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斯奈克瑪公司,就是陣風計劃采用的m88發動機的研製方。
56,並且大量參考了f110和f404發動機的設計。
其中甚至有相當多由通用電氣直接操刀的部分。
包括cfm56本身,雖然名義上是由斯奈克瑪和通用聯合研發,但實際上二者完全不是平等關係。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陣風都是直接安裝兩台f404進行的飛行測試。
而m88目前雖然在理論上已經進入了量產,但a型號的穩定性非常糟糕。
準備裝機的是減推並改善抗喘性能之後的b型。
目前還處在開發階段。
但是在通用撤走技術力量之後,恐怕很難按照原來的時間表在2001年跟隨飛機一起服役。
至於采購f404……
一來量產機突然更換發動機會導致已經編寫完成的飛控需要重寫,二來……
通用這一波顯然是在幕後大佬的授意之下因為沒能整垮歐元,以及法國在盟軍行動中的帶頭背叛而進行報複。
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賣給你f404?
“要不然……”
齊格勒突然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那個人本來也隻是走過來閒聊而已,畢竟通用撤出的事情也不算什麼秘密,隻是齊格勒極少涉足軍機項目,因此在這方麵的信息更新不夠快罷了。
但現在聽到他好像有新思路的樣子,頓時眼前一亮:
“你有什麼替代方案麼?”
實際上,齊格勒剛才想的是要麼乾脆去找英國人采購馬上就要服役的ej200。
但思來想去之後覺得達索和空客的性質還是不太一樣,a330能用遄達700不代表陣風就能用ej200——
當年歐洲五國聯合研發ef2000,最後法國人覺得那幾個家夥實在不行,最後才自己獨立出來搞陣風。
現在你再回去找英國人買ej200?
就算彆人肯賣,這個臉恐怕也丟不起。
所以提出這個建議屬實自找沒趣。
於是他果斷搖頭:
“不……沒有,我隻是想說,斯奈克瑪畢竟在發動機領域浸潤多年,應該會有辦法解決的。”
對方聳聳肩:
“這個麼……說的也是,最多最多無非再降低一些推力……總之空軍型號怎麼都好說,但這樣的話海軍型就會麻煩一點……”
“……”
一番閒聊之後,那人朝著齊格勒伸出了手:
“奧利弗·魏利,達索航空民用飛機部華夏區負責人。”
“伯納德·齊格勒。”
第(1/3)頁
第(2/3)頁
在歐洲航空界內部,齊格勒在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報出自己的頭銜。
實際上,很少會有同行不認識他,特地說一遍自己的名字隻是出自正常禮節而已。
“說起來,貴公司在華夏的業務量……已經多到要專門設立一個大區了麼?”
齊格勒放棄了用肉眼從那個隔框上看出點什麼東西的打算,乾脆轉身跟魏利閒聊起來。
“那倒沒有,華夏大區目前隻是一個架子而已。”
達索民用飛機部主營公務機,跟空客基本沒有任何業務重合,因此後者也沒必要虛張聲勢,而是直接否認:
“實際上,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在華夏賣出第一架飛機,不過在上個月的協議簽署之後,上麵對於華夏公務機市場的快速發展非常看好,所以打算提前派幾個人過來,成立一個辦事處。”
……
與此同時。
在把歐洲代表團放進生產區域參觀之前,華夏這邊的領導們自然早就已經看過一遍了。
隻不過,對於這次親自過來的首長來說,之前在控製室看到的那些才是重點,所以在設備附近隻是一走一過地看了幾眼,此時已經和模鍛壓機以及江重這邊的幾名核心負責同誌一起,坐到了一間會議室裡。
“剛剛試生產出來的那個工件,應該就是十一號工程國產機身的一部分?”
現在這個環節已經屬於儀式結束之後的內部座談,理論上講不是個非常嚴肅的環節,一般就是閒聊一些跟剛才所見所聞
不過這次在場的首長畢竟級彆不一樣,總歸不能過於隨便。
“是的,首長。”
旁邊幾個人互相對視了幾眼,最後還是負責十一號工程生產製造環節的何明開了口:
“老型號的蘇27和殲11型在這部分采用的是分段鑄造再進行焊接的辦法,但現在能夠用模鍛工藝直接成型,對於縮短加工工時,以及減輕機體結構重量都有非常大的好處。”
“這是蘇霍伊那邊提供的技術,還是……”
有技術背景的領導,對於技術研發方麵的詢問非常詳細。
而這個問題一出,何明當即坐直了身子:
“是在十一號工程的框架內,由我們和俄方技術人員共同敲定的改進方案,雙方共享知識產權!”
