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照原本的計劃,常浩南在410廠的視察應該持續兩天時間。
畢竟,除了渦扇10以外,這裡還承擔著其他不少型號的生產任務。
渦噴14是目前創收的絕對主力。
考慮到有相當一部分殲8c這樣的新機,以及殲7f這樣的出口飛機都在使用這一型號,因此對於渦噴14的旺盛需求很可能持續10-15年時間。
所以黎明集團乾脆把所有跟渦噴13有關的生產全部轉給了當年對口支援的貴發集團,自己則把兩處主要的製造車間都轉產了渦噴14。
至於渦扇10,由於新一代發動機對生產工藝的要求更高,加上黎明集團眼下也不缺錢,因此他們直接劃了一塊地,準備重新蓋一間集中程度更高的現代化車間,專門用來生產這個全新的型號。
除了當家產品以外,航空工業體係內的不少燃氣輪機,以及壓縮機一類葉輪機械,也都放在410廠生產。
當然,這些肯定就沒資格占據主要車間,甚至進不去主廠區了,很多都是在周圍單獨建廠完成。
而常浩南第二天的行程,本來就應該是去這樣一家專業生產特種氣體的子公司。
根據之前跟俄方那邊達成的交易,對方交付的離子鍍設備就要全部到位了。
這對於常浩南來說完全屬於意外之喜,因為如果能在渦輪和燃燒室內壁表麵增加一層高附著力的氮化鈦塗層,那麼甚至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渦輪前溫度,達到真正“準四代”的水平。
之前把溫度設的低一些那是沒有辦法,如果能的話誰不願意更高呢……
不過技術交換的內容僅限於設備和相關技術,原材料問題還是得自己解決的。
而這個特種氣體公司,就正好可以生產鍍膜過程中所需的保護氣。
隻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
常浩南剛剛離開生產車間,還沒來得及吃晚飯,一個電話就打到了他手機上。
是丁高恒。
這次倒是沒讓他就近找個保密專線回電話。
是直接讓他第二天早上回京城。
飛機都已經安排好了。
科工委主任直接發話,又是直接把人叫回去,那肯定是大事。
好在對壓氣機的設計優化已經基本進入尾聲,常浩南現在離開問題也不大。
至於視察特種氣體廠的事情就更是不著急了。
總之,第二天一早,常浩南就直接從北陵機場坐了一架挑戰者公務機回京城,緊接著馬不停蹄趕到科工委。
這段時間他先是在624所盯著渦扇9a的測試進度,回到盛京之後又直接投入對渦扇10的技術研發。
第(1/3)頁
第(2/3)頁
兩個多月時間都處在工作狀態下,每天最多通過電話遙控指揮一下火炬集團那邊的情況,形象自然有些不修邊幅。
今天早晨又起個大早,連飛機帶汽車花了幾個小時才到科工委。
總之當蘭秘書在大門口看見常浩南的時候,差點沒認出來。
最後還是看見了旁邊的朱雅丹,才確認對方身份。
然後趕緊給請到科工委宿舍裡麵,稍微梳洗一番,又換了件衣服。
總算才恢複了人形。
常浩南飛機落地很早,一番折騰之後,此時其實也才到正常上班時間,便和蘭秘書一起往科工委的辦公地點那邊走。
“丁主任這次這麼急著叫我回來,是又出了什麼緊急狀況?”
路上,常浩南首先打破沉默,開口問道。
丁高恒是直接打了他手機,所以哪怕沾點涉密的東西都不能聊。
而蘭秘書雖然級彆不是特彆高,但因為職位特殊,該知道的東西基本都知道。
但是麵對這個問題他卻是一愣,然後才笑著回答道:
“跟緊急狀況沒關係,常總您真是貴人多忘事,現在快要二月末了,找您回來肯定是要領獎啊……”
“之前科學技術獎評選委員會聯係到火炬集團,但那邊說您不在……”
火炬集團畢竟是科技委那邊的企業,哪怕跟航空工業係統關係難解難分,但是其中的絕大多數人也沒有相應涉密權限。
所以常浩南並不會告訴他們自己的具體行程,通過公司找自己找不到也正常。
“科學技術獎評選委員會……”
常浩南這才想起來,去年夏天的時候,好像確實是說過這麼一個事。
他的“息壤”防洪設備在整個搶險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為了那次抗洪搶險而設立的榮譽都是嚴格麵向至少是參與過一線行動的人員,愣是挑不出一個發給常浩南。
後來就捉摸著乾脆算了,留到科學技術獎評選的時候給個buff。
隻不過1997年下半年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如果不是蘭秘書提醒,就連常浩南自己都快把這回事忘了。
當然,按照正常情況,常浩南也差不多該混到一個科學技術獎了,隻不過現在帶著buff,可能獎項的級彆會更高。
1998年這會,地位超然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還沒設立,所以自然不可能拿到。
剩下四個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原則上不同獎項之間不分高低,隻分領域。
第(2/3)頁
第(3/3)頁
二人邊走邊聊,很快就來到了丁高恒的辦公室。
後者此時正把毛呢外套掛在衣架上麵,顯然也是剛剛上班。
看到常浩南是跟蘭秘書一起過來,丁高恒便直接從自己的辦公桌抽屜裡麵掏出了一封裝幀精美的信封:
“剛才蘭秘書應該跟你說了,這次叫你過來是去領獎,這個是現場的請柬,後天晚上,在大會堂,回去之後好好準備一下。”
看到對方拿出來的是一份請柬而不直接是獎狀,常浩南多少鬆了口氣。
90年代這功夫,幾個獎項最低都能發到四等獎,數量相當之多,因此一般情況下,三等獎和四等獎都是直接列個表公示一下,然後就把獎狀寄到獲獎者單位了事。
隻有二等獎以上會到現場領獎。
而且是到了現場以後,才會知道自己具體拿了什麼獎。
而再過兩年,就連二等獎都沒這個環節了,而三等獎以下甚至乾脆不發。
當然再往後到了網絡時代,所有的獎都會提前公布出來。
儀式當然還有,但懸念就留不到那時候了。
“小常啊,你估計,自己到時候能領到一個什麼獎?”
這個獎的評選是由科技委負責,而且有個專門的委員會,所以就連丁高恒眼下也是不知道的。
“常總的話,我覺得一等肯定沒問題吧……”
旁邊的蘭秘書給常浩南和丁高恒分彆倒上水,自己也坐到旁邊的沙發上。
這種話常浩南自己說怎麼都有自賣自誇的嫌疑,所以蘭秘書十分恰到好處地給接了過來。
“我也估計一等獎是穩的。”
丁高恒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然後繼續道:
“就是不清楚具體會給發哪個獎。”
“小常同誌的研究領域這麼廣泛,我覺得除了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以外,剩下三個好像都能貼點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