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國家已經把航空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的大背景下,飛機出口,自然是個大事。
尤其蘇丹空軍一次性購買的12架飛機,以及對應的各類彈藥等消耗品,總價值超過1.5億美元。
儘管是以石油開采權合同款項抵扣的形式進行交易,但不管怎麼說,少花就是多賺。
放在九十年代末的大背景下,總歸是一大筆錢。
因此,這架在首飛時都沒怎麼引起波瀾的飛機,卻在試飛中途得到了一番像樣的媒體宣傳。
當然,宣傳的重點除了殲教9這個型號本身之外,還有積極開展自救,解決經營困難的貴航工業。
原本,在汽車產業走入下坡路之後,他們已經很難繼續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了。
僅僅每年幾架殲教7的訂單,根本不夠養活這樣龐大的一個企業。
同時,對於馬上也要麵臨改製的航空工業總公司來說,為了一個跟殲7高度相似的型號而專門保留一家二級企業,同樣是完全不劃算的買賣。
所以,貴航工業的命運本來已經有些風雨飄搖。
而殲教9這個型號的成功,哪怕做不到妙手回春,至少也能續上一命。
以拖待變,總歸比企業直接關門要好。
也算是給了同樣處在困頓之中的一些老國企些許希望。
儘管其中有不少確實已經落後時代,終歸難以避免倒閉的結局,但也並不乏隻是不適應市場環境,或者單純就是遭到擠兌的企業。
總歸是有了點指望。
而一些心思比較活絡的,已經在聯係貴航方麵,準備看看能不能派人去取經了。
畢竟,隻要稍微多動動腦子就不難想到。
貴航過去十來年的自救都沒什麼起色,如今突然鹹魚翻身,必定有什麼獨門辦法。
而且,受到這番報道鼓舞的,甚至還不隻是國內的企業……
……
韓國,慶尚南道,泗川市。
三星航空工業部門負責人鄭宇錫正在陪同工業部長薑勝鎮考察kf16戰鬥機總裝線。
對於如今的三星來說,區區一個部長當然算不得什麼重要人物。
但是薑勝鎮的情況卻比較特殊。
進入90年代後,隨著經濟和工業水平的發展,航空製造業自然而然地進入了韓國人的視野。
實際上,早在80年代初,韓國就已經和諾斯羅普公司簽約,在國內建立了一條f5戰鬥機的生產線。
不過哪怕在當時,這種型號的飛機也早已經落伍。
並不甘心的韓國人很快盯上了更先進的f16戰鬥機。
但對於給出f16的生產線,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馬丁還是比較有顧慮的。
而生在美國的薑勝鎮靠著自己廣泛的人脈關係,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他的斡旋之下,三星航空於1994年完成了對總裝線的引進,開始生產kf16戰鬥機。
第(1/3)頁
第(2/3)頁
甚至比華夏生產殲11更早。
這麼一號人物,可以說間接掌控著整個韓國航空工業的命脈,三星自然還是要尊重一下的。
“目前,kf16戰鬥機已經下線了總計42架,預計在2000年結束之前總計可以生產120架,到最後一個批次時,將會有78%的零部件由我們韓國自行生產。”
鄭宇錫一邊介紹,一邊帶著薑勝鎮走過正在對飛機進行最後總裝步驟的工位。
“那麼,進入21世紀之後,你們對這條生產線有什麼後續規劃?”
韓國空軍的規模終究有限,不可能裝備太多飛機,而美國人顯然也不可能允許他們獨自出口f16,所以生產完當時合同規定的數量之後,這個工廠就會麵臨失去業務的風險。
這是薑勝鎮不願意看到的。
“kf16的生產結束之後,我們計劃把這裡轉產和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研發的新型教練機。”
“那個‘金鷹’項目?”
薑勝鎮雖然人脈很廣,但其實並不懂航空,對於這些項目也隻是了解個大概:
“我記得已經進行5年了吧,進度怎麼樣了?”
