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夫(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喬大夫正想接過,不料從旁又遞來一個鼓脹脹的水囊,視線上移,是林小月。

“那是春杏的,喬大夫用這個吧。”

事關乾淨的水,喬大夫也不能免俗,頜首接過林小月遞來的水囊,二話不說,擰開蓋子仰頭就飲了一口。

“啊一一”好水,好水啊。

喬大夫挑了挑眉,收下了水囊,立刻轉了話鋒,“你爹是這位吧?來,讓老夫瞧瞧傷成什麼樣了,若是太嚴重,老夫可不保證……”一定醫好。

話音未落,喬大夫便怔忡了一瞬。

仔細一瞧,林老爹在板車上伸直了腿坐著,斷腿處用兩片平整的木板夾著固定,然後用布條子纏著,不會太緊,也不會太鬆。喬大夫上手檢查了一番,忍不住嘖嘖讚歎,能想出用木板固定斷腿,避免因為移動,不慎對斷腿造成二次傷害的辦法,一定是個心思巧妙之人。

林小月:……托了5000年文化傳承的福,她隻是略懂一點皮毛而已。

喬大夫嗆人是嗆人了些,可是醫德方麵還是毋庸置疑的。光看他一本正經的仔細給林老爹檢查腿傷,又拿出銀針往傷口上紮。即便林小月不通醫術,也知道針灸是可以促進患肢腫脹消退,緩解疼痛,同時還能刺激骨膜,利於新生骨的生長。

一想到孩子爹腿上的傷,苗氏心裡總是七上八下提心吊膽的。

特彆是在逃荒路上,連番折騰,也沒能好好安頓下來靜養,一路顛簸搖晃。好幾次,在連連暴雨天濕氣重時,孩子她爹總是疼痛難忍,像有數萬隻在傷口處啃噬一般,又疼又癢,難受的他直哼哼。

為了不讓孩子們擔心,林老爹總是一個人默默咬著牙,忍著、熬著。

她們這些至親沒一個懂醫術的。而且,關鍵是荒郊野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彆說請大夫來瞧瞧,就是鬼影也見不著一個。

這下可好,閨女在難民中找到了個老大夫,孩子爹的腿可算是有醫了。

真是謝天謝地。

借著喬大夫給林老爹診治的工夫,林小月把邀請喬大夫和她孫女春杏入夥一事和家人簡要的說了一遍。大體中心意思就是,有個懂醫的老大夫與她們一道同行,一方麵可以隨時看護著林老爹的腿傷,免得有個磕磕碰碰或遇上異常天氣,總是讓人揪著心,怕不小心又傷了林老爹。林老爹也不用總背著她們,自己強忍著。

苗氏和林老爹雖然關注著喬大夫手上行針的動作,可耳朵還是有在聽自家閨女兒說的話。

倆口子都以為瞞的滴水不漏,卻不想閨女隻是嘴上不說,可心裡門清。

想到先前夫妻倆還埋怨閨女主意太大,有時遇上突發狀況,處理的手段太過激烈。如今看來,自家閨女兒強出頭,不過是為了護住自家人。就連林老爹死死瞞著不說的隱疾,也都暗暗記在心裡,隻等著尋到合適的時機再有進一步的動作。

唉……,還是她們為人爹娘的支不起來,才逼著閨女們一個一個硬著頭皮頂門立戶。說到底,還是她們倆虧欠了閨女。

林小月沒想到,自己隻是提了下拉攏喬大夫入夥的事,自家爹娘就自行腦補了許多。

她也沒激發心靈透視異能,當下隻自顧自的,繼續講述自己這麼做的理由。並強調了小四小五先前突發高熱,嚇得全家人六神無主,若有個大夫在,至少還能給治一治,也不至於讓所有人都跟著擔驚受怕。

而且,大災之後必有大難。

逃荒之路又不知道得走多遠、走多久。有個大夫在她們這一行裡,總能多個照應。

相對的,邀請喬大夫和春杏留下,她們家也不能光占便宜不回報。所以,日後林家人一日三餐吃什麼喝什麼,喬大夫祖孫倆也一樣。

林招弟聽著果然眼睛一亮,立刻表示讚同。

這路上還長著呢,天氣也怪異的很,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確實是個麻煩事。有個大夫在的話就不一樣了,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至於,三妹說包喬大夫祖孫倆一日三餐,在她看來也不是多大的事。

不是有“神仙”賜的儲物袋嗎!!

苗氏和陳小草也有一些心動。

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保證哪天沒有個傷風感冒的毛病發生?隻是她倆往日負責掌勺,對家裡存糧多少,心裡有數。如今再加上喬大夫祖孫進來,後頭的路還得走上月餘,就怕存糧不夠撐到州城。

陳小草哪怕擔憂糧食短缺一事,也不好貿然說出口。畢竟,她自己也是半道進來的。雖然和林老爹、苗氏認了乾親,可那也是林家人心善,怕她一個人孤零零的融不進她們家,才不得已而為之。

但人貴自知,她也不好對林小月提出的建議說些什麼不好聽的話。隻是心裡有了存了擔憂,下意識的悄悄瞥了眼苗氏,心想,聽義母的吧。義母若是覺得不合適,自然會開口。沒的自己一個義女,跳出來說些不合適的話,反倒令林家人對自己生厭。

苗氏自然是揪心的。一方麵擔憂林老爹的腿傷,希望留下喬大夫方便治療;另一方麵又擔心存糧不夠,撐不到州城,可如何是好?

兩相為難之際,林招弟把苗氏拉去一旁,在她耳邊輕輕提了一嘴‘神仙’。

苗氏眼底的擔憂頃刻消失,變得異常閃亮。

是啊,瞧她這腦子,她家三丫頭可是有神仙庇佑之人,福澤深厚著呢。閨女兒能這麼做,一定是有了解決的辦法,她在那裡瞎著急個啥?

最後,林家人一致認可通過了林小月的提議。

喬大夫在等著收針的空檔,默默觀察林家人的一舉一動。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家人竟然對一個小丫頭片子的話如此篤信重視。

要知道,負擔他們祖孫倆一日三餐夥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是放在太平年間,頂多就是花點錢而已。可如今時逢大災,混亂之際,人們迫不得已背井離鄉,一路奔波勞累不提,光是為了一口吃的,就能壓垮大多數家庭,更彆說還要負擔不相識的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