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奧地利帝國宣戰奧斯曼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和英國停戰,畢竟交戰國之間可沒有接受調停的道理。
英國人在這方麵也很懂,其實英國政壇的大多數人都不想繼續這場毫無意義且耗資巨大的戰爭。
不過雙方還是免不了一番討價還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馬耳他群島和塞浦路斯的歸屬權,以及雙方被俘艦隻的交割問題。
英國人當然想全都要,弗蘭茨對這些戰利品也沒有多少眷戀,但和英國這種國家談人情是毫無意義的,所以直接談價格。
奧地利帝國索賠十五億弗羅林,這個價格自然是英國人無法接受的,但此時英國已經無法再拖下去了。
於是乎弗蘭茨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首先,停止對奧地利帝國的一切敵對行為,任何海盜行為都該被製止,同時任何對奧地利帝國有海盜行為的英國人處置權歸奧地利帝國所有。
第二,承認巴塔哥尼亞為奧地利帝國領土,在1849年10月之前撤走所有英國僑民(實際上隻有幾十人)。
第三,不得繼續侵占德意誌邦聯南部非洲殖民地,承認茨瓦納地區為德意誌邦聯領土。同時承認德克薩斯為德意誌邦聯北美洲殖民地。
(茨瓦納地區實際上就是今天的博茨瓦納。)
第四,賠償奧地利帝國損失,以及支付贖金費用共計3500萬英鎊,其中2000萬英鎊必須立即支付,其餘在十年內還清。
第五,奧地利和英國重開貿易,除部分商品外壁壘不得高於10%。
第六,英國不得乾涉奧地利帝國對於愛爾蘭地區的救援和商業活動。
其實原本是十六條的,但不得不說弗蘭茨還是太仁慈,僅僅是完成其中六條就答應了英國人的停戰請求。
奧地利帝國將歸還全部英國俘虜和船隻,同時撤出馬耳他群島和塞浦路斯。
雙方於1848年11月20日正式停戰,為期五年。
弗蘭茨本來打算簽個十年的停戰協議,為奧地利帝國多爭取一些發展時間,隻不過英國人似乎很不服氣的樣子,看來有些事情終究無法避免。
與此同時遠在聖彼得堡。
麥吉德暴斃的消息讓沙皇感到亢奮,但英國人的橫插一腳又讓他感到憤怒,他不知道英國人是怎麼從結冰的波羅的海上過來的。
尼古拉一世覺得此時是天賜良機正好一鼓作氣拿下君士坦丁堡,但無奈東、西兩路的俄軍全都被絆住了手腳。
尼古拉一世想要出動黑海艦隊直取君士坦丁堡,但俄軍的高層普遍認為這個行動過於冒險。
他們黑海艦隊兵力不足缺乏足夠的攻堅能力,不但可能無法攻下目標,還有可能會被奧斯曼海軍全殲。
另一方麵英國人還是很擅長拿捏俄國人的,英國大使甚至私下裡表示,隻要英俄聯手就能瓜分世界。
英俄一起瓜分世界,這對於俄國君臣的誘惑可太大了。
英國大使一拋出這個誘餌,俄國立刻同意和平談判的請求。
不過俄國也增加了一條附加條款,那就是希臘不得進攻或占領君士坦丁堡。
俄國人太高估希臘人,後者懾於前者的威名根本不敢進攻君士坦丁堡,即便是麥吉德暴斃的消息傳出之後希臘高層也極力反對奧托一世的魯莽行為。
奧托一世也不知道是因為憂憤交加,還是水土不服,總之這位提出希臘偉大理想的國王病倒了。
如此一來希臘政府中更沒有人會反對英國的和談提議了。
至於默罕默德·阿裡,他已經奪回了約旦河東岸和西岸聖城以南的地區,並且控製了他心心念念的亞喀巴灣。
這些地區是約旦的精華所在,同時埃及在這些地區也有一定的統治基礎,隻要能保住這些默罕默德·阿裡就彆無所求。
對於英國人的調停他正求之不得,畢竟有虎狼在前,英國人根本顧不上自己這個小蝦米。
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並沒有接到邀請,但他覺得隻不過是塞爾維亞地處內陸,英國人的使者會晚來一些,他也正好借著這個天賜良機進一步擴大戰果造成既成事實也好多分一杯羹。
奧斯曼帝國終於等來了英國人的調停,隻不過此時奧斯曼帝國的狀態有些一言難儘。
如果不是俄國人過於凶殘,恐怕巴爾乾半島和安納托利亞高原上早就降叛遍地了。
奧斯曼的軍隊之所以還在死守,主要是因為俄國人的凶名,以及信息的不暢。
奧斯曼高層也不是傻子,他們第一時間就封鎖了麥吉德暴斃的消息,但早已經被滲透成篩子的奧斯曼政府對於列強們來說完全是透明的。
其實部分列強也希望將消息散播出去,隻不過在奧斯曼帝國的流言實在太多,麥吉德暴斃這條消息反而顯得不夠勁爆,並沒能造成太大影響。
由於雷希德帕夏在叛亂期間的兩麵三刀,穆罕默德·穆拉德五世的生母(evefza&nbp;adn)謝夫凱芙紮太後決定親自攝政。
“adn“在土耳其語中是“女人”的意思,通常用於皇室成員中女性的尊稱。
皇太後謝夫凱芙紮雖說經曆了很多風雨,但本質上依然是沒太多主見的女人,更是對於諸國列強有著深深的恐懼,所以直接將奧斯曼帝國談判的權利交給了斯特拉特福子爵。
這個消息對於斯特拉特福子爵來說可算得上是一劑強心劑,如此一來英國又能在談判桌上掌握主動了,並且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從奧斯曼帝國攫取更多利益。
最終的結果是各國都接受了英國的調停請求,但戰爭的餘波還在繼續。
之後英國以奧斯曼帝國代理人的身份要求在倫敦召開和會,這引起了俄國和希臘的強烈不滿。
其實不隻他們,弗蘭茨也非常不滿,他好不容易造出六國伐齊的架勢,結果讓昂撒匪幫摘了桃子。
難道這世間真有氣運之說?
並不是,看似沒有理由的病急亂投醫,實際上從十六世紀起英國和奧斯曼帝國就建立起了穩定的貿易關係,同時雙方的政治關係也有相當的一致性。
早期英國人和奧斯曼聯手打擊威尼斯和哈布斯堡同盟,之後抑製俄國,限製法國,所以才有此時奧斯曼人將國運都交到了英國人手上。
這筆賬奧斯曼人算得很清楚,沒有英國人他們難逃被瓜分的命運,也隻有英國人才會儘力保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性以限製歐洲各國的擴張。
不過弗蘭茨是不會讓英國人回到他們主場的
關於前文出現的瓦格林大街,實際上是維也納總院和瘋人院的所在地。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