“這個麼……”
說起這個話題,鄭宇錫的臉色有些僵硬:
“我們發現之前製訂的方案有些過於保守,所以正在對方案進行重新評估。”
顯然,進度並不是很令人樂觀。
這種時候,就需要考驗他的畫餅功底了。
果然那,薑勝鎮皺了皺眉:
“重新評估?”
“也就是說,之前的設計方案都要作廢?”
鄭宇錫點了點頭:
“最初的設計方案,是參考英國的鷹100教練機,但是性能完全不能滿足最初計劃的戰鬥教練型的要求。”
“所以我們乾脆計劃,把整個方案推倒重來,借鑒f16的技術,開發一種和第三代戰鬥機性能水平接近的高級教練機,麵向21世紀的國際市場。”
“當然,這需要洛馬和通用動力方麵和我們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這也是三星航空專程邀請薑勝鎮來參觀的原因。
需要他進一步遊說,以獲得美國方麵的支持。
“借鑒f16的技術……”
儘管薑勝鎮並不太懂這兩種方案之間到具體有什麼差彆,但也能聽出來,三星航空希望能搞出一種更先進的型號,而且計劃不僅僅裝備韓國空軍,還要出口到其他國家:
“這樣的話,在定位上會不會和f16產生衝突?”
出口歸出口,但是跟美國企業搶市場是事情,薑勝鎮是決然不敢做的。
最初之所以把型號確定為一種亞音速的中級教練型號,就是為了避免這一點。
“不會。”
第(2/3)頁
第(3/3)頁
鄭宇錫當然也不蠢,明白對方在擔心什麼:
“新飛機會比f16更小、也更便宜,主要麵向負擔不起標準三代戰鬥機的第三世界國家,既可以擔任教練機,也可以承擔一定的作戰任務。”
話雖如此,薑勝鎮還是有些猶豫。
對於他來說,重點在於圍繞航空產業的那些從業人員能夠提供大量選票。
隻要生產線能維持下去,就能在權力層維持足夠的地位。
至於具體造什麼,反而不太重要。
更先進的型號確實能帶來更高的潛在效益,但相應地也會帶來風險。
萬一研發受阻,在kf16停產後長時間無法實現轉產,那麼整個產業的規模都可能收縮,他的地位也很難保證。
見到薑勝鎮並不回話,鄭宇錫繼續拋出重磅籌碼:
“這個路線其實已經在華夏那邊得到了驗證,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航空產業宣傳報刊都集中在一種類似的型號上麵。”
後者說著從口袋裡掏出一份報紙。
歲數大點的韓國人,多少都能看懂些中文。
所以他們在對華信息搜集方麵要便利得多。
薑勝鎮從小在美國長大,倒是沒這個條件,但那上麵印著的一架飛機總能看見。
乍一看上去,有點像f16和f18的結合體。
“根據這上麵的報道,已經有一個非洲客戶采購了12架,華夏本國空軍則計劃購買更多。”
鄭宇錫知道對方不懂中文,因此簡單翻譯了一下上麵的核心內容,然後才繼續道:
“華夏之前能生產的飛機,也就是改進型的米格21,和被他們叫做殲8的放大版米格21,而我們從三年前開始,就能夠自行生產第三代的kf16戰鬥機,在製造水平方麵要強得多。”
“現在,既然他們能造出這樣一機多用的超音速高級教練機,而我們還有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馬丁在設計上的協助,完全沒道理造不出來!”
應該說,鄭宇錫是懂激將法的。
從80年代開始,韓國總體上進入了一個自信心極度爆棚的時代。
當然,再怎麼爆棚,跟美國比劃的膽量那肯定是沒有的。
所以他們重點的比較對象就是日本和華夏。
具體到航空製造業這方麵,考慮到前者在十幾年前就得到授權組裝重型的f15j戰鬥機,所以總的來說……
也沒有膽量。
但是麵對後者,韓國人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日本我比不過,難道我還比不過你個五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