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奇跡(1 / 1)

推荐阅读:

在紮卡裡·泰勒眼中米勒德·菲爾莫爾不隻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白癡,還是一個屁股坐歪了的蠢貨。

後者也確實如前者所預料的一般在大肆宣揚解放古巴和奧地利帝國開戰,雖說有副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親自站台,但卻反響平平。

高層大多隻是將其當成一場政治博弈,扶植米勒德·菲爾莫爾來取代紮卡裡·泰勒,而並非是真的要做解放古巴或者和奧地利帝國開戰這種離譜的操作。

畢竟在大佬們的認知中納爾西索·洛佩斯的那點人還不夠古巴殖民軍塞牙縫的,能成功登陸古巴已經是奇跡了。

哪怕米勒德·菲爾莫爾真的能調動民眾情緒組織一支大軍趕赴古巴也來不及,就算真有一支大軍到了新奧爾良也沒有那麼多軍艦護送他們渡海。

至於和奧地利帝國開戰這種事情,他們想都不敢想,畢竟戰爭可是要花錢的,而且奧地利可不是墨西哥。

實際上墨西哥他們也沒打贏,不過那是因為有奧地利帝國的人馬參與其中,所以他們還能找到台階下。

美國人有膽量打奧地利帝國殖民地的主意,但讓他們和奧地利帝國全麵開戰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美國政商兩界有大量的親奧派,尤其是在商界,與奧地利帝國的貿易此時已經占據了美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在美國有的是奧地利帝國的朋友,以及想要和奧地利帝國做朋友的人。

美國南方自不必說,那些種植園的主人怎麼可能會不討好自己這個大客戶,尤其是在英國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與奧地利帝國的友誼便顯得尤為重要。

在美國北方,奧地利帝國同樣不缺買辦和代理人。此時美國人使用的工具中有50來自奧地利帝國,精密工具的市場占有率則接近70

這就是工業強國的先發優勢,美國生產的工具比奧地利運到美國的成本還高,甚至性能還遠遠不如。

高強度零件美國更是幾乎無法生產隻能向歐洲進口,美國人的齒輪裝在馬車上,吊橋上還行,但是放在高壓蒸汽鍋爐上就是找死。

其實在這個年代技術問題反而是最容易攻克的,真正難解決的是成本問題,前期投入太大,需要大量從歐洲購進車床等機械,廠房、專業的技術人員,之後還要打通渠道、經銷商等等環節

此時的美國大多數工廠還停留在手工作坊階段,但奧地利、英國、法國已經跑步進入了大工業時代。

這都是弗蘭茨的功勞,畢竟奧地利帝國把很多科技都提前了,所以導致歐洲各國在工業上的競爭也越發激烈。

這種競爭除了技術、材料、價格方麵的競爭,還有就是組織形式的變化。奧地利帝國是皇室和政府直接下場,所以其他國家隻能跟進或者加大扶植力度。

這就大大擠壓了個人和小公司的生存空間,很多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直接被拔高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

這對於剛剛入場的美國玩家來說有些太過殘酷了,很快一部分聰明的美國人就發現當經銷商比自己乾賺錢多了。

而且弗蘭茨是一個很慷慨的合夥人,他並不介意給那些經銷商們一些私人饋贈。

反正那些人最後也會用這些錢來換取奧地利帝國的奢侈品,甚至很多時候弗蘭茨都不需要金錢開路,那些美國佬會主動要求。

無論是財富、名望、地位,弗蘭茨統統都不吝嗇。

於是乎便有更多的人對成為買辦和代理人這件事趨之若鶩,供需倒掛之下弗蘭茨便掌握了話語權。

尤其是奧地利和美國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英國,所以雙方有了合作的基礎,更有了合作的理由。

這些人可不會讓美國真的和奧地利帝國開戰,畢竟這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除非有弗蘭茨的授意。

底層對於解放古巴更加不感興趣,相比古巴人的死活,他們更在意自己能否吃飽、穿暖。

米勒德·菲爾莫爾能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還是有些能力的,他在內閣的一次聚餐中聲稱。

“解放古巴對美國的和平與安全至關重要,我國當以一億美元購買,若奧地利帝國拒絕。

那麼根據天上、人間的一切真理,我們以武力奪取古巴就是正義!”

米勒德·菲爾莫爾的強硬態度在內閣中得到了一致好評,不過絕大多數內閣成員對於和奧地利帝國開戰還是感到恐慌。

米勒德·菲爾莫爾可不會給這些人後退的機會,他特意找了幾家報社以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的身份向記者們爆料。

米勒德·菲爾莫爾一方麵要逼一逼這些內閣成員,斷掉他們的後路。

另一方麵則是為了試探列強的態度,如果能爭取到其他列強的支持,那麼他就更有信心了。其實隻要列強們沒有站隊奧地利帝國他就可以接受,畢竟在加勒比海可是美國的主場。

雖說米勒德·菲爾莫爾做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但是民眾的熱情始終不高。

老實說此時哪怕最樂觀的人也看不到希望所在,畢竟納爾西索·洛佩斯隻有兩千人。

然而隻有納爾西索·洛佩斯自己清楚,自己手下根本沒有兩千人。聲稱有兩千人完全是在為了虛張聲勢,實際上他隻雇傭到了六百多人,甚至還有一百多人臨時退縮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已經在此堅持超過三個星期了,古巴政府就像沒察覺到他存在一般,並沒有派軍隊來圍攻他。

隻有幾隻地主武裝在提防著納爾西索·洛佩斯的軍隊,這些日子裡他不但沒有減員,反倒還吸收了一些古巴島上的反抗組織和廢奴主義者。

現在他手上的兵力已經超過五千,雖說已經增強了十倍的力量,但對於奪取整個古巴依然是杯水車薪。

納爾西索·洛佩斯決定寫信給美國政府,要求他們增援自己,而自己則為他們獻上古巴。

納爾西索·洛佩斯的信以驚人的速度傳到了華盛頓,紮卡裡·泰勒的下巴幾乎要掉在地上。

納爾西索·洛佩斯的那支雜牌軍居然堅持了這麼久,不但沒有被剿滅,甚至還壯大了自己的勢力。

“這不可能!”

紮卡裡·泰勒失聲叫道,他真的無法想象這種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信就在這裡!”

米勒德·菲爾莫爾高舉著手中的電報,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看向四周。

如果是過去這封信無論如何都不會在此時此刻出現在白宮,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美國人也有了自己的電報線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