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直到常浩南走上講台,把筆記本電腦連在投影儀上,整個教室因為他而引發的風波才逐漸平息下來。
環境甚至比劉洪波進來之後更加安靜。
因為所有人都翹首以待,想要看看這位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教材作者,到底能講出什麼花樣來。
在編寫這本教材的時候,因為考慮到了未來可能還會有本科生教學的需求,因此常浩南在前麵幾章中加入了很多諸如向量、矩陣、張量之類的基本數學概念,基本相當於把線性代數的內容概括性地重新講了一遍。
不過現在既然是研究生課程,那肯定不可能再從這種基礎部分講起,而是直接進入工程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有限元法導論。
當然,第一節課,按照慣例,倒是不會涉及太多過於複雜的內容。
“很高興能站在這裡,給大家上這第一節有關數值模擬原理與方法的課程。”
常浩南並沒有馬上開始知識性的內容,而是開了個略顯輕鬆的玩笑: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我們數學老師經常跟我們說一句話,‘到底你講還是我講?要不你上來講?’,估計你們的中學老師也沒少說過類似的話。”
“不過現在,我好像真的上來了……”
一個隻有學生和老師們懂的冷笑話讓整個教室的氣氛頓時歡快了起來。
就連已經坐到講台旁邊拿出小本本準備記筆記的劉洪波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雖然大學老師很少去管學生是否聽課,但課堂紀律總歸還是要維持。
所以他也沒少用過類似的說法。
結果萬萬沒想到,不僅真有個學生上去講了,還是他親自請上去的。
不過,這一段也將是整個教室的人在接下來兩個半小時內所體驗到的最後的溫柔了。
常浩南在設計教材結構的時候確實考慮到了循序漸進,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降低知識密度。
實際上,即便已經安排了恐怖的288個課時,真要讓常浩南評價的話,那課程進度還是比較緊張……
“概括地講,工程係統的分析就是要求我們將所研究的係統理想化為一種可以用數學手段求解的方式,在各位研究生階段可能接觸到的、不是那麼複雜的實際問題當中,我們可以把常用的模型分為兩類:集中參數模型和連續介質力學模型,分彆對應我們常說的離散係統和連續係統……”
常浩南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快速寫下板書。
ppt確實可以讓講課變得更容易,但至少在常浩南做學生的時候,始終還是覺得至少對於課堂而言,板書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被替代。
因為ppt翻頁這個動作對於台上的授課者來說實在過於簡單,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學生的接受能力。
完全一樣的內容,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遍的效果,一般要好於隻是放一遍ppt。
隨著常浩南手中的粉筆逐漸變短,黑板上的內容也愈發豐富了起來。
“……”
“在著手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之前,可以先把求解過程拆分成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係統的理想化、其次是單元的平衡、再次是單元的組裝、最後是相應的計算……”
“這個思路對於數值模擬,尤其是基礎的有限元方法數值模擬中萬變不離其宗,接下來我們分彆用一個簡單例子和一個複雜實例來進行演示。”
“首先來看這個穩態問題……水平麵上有u1、u2、u3三輛剛性小車,各個小車之間通過線性彈簧係統連接,計算如下四種載荷狀態下各車的位移和彈簧中的力……”
講課這種事情,把簡單的東西講複雜,讓所有人不明覺厲其實很容易,隻需要使用跳躍性思路,再一股腦地加入各種全新概念就可以了。
第(1/3)頁
第(2/3)頁