對於一個才引進三年的項目來說,能做到這種程度,確實已經相當難得了。
因此,首長在聽過彙報之後,也顯得興致很高:
“那你們這應該算是……十一號工程裡麵,我們首次對俄方實現技術反哺?”
“這……嚴格來說倒是不算……”
何明下意識轉頭看了一眼對麵的常浩南:
“之前常總,還有電子14所的同誌們研發的機載乾擾係統,也是以飛機附屬設備的名義,和俄方實現的對等技術交換。”
前排幾名領導的目光也跟著一起轉向後者。
話頭突然落在自己頭上的常浩南趕緊回答道:
“沒錯,其實就是安裝在殲轟電7上麵的那套,俄方想要安裝在他們的新型戰術轟炸機平台上。”
“我們當時考慮到,殲轟7平台的潛力實在有限,因此我軍的專用電子戰型號遲早也要轉移到殲11係列上麵,現在讓蘇霍伊先嘗試一下,也有助於我們在後續研發的時候進行參考,所以就同意了用這項技術換取一條離子鍍膜技術生產線,渦扇10能這麼快造出原型機,也有這條產線的功勞。”
“不過……”
第(2/3)頁
第(3/3)頁
說到這裡,常浩南話鋒一轉:
“這件事情隻是為了方便,才以十一號工程的名義進行運作,但其實和飛機本身的關係不大,所以嚴格來說,何總他們搞的這項機體結構升級,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首次。”
今天這場獻禮本身就已經讓他拉滿了關注度,因此完全沒必要在這個環節繼續搶風頭。
凡事不能吃獨食。
首長們的注意力果然又回到了何明身上:
“我之前聽李良新同誌彙報,說今年的國慶閱兵,會有一個國產第三代戰鬥機的空中編隊,那裡麵的飛機,會用上今天造出來的這個機體組件麼?”
“這個倒是不會。”
何明緩緩搖了搖頭:
“我們給9910工程提供了一架技術驗證機和兩架第一階段原型機,不過為了保證飛機的穩定性,都是經過比較長時間飛行測試,確定沒有問題的。”
“雖然殲11b的原型機預計可以在國慶之前完成總裝,但畢竟是全新結構配全新動力,在拿不出足夠時間進行穩定性測試的情況下,還是不太好直接上閱兵。”
懂技術的領導有一個好,就是對客觀規律比較尊重,因此很容易就接受了這樣的解釋。
“剛剛何明同誌說起全新的動力。”
他重新看向常浩南:
“常浩南同誌,再有一個多月,航空動力集團公司就要正式掛牌成立了,你作為特彆任命的總規劃師,對於新集團的業務發展,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聽到這個問題,對麵的何明和旁邊的林景堂整個人很明顯地一抖。
如果不是這個場合領導有點多,恐怕都得叫出聲來——
常浩南之前確實說過他在新成立的航發集團裡麵謀了個職位。
但你說的這個職位,直接就是帶著總字的?
而且這可是妥妥的二級央企,總規劃師,如果是領導班子成員的話……
級彆可就有點嚇人了。
不過,常浩南此時的注意力肯定不會放在這兩個人身上。
大領導發了話,他肯定得趁此機會把腦子裡的計劃抖落出來一下:
“集團成立之後,首要任務當然還是包括渦扇10在內,幾個新型號發動機的設計定型,畢竟算是航空動力單獨成軍之後的首戰。”
“至於接下來,我主要安排了兩個重點方向。”
“首先是進一步發揮渦扇10項目的練兵機會,讓參與過渦扇10研發的各單位同誌回到崗位上,對我們國家現有的一些技術較老,但裝機量很大的發動機進行必要的技術升級。”
“另一方麵,對於渦扇10這一型號本身,設計定型也絕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目前這一型號還受製於幾個關鍵工藝,導致產能相對受限,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未來我國兩型第三代戰鬥機的生產規模,因此我個人準備繼續帶隊,對生產效率和良品率不足的問題進行攻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