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鐵索橫江(1 / 1)

推荐阅读:

建業城的一座豪華府邸門前,一輛華麗的馬車穩穩地停靠在那裡。

車窗上掛著精美的窗簾,透過縫隙可以看到車內的奢華裝飾。

馬車門簾輕輕撩起,孫權探出身子,目光掃視著眼前的大門和高懸的牌匾。

他微微歎息一聲,然後在下人的攙扶下,緩緩從馬車上走下來。

他身著一襲華麗的長袍,腰間束著玉帶,頭戴玉冠,顯得格外威嚴。

孫權步履穩健地走向豪宅,但當他走到門口時,卻被門口的門倌攔住了去路。

門倌一臉嚴肅,語氣嚴厲地質問道:“你是何人?竟然如此無禮!”

顯然,他並不認識孫權。

孫權微微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聲音響起:“孫權,孫仲謀。”

聽到這兩個字,門倌們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他們瞪大了眼睛,驚恐地看著孫權,仿佛見到了最可怕的事物。

因為在吳國,孫權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且,沒有人膽敢冒充孫權的身份。

剛才那個說話的門倌更是被嚇得麵無血色,嘴唇顫抖著,結結巴巴地說道:“王王王……王上恕罪,小人……小人有眼不識泰山……”

他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心中充滿了恐懼和敬畏。

孫權微微一笑,揮了揮手:“罷了,快去通報吧。”

他的聲音平靜而溫和,似乎並沒有生氣。

那名門倌如釋重負般長長地鬆了口氣,然後趔趔趄趄地往屋內跑去。

很快便又回來,而他身後,還跟著一個快步走來的儒雅文人,此人便是被貶為民的魯肅。

魯肅看到孫權,急忙上前行禮道:“主公,您怎麼親自登門了?”

聽見魯肅還稱呼他為主公,孫權的眼神罕見地柔和不少。

“閒來無事,便來看看。”孫權微笑道。

魯肅看出孫權有心事,便伸手說道:“請主公入府一敘。”

孫權微微頷首,便跟著魯肅一直走入了府中書房。

魯肅為孫權添上茶水,擺好點心後,方才開口問道:“主公,肅雖為平民,亦聽聞了一些消息,莫非前線出了什麼事情?”

孫權先是配著點心,飲了一口茶,而後輕笑一聲,平靜說道:“水軍大敗,江夏必丟,子明他們也都戰死沙場了。”

這個消息實在過於震撼,遠遠超乎了魯肅的心理預期。

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手中端著的清茶也忘記了喝,難以置信地望著孫權,嘴裡喃喃自語道:“這……這怎麼可能!”

當看到孫權時,他就已經猜到前線可能形勢不妙,但沒想到會是這樣嚴重的局麵。

魯肅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苦笑著對孫權說:“看起來漢國這次是有備而來啊。”

孫權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接著問道:“吳國的命運似乎已經走到儘頭,孤來這裡就是想向子敬請教,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吳國延續下去?”

魯肅皺起眉頭,猶豫了一下才回答道:“恕我直言,主公既然知道我們已經沒有勝算,為什麼還要苦苦堅持呢?漢國這次的行動絕不簡單,如若主公投降,也許還能得到一些不錯的條件。”

孫權輕輕笑了一聲,然後說:“這次子敬怕是想岔了,孤可不是劉璋、張魯那般人。而且,現在漢國地位最高的大司馬,說起來還是孤的妹夫。如果孤去了漢營,恐怕死相會更加難看吧。”

“所以孤想好了,要與吳國共存亡,能抗多久就抗多久,臨死前,好好享受孤最後坐王座的這段時間,孫家血脈孤已經放他們出海,永遠不會回來,他們的生死,也隻能聽天由命。”

魯肅聽到這句話,心中不禁一震,沒想到孫權竟是連後事都安排好了。

他放下茶盞,低頭陷入沉思,而孫權則像是沒事人一樣,悠閒地吃著點心,喝著茶。

他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還不忘稱讚魯肅的茶葉好。

魯肅抬起頭,看著孫權輕鬆自在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恍惚。

眼前的孫權仿佛變了一個人,不再是那個威嚴的君主,而是變得灑脫開朗,甚至有點像個普通人。

魯肅咬了咬牙,終於開口道:“主公若是還想與漢國對抗,恐怕隻有一個辦法。”

孫權一聽來了興趣,立刻放下手中的茶杯,問道:“哦?什麼辦法?”

“鐵索橫江,沿江布防,阻止漢國繼續南下。”魯肅麵色凝重說道。

他深知此計雖然能暫時擋住漢軍,但終究無法長久抵禦。

然而,麵對當前局勢,這或許已是最後的手段。

孫權微微皺眉,用絲巾擦拭著雙手,陷入沉思。

他仔細琢磨著魯肅的建議,心中漸漸有了計較。

片刻後,他嘴角泛起一絲笑意,轉頭對魯肅說:“不錯,這就足夠了,孤這便回去安排。”

說完,他起身準備離開。

魯肅見狀,急忙跟著站起,跟隨孫權一同走向府門。

兩人前後相隨,走到府門時,孫權突然停下腳步,背對著魯肅,聲音低沉地問:“子敬,你可還願意為孤坐鎮江上?”

魯肅微微一愣,眼神閃過一絲黯然,沉默片刻後,緩緩答道:“肅已無心仕途,還請主公恕罪。”

孫權點了點頭,輕聲道:“也是……也好。”

他似乎早已料到這個答案,並未多言,轉身徑直離去。

魯肅望著孫權遠去的背影,長歎一聲,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隨後,默默地回到府內。

在失去了水軍支持之後,就像孫權所預料的那樣,江夏城內的兩萬吳軍,完全沒有退路可言,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投降或者死亡。

全琮與賀齊無疑都選擇了後者,在漢軍的勸降之下,二人不為所動,繼續據城而守。

直至漢軍的井闌出現之後,二人苦苦支撐的防線在頃刻間便土崩瓦解,再也無力阻止漢軍攻城。

江夏很快淪陷,而全琮與賀齊戰至最後一刻,以身殉誌。

而在他們拖延的這幾日時間之內,孫權也依照魯肅的計謀,在長江之上拉起鐵索,將吳國最後的水軍都布置在江麵進行防守。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