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吃相(1 / 1)

推荐阅读:

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他們都必須加強和加利福尼亞之間的聯係。

於是乎墨西哥方麵千方百計地想保持與加利福尼亞之間的路上通道,所以他們必須在尼加拉瓜運河完成之前修成加利福尼亞到墨西哥的鐵路。

其實弗蘭茨籌劃聖弗朗西斯到科韋拉克魯斯港的鐵路已經多年了,但墨西哥方麵先是不同意一直推三阻四,之後好不容易通過了方案也是百般阻撓以至於現在還沒有通車,甚至間接刺激了兩地養馬業和護送業務的發展。

雖說之前被墨西哥人搞了一波心態,不過弗蘭茨不打算在此時此刻斤斤計較。等鐵路修通了之後,他有的是辦法拿捏這幫家夥。

此時奧墨聯合開發公司已經占據墨西哥經濟的半壁江山,上繳的稅收更是占了墨西哥財政收入的七成。

此外這些年的發展也籠絡了大量當地的社會精英,當然也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之前幫助塔桑·安納鎮壓叛亂,雇傭兵們摟不住火也暴露了奧墨聯合開發公司的實力。

這讓墨西哥的高層,尤其是地方軍閥感到不安,巴不得除之而後快。

不過有塔桑·安納在前麵頂著,弗蘭茨也不用太過擔心。

而且奧墨聯合開發公司除了大量雇傭兵以外也有自己的安保團隊,這些武裝可以完全碾壓墨西哥的地方武裝。

如果墨西哥人真想動手那就隻能動用國家力量,以此時墨西哥內部的混亂程度想要達成一致十分困難。

塔桑·安納如果真有那個魄力,墨西哥也不會出現今天的狀況。

說到底塔桑·安納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而隻是一個對拿破侖·波拿巴拙劣的模仿者。

退一萬步講,哪怕是墨西哥針對要對奧墨聯合開發公司動手,他們短時間內也拿不下。

此時在美洲主持事務的梅特涅也不是易與之輩,合縱連橫的手段還是有的。弗蘭茨又不是真讓他在北美養老,老人家雖然上了年紀,但是對付北美這幫土鱉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至於扶植塔桑·安納本人這件事,弗蘭茨已經放棄了,最多隻能幫他維持住局麵。而且隨著德克薩斯殖民地的建立,墨西哥的重要性正在直線下降。

當然尼加拉瓜運河還是要修的,畢竟不修運河,隻靠修鐵路可用不了多少日本勞工。

日本勞工的進口減少,幕府和各藩又拿什麼維持統治呢?

在弗蘭茨的幫助下,幕府和各藩大名又重新掌握了權力,商人階層尤其是日本的糧食商人和兩替商幾乎全都破了產。

(兩替商,日本地區類似於銀行的早期金融係統,不過主要盈利手段是靠放高利貸,所以大多名聲極臭。)

幕府和各藩大名對這幫人可謂是深惡痛絕,於是乎將他們統統發往了奧地利帝國的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殖民地。

這幫人能把整個幕府攪得天翻地覆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如果不是遇到了奧地利帝國的降維打擊,他們能一直把持日本的金融。

(其實現在的三井財團就源於三井越後屋,曾經的兩替商。)

不過現在他們全都成為了奧地利帝國殖民地的“勞工”,這些人自然心有不甘,他們向上爬的動力是最強的。

有這些人帶頭,日本勞工們的表現一直很積極。這正是弗蘭茨希望看到的局麵,至於他們會不會搞事情?

實際上在見識過奧地利帝國的強大之後,他們就成為了奧地利帝國最忠實的信徒。

而且這些人很多都確實很有才能,尤其是在處理日本人方麵簡直個個是專家。

至於墨西哥人想要拿回礦產和土地,弗蘭茨是不會同意的。他們想要也可以,不過這些年的建設可是要加錢的。

至於加多少,當然是加到他們出不起為止。

奧地利帝國吃相難看?

抱歉,所有的條約都是清清楚楚。

而且是奧墨聯合開發公司拯救了墨西哥的經濟,奧地利的軍隊幫墨西哥守住了土地,甚至還幫他們收複了一部分故土。

現在看到奧地利帝國賺錢就想把奧地利人趕走,究竟是誰吃相難看呢?

事實上奧地利帝國的吃相在此時已經是最文明的了,弗蘭茨可不會被這幫人道德綁架就心慈手軟。

當然隨著加利福尼亞地區金礦的曝光,英國人和美國人也沒閒著,他們都在千方百計地對其滲透、腐化。

無論是煽動叛亂弱化其實力,還是讓其改旗易幟都很符合他們的利益。

不過無論是滲透,還是腐化都很難就是了。

美國人常用的墾殖商人+散戶移民的方式對奧地利帝國的殖民地無效,雖然沒有不缺人的殖民地,但是奧地利帝國的管控十分嚴格。

美國人想要暗地裡架空殖民地政府的情況不存在,他們要麼選擇真的成為奧地利帝國殖民地的順民,要麼被驅逐或是被迫成為殖民地的勞動力。

當然美國人更常用的是非法手段,直接在其他國家的土地上墾殖、建立農場、據點,然後拒絕交稅。

不過這種手段在加利福尼亞也行不通,先不說早期內華達沙漠和落基山脈的天然屏障,隻是邊境的印第安人他們就搞不定。

奧地利帝國降服了境內的印第安部落,這些印第安人的任務就是襲擊所有非法移民。

那些印第安部落對於獵殺將他們驅逐至此的美國佬都樂此不疲,至於那些大型據點則交給奧地利帝國的殖民軍。

美國人的傳統滲透方式和給加利福尼亞送人口沒什麼區彆,英國人則是更側重於策反,畢竟他們更喜歡直接摘桃子。

不過此時的加利福尼亞總督卡爾·費迪南德是皇室成員,最高行政長官梅特涅也不是能被輕易收買的人。

至於基層官員,在奧地利帝國這種自上而下的體係中權力有限。那種小官管大事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總之收買的成本高、難度大、成功率低,這種做法對於此時經濟窘迫的英國來說並不適用。

除此之外,哪怕是高層腦袋一熱想要叛變,真正的底層士兵和民眾也不願意。

加利福尼亞的士兵和軍官大多來自奧地利帝國本土,他們的家還在奧地利。對這些人來說,在加利福尼亞隻是工作需要而已。

而那些加入殖民軍的原住民和外來勞工,他們千辛萬苦才取得的奧地利帝國公民權,正處於皈依者狂熱的他們又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的大好前途?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