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二十三章 出兵阿爾巴尼亞

第二十三章 出兵阿爾巴尼亞(1 / 1)

推荐阅读:

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在自己的書房中日常聽勞舍爾大主教在吹噓自己的功績,奧地利出兵阿爾巴尼亞在教會的包裝下,完全成了一場從異教徒手中解放基督徒的“聖戰”。

當然這也不是全無好處,比如法案通過時並沒有遇到太多阻礙。

即便是科拉羅夫伯爵並不喜歡這種沒什麼收益的戰爭,梅特涅親王也反對繼續削弱奧斯曼,但是在教會的強大輿論下也不得不讓步。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教會有綁架國家的能力,實際上提出這個計劃的人正是弗蘭茨自己,所以一切才會進行得如此順利。

除了教會,軍方或者說約瑟夫派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畢竟向巴爾乾擴張可以說是約瑟夫戰略的延續,雖然方向有所不同,但也算是殊途同歸。

在弗裡德裡希這位海軍元帥眼裡則是有另一番解讀,奧地利帝國想要成為一個海軍強國就必須控製奧特朗托海峽或者拿下熱那亞。

否則就算海軍再強大也隻能繼續他的亞得裡亞海小霸王,在列強眼中始終都是養在澡盆中的艦隊。

在這一點上俄奧兩國很像一個要衝出黑海,一個要衝出亞得裡亞海。

(個人覺得這樣比喻就能讓各位明白控製奧特朗托海峽的重要性了。)

不過弗裡德裡希更想直接拿下整個阿爾巴尼亞,畢竟他在與殖民地國家的多次交手中得出的經驗就是非列強國家根本不堪一擊。

無論是在非洲,在西亞,還是東南亞,弗裡德裡希都有信心戰勝自己數倍的敵人。

雖然英國在加裡曼丹島上翻了車,但是他覺得英國並不算是陸上強國,深入內陸作戰當有此一敗,而且英屬印度軍隊究竟能不能算是歐洲軍隊還是個問題。

而奧地利帝國則是傳統的陸權國,更擅長陸地作戰。

拿下奧特朗托海俠將亞得裡亞海變成奧地利的內海,對於弗裡德裡希這位海軍元帥來說有著非常巨大的吸引力。

當然奧地利也可以選擇繼續向西擴張,征服撒丁,或者讓其割讓熱那亞地區,如此一來同樣可以衝破封鎖。

但是熱那亞的位置距離法國太近,而且並不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把最重要的艦隊放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地方。

不過科羅拉夫伯爵和梅特涅親王的反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奧地利在巴爾乾的每一次軍事行動都需要調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他完全不明白一個人口才十幾萬的地區,有必要調集十萬大軍嗎?

而且在巴爾乾的擴張比在殖民地的花費更多,更要命的是那些爛地對帝國的反饋微乎其微,西波斯尼亞和黑山兩省的稅收還沒有威尼斯一個城市多。

而此時弗蘭茨大公提議的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毫無疑問又是爛地中的爛地,奧斯曼人征服了那裡幾百年都發展不出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然後便是異教和異族人口問題,奧地利帝國內部的宗教和民族問題已經是到了誰都能看得出來的地步,繼續增加這種容易引發矛盾的人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梅特涅親王則是從國際局勢來分析的,奧斯曼就是用來製約俄國的籌碼,既為了防止俄國西進,又是為了拉攏俄國。

但是此時對阿爾巴尼亞地區戰爭,無疑是在挑釁俄國在巴爾乾的霸權,要知道沙皇可一直都以東正教徒的守護者自居。

此外這種行為也是在挑戰英國人的底線,因為英國想要獨霸近東地區,更想用奧斯曼來牽製歐洲諸國,所以一直在維護著後者的完整。

實際上弗蘭茨有他自己的考量,英國人放過的狠話多了去了,但是看看法國該去北非殖民,還是去了北非,而且不光拿下了阿爾及利亞,還要再打摩洛哥。

至於英國人呢?似乎還得想方設法對其進行拉攏,以防止俄國進一步擴大。

至於俄國和科羅拉夫伯爵的問題,前文已經闡釋過了這裡就不做過多贅述。

再來說說弗裡德裡希的戰略問題,實際上就後世發展來說意大利的港口雖多,但是可以作為軍港的卻少之又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船舶的噸位會越來越大,火炮的威力和射程會越來越強,對軍港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根據後世的曆史判斷意大利地區最適合的軍港是塔蘭托,這是意大利的航母戰鬥群的錨地。

不過此時塔蘭托還在兩西西裡王國手中,另一個便是拉斯佩齊亞,但是防禦力比起前者還是差了一大截,而且被掌握在撒丁王國手中。

剩下的便是加埃塔、裡窩那、撒丁島的拉馬達萊納和西西裡島的奧古斯塔,但這些港口都各有各的問題,不是沒有屏障保護,就是港口太淺容納不了太多軍艦,而且有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都不在奧地利手中。

反觀此時奧地利威尼斯港和的裡雅斯特港都擁有堅固的防禦,而且隻要控製住奧特朗托海峽就幾乎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對方有了航母前期也難以對其造成有效威脅。

早期的艦載機並不適合遠程轟炸,最多的反而是魚雷攻擊機,它們對艦船的威脅極大,但是去轟炸陸地目標和港口有些自尋死路的感覺。

(早期艦載機特點是航程短、載彈量小。)

奧地利的軍隊行動迅速,主要是通過海運達到聖基尼,同時在路上通過黑山和西波斯尼亞向對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進行合圍。

說是合圍,實際上更多的時候采取的是勸降。在阿爾巴尼亞的北部山區絕大多數都是天主教徒,所以遇到的抵抗很少。

當然也有人選擇反抗,甚至主動襲擊奧地利的軍隊。於是乎這些人就不再是拯救的對象,而是應該被驅逐的異教徒和被消滅的異端。

至於到底誰是異教徒,誰是異端,這自然是奧地利一方說了算。

那些負隅頑抗的家族和組織很快就被瓦解,畢竟再厲害的遊擊隊也敵不過漫山遍野的帶路黨。

初期的占領異常順利,這倒不是奧地利帝國真的在巴爾乾地區多麼吃得開,而是奧斯曼帝國和當地的貴族領主們實在不當人。

大多數地區的人都對奧地利的軍隊夾道歡迎,但也有少部分地區在頑抗,甚至還有人想回到奧斯曼帝國的懷抱。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