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了一顆放進嘴裡,蒜頭一樣的果實汁水飽滿,隻有一股澹澹的甜味,現在的孩子們早已經對這樣的果實沒了興趣,就連開始泛紅的野櫻桃也很少有人去摘了。因為個頭太小,雖然味道不錯,但是除了皮就是核,吃不到東西了。
時代的發展讓人們的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是同樣也失去了很多。比如隨著種子的改良,就連這裡的哈密瓜和西瓜都沒有了小時候的味道……。
幾個老頭騎在馬上,劉向東的騎術進步越來越大了,甚至可以讓馬跑起來。
三個人當中老約翰最大,七十多了,而劉向東剛滿七十,葉萬成最小,但是也六十七歲了。
他們的馬背上都掛著兩個皮製的藥箱,這還是葉萬成當衛生員的時候整天背著的東西。
如今他們三個人每天都在巡診,哪裡有人就去哪裡,當然去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牧民的氈房。
畢竟兵團人都是以連為單位聚集的。雖然民族人也有牧業隊,村落這樣的單位,但是大部分還是趕著羊群,逐草而居,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活方式。
就算冬天大雪封山,牧民也是把羊群趕進冬窩子裡麵,人還是和羊群在一起。能在村子裡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
年齡大了,不敢跑太多的路,所以幾個老頭都是每天趕二三十公裡的路,基本上是走到誰家,就吃住在誰家了。
過慣了城市生活,這樣的日子一時間還真不太適應,首先就是沒地方洗澡。
現在還沒到夏天,羊群是趕著走的,不敢在某個地方吃草太狠,免得傷了根草明年就長不好了。
所以,氈房隔不久就要搬遷一次,他們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車,彆看他們馬多,對於民族人來說,馬是用來騎得,沒人用它來拉車。
每個家庭都是一群羊,幾匹馬,再有幾頭牛。牛不但拉車,還得擠奶。牧民生活可以沒有水,但是不能沒有奶。
每天早上擠牛奶是每個主婦必須要做的事情。一桶牛奶擠完,一天的生活用水也就解決了,先煮奶茶,剩下的放進皮口袋裡麵,打酥油,做酸奶。
畢竟牧民們做飯都用乾牛糞,趕上下雨陰天沒有乾牛糞的時候,他們就用饢和酸奶充饑。所以,酸奶是每家必不可少的飲品之一。
他們可以沒有水,但是絕不能沒有奶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喝水的習慣。
葉萬成對於這樣的日子還能適應,約翰也是喝奶出身的,米國人除了奶就是飲料,也很少喝水。就是劉向東受了點罪,他是喜歡喝清茶的,不過慢慢也就適應了,反正沒有。
三個人都是遇到氈房住氈房,沒有氈房的地方就去村子,去連隊,反正就是遇到人就給人家看病。這一路下來到是走到哪都受人歡迎和尊重。
這一天他們走到了尹犁地區,這裡以後離軍墾城很遠了,他們這次出來也有半個多月了。
尹犁哈薩克自治區,民族人比漢族人多,牧民自然也就多了起來。他們是沿著邊境線走的,除了幾箱子藥品,就帶了幾件衣服。
如今的草原已經很少看見狼了,但是為了保險,葉萬成還是帶了槍。
一路上時不時還是能遇到護邊員,相互打個招呼,一路上倒也省的寂寞。
他們中間已經經過三次補給了,主要是藥品,他們帶的這點藥品,一般經過兩個村子肯定就會沒有。
補給自然是打電話要,專門給他們送藥的是軍墾醫院的一個新分來的醫生,叫熊貓,其實人家叫熊紅偉,因為長得圓滾滾的,從小就被人叫做熊貓。
說起來他也是基建連的孩子,隻不過屬於基建連的外甥了,他媽媽嫁到省城,後來離婚,母子倆才又回了軍墾城。
他姥爺叫熊大山,是一排的老戰士,比葉萬成年齡大,今年也接近八十了。
小家夥軍墾技校畢業後沒能考取軍墾大學,又不喜歡進廠,於是考取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去年實習期滿,今年被軍墾醫院留用了。
熊貓天性樂觀,整個人圓乎乎的,臉上啥時候都帶著笑,非常討人喜歡。目前屬於三位老爺子的專用聯絡官以及後勤補給人員。
三位老爺子進入尹犁後,進入的第一個村子叫瓊庫什台,這個村子坐落在四麵環山的半山腰當中,三個人一進村子就驚呆了。
北疆人大部分村落都是泥巴房子,或者是那種乾打壘的土屋子。偏偏這裡卻是卻是木頭房子,而且建築風格非常粗獷。
一般都是一根木頭從中間剖開,用砸尖的鋼筋連在一起,有的乾脆就是整根木頭連在一起。
這也跟這裡不缺乏樹木有關,和北疆大部分的山不同,這裡山坡的難免長滿了白楊樹,此時的樹葉還有些初春時候的嫩黃,煞是好看。
彆看葉萬成在北疆生活了這麼多年,這種木房子他還真沒有見過,於是好奇的上前觀察。
村子中央是一條土路,上麵撲了一些石子,北疆以前這樣的路很多,不過軍墾城那邊已經看不到了。
房子大部分都蓋在路得兩邊,還有一些在山坡的高處,通往各家的小路都是土路,看著坑坑窪窪的,相比下雨的時候一定很難走。
一個小賣部跟前圍坐著幾個哈薩克族老爺子,不知道正在聊著什麼?葉萬成跟他們打交道打久了,用哈薩克話跟他們交流起來。
一聽說他們三個都是醫生,還都這個年齡了,幾個哈薩克老人爭搶著把他們往自己家裡領。
葉萬成擺擺手:“先不要回家,正好在這裡給你們檢查一下,反正又帶不了什麼儀器,檢查也就是聽診器,血壓計,還有號脈。”
一番忙碌下來,該打針打針,該吃藥吃藥,然後就是前往各家去診治了。
村子裡有個赤腳醫生,說是醫生,其實就是學過幾天護士,她是村長的閨女,叫薩亞,今年十八歲,一張圓圓的蘋果臉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