周字大旗,足有兩丈見方,隔著十幾裡都能隱約看清上麵的字,威懾力十足。
毫無疑問,這支船隊正是周瑜的部隊,他們是二月下旬的時候,接到了諸葛瑾轉達的劉備軍令,隨後在遝氏縣略作準備。先南下航行到東萊,補充了一些糧食,然後再直挺挺朝著正東方渡海,抵達了朝鮮半島。
周瑜親自站在桅杆的望鬥上,手拿一個東海郡水晶打磨的銅管望遠鏡,往東北方看看,又往東南方看看,胸中豪邁頓生。
“跟著子瑜兄建功立業,此生才算不負漢臣之名。當初在閩越,雖然也整頓蠻夷,肅清山越,終究是小打小鬨。僅靠江東之力造船,又哪有這樣的好船可用,又哪能遠拓千裡海疆,擴張漢土?
樂浪郡乃孝武皇帝時所設,帶方郡乃公孫度所設,既然公孫度都能在邊荒之地設得新郡,我周瑜憑什麼就不能?
這樂浪之地,看上去也就北邊山嶺縱橫,道路難行。過了樂浪群山,到了帶方境內,竟也有如此平曠肥饒的平原,正該由我們漢人耕種生息!怎能留給韓濊!”
周瑜一個人窩在望鬥裡,因為空間狹小,左右也沒有旁人,他便一邊看,一邊喃喃自語。海風那麼大,反正也不會被下麵的人聽見,不會丟人。
最近這些日子,一路行來,周瑜先是在跨越黃海的時候,兩次試驗了諸葛瑾上次教他的緯度航行法,在實踐中把航海技術練得愈發純熟,同時也算是一種克服心魔,提升了海戰和領導艦隊的膽略。
畢竟此前很少有人敢瞄準了一個南北不變的方向、朝著正東或正西駛入深海,頭也不回的。大多數人都會擔心偏航,連續幾天茫茫大海一點都看不到陸地,就會害怕。
之前也就步騭和陸議,在南海找林邑國時,做過這種一次性超過五百裡的直線跨海遠航。在黃海這邊,周瑜這次就算是第一次了。
除了長進了不少航海經驗和膽色外,這種跨海行軍,也讓周瑜的地理見識豐富了不少,這才生出了剛才那般豪邁的誌向。
原來,在周瑜自己的腦補中,他覺得遼東之地,再往東就是莽莽群山,都是蠻夷之屬,地皮不值錢,隻有些山林裡漁獵為生的扶餘人。
但是親自貼著海岸線兜了一圈後,周瑜才發現,樂浪和帶方的地理,真如大舅子諸葛瑾告訴他的那樣,在過了扶餘漁獵部族聚居的“長白山”後,還有無數平曠的江河衝積平原,土地跟中原一樣肥沃,南北寒熱也跟青徐相似。
此刻他的船隊所處的位置,正是後世的甕津半島,這裡是朝鮮半島最向西凸出的一塊地帶,半島北岸有個凹陷的小海灣,正是浿水(大同江)注入黃海形成的三角洲。甕津半島南岸,也有一個類似的凹陷小海灣,則是帶水(漢江)注入黃海形成的三角洲。
這樣的三角洲衝積平原地形,自然是最肥沃的農業區。周瑜的船隊沿海航行,都能看到岸上稻麥青苗儼然,跟中原青徐之地無二。
這麼好的地怎麼能留給蠻夷!蠻夷隻配擁有那些隻能漁獵放羊的爛地!
這地方能種菜,當然是屬於大漢的!
心滿意足地從桅杆上下來,同船的兩名副將徐盛、蔣欽早已候在一旁。他們也知道馬上要登陸了,就等著周瑜的將令。
因為岸上也沒看到什麼敵人的跡象,戰艦甲板上氛圍很是輕鬆,蔣欽這種**出身的,沒什麼文化,就忍不住問周瑜
“將軍,你說諸侯怎麼知道這樂浪、帶方之地,也有如此肥沃良田,一眼望不到頭,還勉勵我們為朝廷開疆拓土。當初我跟你到遼東廝殺月餘,從此還以為從襄平再往東,就全是大山密林了呢。”
周瑜聞言,臉色稍稍露出幾分傲然,理所當然地說“叫你讀點書,你偏不聽。東夷諸部的情形,雖然《漢書》沒細寫,但總有其他古人筆記,許是本朝《東觀漢紀》裡有。
諸侯讀書何其之多?天下還能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多虧我們聽了他的良言,沒有輕視東夷險遠之地,將來為大漢多得一塊沃土,必能載入史冊。此戰敵人估計也不會強,公孫康留下的守軍,多半人數不足,不趁此時立功更待何時!”
徐盛蔣欽聽了,建功立業的熱忱也被激發了出來,周瑜趁熱打鐵,分配了作戰任務“徐盛、蔣欽聽令!”
徐盛、蔣欽“末將在!”
周瑜“徐盛,你帶五千人,就在前麵浿水河口南岸登陸,沿途略定諸縣。若有敵軍敢迎擊,你就往往退到江邊,我自會接應伱。
蔣欽,你帶五千人,分戰船八十艘,往東南駛入帶水,沿河諸縣肯降的,你就分兵駐守,每縣千人即可。等你兵力少於三千,就不可再冒進,就地駐守,等我和徐盛推進。
我自帶剩餘一萬人,沿浿水而上,直取朝險縣。此乃樂浪郡治所,公孫康留下的守軍主力,必在此處。”
徐盛、蔣欽“喏!末將領命!”