但如今的常浩南,早就沒有了在這些同齡人麵前炫技的動力。
這門課涉及到理論的部分確實需要一些天賦,但這間教室裡麵至少80%的學生都來自工科專業。
這畢竟不是二十多年後,本科畢業生都能人均做cfd模擬的時代。
從實際角度上,其中的絕大部分隻需要能夠用好這種工具,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反而是深入淺出地介紹內容,最好能讓所有上了這節課的人在兩個半小時時間裡完成基礎入門,或者至少認識到數值模擬在工程設計中的意義。
所以,儘管他的節奏從一開始就非常快,但對於能到京航大學讀研的學生來說,隻要腦子一直跟著他的板書轉,那麼就不會存在什麼難以逾越的理解鴻溝。
很快,第一個穩態問題就已經被講解明白了。
緊接著,常浩南把ppt翻到下一頁,同時露出了一個笑容:
“接下來,我們嘗試一個稍微複雜一些的問題。”
“這是一個真正的實際問題,所以如果伱們看不懂,或者跟不上思路,這很正常,不要灰心,這隻是第一節課,你們隻需要知道麵對這種問題還有這樣一種解法,就夠了。”
常浩南自己的項目基本都高度涉密,自然不好直接拿到課堂上講,因此他直接從方振那裡“借用”過來了一個風力發電機葉片的氣彈響應及振動載荷計算問題。
聽他這麼一說,剛剛鬆了一口氣的學生們頓時又神經緊繃起來。
“……非環量指數函數表達為Φ'(s)=4/xexp(-t/k1t1)……”
“其中特征常數t1-c/a,a為當地聲速,因子k1=0.75/[(1-^2(a1b1+a2b2)]……”
“……”
畢竟是從幾乎理想模型的穩態問題邁入方振一個四年級博士的畢業課題,對於這些剛剛進入研究生生涯的萌新們來說,還是小有難度的。
另外,剛剛常浩南“跟不上也沒關係”的表態也確實讓一部分人在這個時候的注意力沒有剛剛那麼集中。
“我去,這前麵我還能看懂點,後麵感覺已經跟天書差不多了啊……”
剛剛首先跟常浩南搭訕的哥們手裡拿著筆,一臉茫然地小聲嘟噥道。
“可以了,我從一開始就覺得像是天書……”
旁白另外一個人白了他一眼。
“隻能說不愧是教材編者麼,恐怖如斯啊……”
第三個人也感慨道。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常老師的書,一直還放在那,根本沒帶上去……”
終於有人發現了一個亮點。
周圍的人幾乎齊刷刷地轉頭看向了常浩南剛剛坐著的位置。
果然,一本課本正放在那裡。
也就是說,剛剛那幾個黑板的板書,都是他在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寫出來的……
“不愧是教材編者,恐怖如斯啊……”
第(2/3)頁
第(3/3)頁
另一個人也發出了相同的感歎。
不過,在大多數一臉茫然的人裡麵,也並非沒有能夠全程跟得上思路的大神存在。
儘管因為很多知識性的東西還沒有學過,所以一些步驟本身的原理或許不太明白,但能把總體過程搞明白,也已經相當不易了。
當常浩南最終展示出算得的氣動/彈性綜合運動方程之後,台下除了掌聲和驚歎聲之外,還有一個人舉起了手。
“那位舉手的同學,有什麼問題麼?”
站起來的是一個身材有些瘦削、戴著一副幾乎有半張臉大的眼鏡的男生:
“在……呃,應該是六頁ppt之前,計算動態失速模型修正的那部分。”
講到這裡竟然還能有人問出這樣詳細的問題,確實讓常浩南都覺得有些意外,因此他趕緊把ppt翻到了對方所說的那一頁。
“在這裡麵您把分析的起始點設定在葉片根部,設定了一個等效迎角和一個等效分離點,我沒有理解為什麼要這樣……”
常浩南回過頭,看了一眼幕布,摸著下巴思索了片刻。
下麵還有幾個也看懂了不少的學生已經開始了猜測。
“應該是為了後麵一步的計算量更少吧……”
“我覺得是因為這樣可以讓寫出來的方程形式上更加對稱一些,我知道很多天才都有這種癖好。”
“……”
“這個麼……”
常浩南重新回過頭站到講台前麵:
“其實沒有為什麼,從理論上講,其實你也完全可以不設定它們,隻不過我之前有一次隨手設定了兩個類似的無因次量。”
“嗐……”
下麵已經有人鬆了口氣,覺得是自己想多了。
但緊接著常浩南又繼續道:
“因為那實際上是全世界第一個用這種辦法做氣彈建模和分析的項目,所以後來他們都是一步一步學著我的方法一直做下去,到現在已經形成標準了而已……”
“……”
全場瞬間寂靜無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