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山河奄有中華在,日月重開大明天”這十四個字是王五讓人掛在北門樓上的。
這十四個字不僅是口號,也旗幟鮮明的表明荊州軍民自即日起正式複明,從此再也不是清朝的地,清朝的民。
複明,是王五如今唯一能打的旗號。
哪怕複明其實並沒有多少市場,甚至於都無法“蠱惑”荊州所在的湖廣百姓奮起抗清,於康熙三年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清運動。
但除了這個旗號,王五眼下沒有任何旗號可打。
獨立抗清,另樹一幟,無疑癡人說夢。
吳三桂起事後敢自立周朝,繼續同清廷硬扛,乃是吳軍兵強馬壯,本身已經成為大勢,得了人望,具備問鼎資格。
王五可沒老丈人這個實力。
眼下不打複明旗號,他甚至都無法做到部下同他齊心,因為他麾下的主要將領八成都是出自明軍。
複明,沒有任何遲疑便決定了。
東方大亮,滿城的鮮血流儘之後,一場決定荊州十幾萬軍民命運的會議火速召開。
殺戮了一夜的諸將從各處收到軍令趕到會場後,令得會場瞬間彌漫血腥味。
環顧一眾個個一身血的將領,王五沒有追究昨日軍令為何會走樣以致釀成事變,導致他前番所有努力謀劃為之付諸東流,因為追究此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開門見山直接問諸將是堅守還是打出去。
縱然王五是眾人的主心骨,這支人馬也是他拚死從巫山帶出來,於將領、士卒心目中威望極高,但在關係所有人生死的大戰略上,王五沒有獨斷,而是想聽聽眾人的意見。
他的眼光未必就正確。
即便正確,但如果與眾人意見相左,又或部下有人並不認同他的意見,那麼在執行過程中很難說不會出現失誤。
曆史上,很多戰役的失敗都是源於內部陣營的分裂。
比如某位將領對上麵的意見持保留意見,那他在領軍執行任務時,可能就會對這個任務抱有抵觸,又或不滿。
如此一來,縱是沒有背叛,執行力也必然會大打折扣。
該進時不進,該戰時不戰,該退時不退,該合兵的時候不合
種種失誤疊加,迎來的就是失敗。
眼下荊州明軍的實力,是經不起任何打擊的。
也就是沒有容錯的機會。
小小失誤都會葬送這支剛剛割辮殺韃要重開大明天的隊伍。
故而,王五需要統一部下意見,將所有的力量擰成一股拳頭,讓所有人朝一個方向使力。
而不是一幫人朝前,一幫人卻猶豫著要朝後。
被叫來參加軍議的還有郭法廣、羅子木等人,另外金冠三和李文也在場。
河東君柳如是母女被安置在彆處,王五不想母女二人被這幫剛剛屠了滿城的將領們嚇到。
炮營統領馬昌元最先開口,認為既然反了,那就索性離開荊州,水陸兩營立即全軍出動攻打武昌,爾後不顧一切向下遊的江西、江南發展。
大致同太平天國路線差不多,都認為隻要拿下南都就能有半壁資本。
輜重營統領許德義同意奪取武昌,但卻不同意攻打長江下遊,而是認為應立即攻入河南,致使中原震動,趁燕京的韃子朝廷沒反應過來前直搗燕京腹心之地,令韃子朝廷中樞不穩。
這個戰略有點像當年的紅巾軍北伐。
不得不說老順軍出身的許德義膽子很大,也具有冒險精神。
兩個戰略都是以“攻”為主。
但不管選擇哪個戰略,都意味必須放棄荊州、武昌,因為以明軍現有實力根本做不到既要分兵把守,又要全力進取。
能戰之兵不過數千,能稱騎兵的亦僅千人。
因此王五首先排除進入河南發展的提議。
他沒有直接否定,而是問許德義進入河南之後清軍必然會調集騎兵來圍攻明軍,以明軍現有的步騎戰力,能在河南撐多久。
“這”
許德義擦了擦眼皮上已經乾了的血塊,“當年先帝入河南時一呼萬應,從者數十萬不止”
意思甭管韃子有多少騎兵,隻要明軍進入河南就會瞬間由一變十,由十變百,由百變萬
隻要能夠在河南形成浩蕩聲勢,用人堆也堆死那幫韃子騎兵了。
王五聽著暗自搖頭,許德義這明顯犯了教條主義錯誤,還以為如今是崇禎年間呢。
沒等他開口,中營統領張天放就道:“當年河南遍地災民,如今河南哪有災民?就算有災民,也叫咱們裹挾個幾十萬出來,可這有什麼用?幾萬人叫人家幾十上百騎兵追著跑的事情,還少了麼?”
張天放認為許德義的戰略簡直是開玩笑,就這麼點人手進入河南就是個死。
甚至都不需要燕京的韃子朝廷調大軍來,明軍也會被困死在河南。
因為,單一個堅壁清野就能讓沒有根基的明軍活活被餓死。
這是有前例的。
四年前延平王鄭成功同兵部尚書張煌言打進長江時,河南爆發了楊玉環領導的抗清起義,人數多達十幾萬。
結果時任河南巡撫賈漢複簡簡單單一個堅壁清野,配以結硬寨、打呆仗的辦法,就把十幾萬義軍給鎮壓了。
用時都不到半年。
人楊玉環可是十幾萬青壯,他們有多少人?
“進河南不成的話,那就按老馬的,咱們下江南。”
許德義倒也是個實在人,知道自己想的太簡單,便改而支持馬昌元的戰略。
張天放對東進的戰略倒是沒有反對,是王五開口問負責統領水營的王勝明現在水營有多少條船。
“眼下戰船能用的有六十多艘,其它都是民船、商船,甚至是漁船。”
王勝明實話實說。
當初在武昌是繳獲了一百多艘清軍戰船,但有些戰船本來就是樣子貨,年久失修。因而經他整頓後,水營現在真正能稱之為戰船的就六十多艘。
王五點了點頭,問把所有船隻加起來,一次能運多少人東進。
王勝明估了估,給出最多一萬人的數字。
王五又問憑水營現在的戰鬥力,能否突破清軍在安慶、九江的封鎖?
“不能!”
“海軍”出身的張煌言部總兵郭法廣竟然“搶答”,但他不是說水營現在這點實力打不過安慶、九江的清軍,而是說隻要東進命令一下,明軍就沒有水營了。
“怎麼就會沒了!”
馬昌元等人大是不解。
郭法廣不知道馬昌元是誰,隻反問對方:“據我了解你們水營的兵都是從武昌、荊州招募的漁民和當地人,請問這些當地人憑什麼跟著你們背井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