周瑜大手一揮,船隊非常張揚地分兵齊頭並進。
他原本也想謹慎一點,但是駛到黃海東岸後,這一兩天內也沒看到岸上有強敵,更沒有水軍攔截,讓他對敵情有了新的評估,敵人應該很弱,可以冒進些。
果不其然,當天隨後的時間,徐盛和蔣欽各自進展順利,徐盛登陸後,上岸推進了數十裡,先後遇到兩座沿海縣城,長岑縣和昭明縣,都被輕易拿下。
當地隻有數百鄉兵,很多還是韓濊土著兵,戰力低下。
這些土兵用的武器,倒是跟中原的軍隊差不多,都是刀矛弓弩。但著甲率極低,隻有軍官有皮甲,普通小兵就穿粗麻布防具,鐵甲完全沒看到。
更關鍵的是,這裡的縣城沒有正經的城牆,隻有幾道光禿禿一丈多高的夯土牆,牆頭也沒有女牆垛堞等掩體,隻是高些,配點木質望樓讓弓箭手在上麵射箭。
一開始看到漢人軍隊入侵,當地鄉兵就紛紛登樓放箭。這些東夷人的射術倒是挺精良,射箭很準,可惜箭的材質不行。
徐盛遇到抵抗,就暫時退後整隊,讓鐵甲兵先登。東夷土人弓箭手看到鐵甲兵便大驚,瘋狂攢射,也隻是把人射得貌似刺蝟,但根本沒什麼殺傷。
那些鎧甲表麵嵌著幾十根箭矢的鐵甲兵架好簡易飛梯,爬上牆頭,東夷土人弓箭手直接就崩潰逃散了。
“這些漢人是人是鬼?!怎麼射都射不死?”
徐盛發力猛攻,兩座縣城都是一鼓作氣拿下。
“在中原跟曹賊的精兵廝殺久了,來到這種化外之地,功勞就跟白撿的一樣,這些蠻夷敢守城,簡直就是求之不得!下次也不用圍三缺一,直接四麵合圍好了!”
徐盛帶兵衝進縣衙,接受了當地縣長的投降,尚且覺得一絲意猶未儘,內心不由如是暗忖。
這仗打得太不痛快了,沒挑戰性。
樂浪郡一共七個縣,兩萬多戶。漢製五千戶以上的大縣才有縣令,五千戶以下小縣隻有縣長。
樂浪平均下來每個縣也就三千多戶,所以其中六個縣都不配設令,隻有郡治朝險縣超過五千戶設了縣令,也就是後世的平攘。
這七個縣城,兩個在甕津半島沿海平原上,三個在浿水沿岸,最後兩個在北麵的沛水(鴨陸江)沿岸和長白山區。
南邊的帶方郡,如今才四個縣,加起來也有兩萬多戶,帶水南北岸各兩個縣,大致相當於後世漢城、開城一帶的漢江平原。
整個朝險半島黃海沿岸的平原農耕區拿下,總共能增加五萬戶齊民編戶的農業人口,以及周邊幾萬沒有編戶的漁獵畜牧土人,也算是不無小補了。
如果放在中原,一個郡多半也要十萬戶起步,大的能有幾十萬戶。似樂浪、帶方這種兩萬多戶就立一個郡的,也隻有極為偏遠的地方才會出現了。
徐盛這邊進展都如此順利,周瑜和蔣欽那兩路當然也沒什麼挑戰性。
蔣欽僅僅帶了五千人,加上“公孫度已死、公孫恭已降”的消息威逼,就把帶方郡拿下了七七八八。
相當於後世開城的海冥縣,隻打了一場小規模戰鬥,便告破城。帶水上遊的另外兩座小縣提奚縣、含資縣,更是打都沒打,隻是嚇一嚇,就直接投降了。
帶方郡隻剩下最後位於帶水南岸的帶方縣(漢城),有公孫康派來的嫡係部隊駐守,並且把周邊數縣的漢人部隊提前收縮聚攏,想要相持觀望。
因為帶方縣好歹有正規的城牆,蔣欽速攻無效,隻能先圍起來,慢慢造攻城武器。
周瑜本人坐鎮的那一路情況也差不多,基本上是兩天一個縣的往前推,隻在樂浪郡治朝險縣遇到了還算堅決的抵抗。
朝險縣居然有公孫度生前的主要幕僚之一、名士邴原領銜駐守,還配有幾個公孫家的部將。邴原在東北有非常高的威望,無論胡漢之人都願意為他效命,他不肯投降,城池也就能堅持下去。
而周瑜聽說邴原在城內時,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印象裡邴原不是應該留在襄平麼?怎麼幾個月沒見,跑這兒來了?難道就是利用了劉備軍冬天的時候沒有團團圍住襄平,公孫康派邴原突圍離開襄平,兜了個大圈子來樂浪了?但是這兒應該沒那麼重要才對。
周瑜想了想,也不願多造殺孽,就吩咐人派幾艘船渡海回去,找幾個邴原的朋友來攻心,能勸降就最好。
“你們派幾艘船,分彆去東萊和遝氏,接兩個人,然後儘快趕回來。
去東萊找名士劉政,我聽說劉政當年也是遼東名士,被公孫度追殺,邴原冒死庇護他,然後派船送他離開遼東,去東萊隱居避禍。當年送劉政回東萊的船,聽說還是子義所駕,子義就是那次從遼東回的東萊,也算有交情了。
去遝氏的那一路,把另一個遼東名士管寧找來。管寧跟邴原齊名,也算十幾年的交情了,務必告訴管公,我不是攻不破朝險縣,我隻是不想多造殺孽,在這種蠻夷遍地的偏遠之地,我和邴原打起來,死的都是漢人,將來導致胡人坐大,何必呢。”
——
p朝險半島沒什麼好寫的,就流水賬過一下。這些地方都是公孫家原本就打過的,已經是熟地了,也就沒太多整合胡人推進漢化的戲份,內政戲也寫不出彩,就不水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