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此時,在錄將領從營地出發,當然曉山在內,皆奉旨即忙上馬入城,百姓夾道,隻見個個將領威武不凡,一身勁裝內襟,外披袍掛甲,戎裝煥彩,而那些文臣謀士嶓頭公服,隨在將領後麵也不失其風采。
一乾人等來到皇宮下,齊齊下馬入朝,待內臣引領至大殿台階下,眾人依官位上前八拜,退後八拜,進中八拜,三八二十四拜,揚塵舞蹈,山呼萬歲,君臣禮足,奉命上殿。眾將文武官,進得殿登上金階,齊跪在珠簾之下。皇上命賜眾人平身,左右近臣,早把珠簾卷起。皇上言道:“朕知卿等眾將,擊退卯軍,乘勝而入,揚我大荊之威,數日來,多負勞苦。卿等眾人,損折大半,為國捐軀,朕不勝傷悼”。陳融垂淚不止,仍自再拜奏曰:“以臣鹵鈍薄才,肝腦塗地,亦不能報國家大恩。昔日百官眾將一腔熱血,預報皇恩,身先士卒,誰想今日十損其八。謹錄人數,未敢擅便俱奏,伏望天慈,俯賜聖鑒”。老臣啊,就是不一般,能做能說,一番言語,無論生者亡者儘皆有功,當得有賞。皇上道:“卿等眾人,殞於王事者,朕命各墳加封,不沒其功”。陳融再拜,進上表文,上錄原路大軍和第二路大軍所有將領明細,或傷或功,功大細小,俱都祥明。
曉山聽得文嗖嗖,有些飄飄然,不過,大體也能聽得懂。反正總有一種感覺,就是,感覺陳融這老家夥與皇上這樣一對一答的,好像排練好的,一個言罷,另一個便能快速補上。嗬嗬,看來前日他們宮中議事,不禁議論了功勞封賞,還可以排練了一下君臣對白。曉山環顧四周,發現那些個老臣眾臣個個麵不改色,想是經曆的多了,也許極個彆也都知道這些內幕,再看那些個一同等待封賞的,無論原路大將還是新就大將,個個翹首以待,麵閃紅光,身子繃得豎直,激動不已。
皇上覽表,接歎不已,道:“卿等眾人,其功可嘉,其亡可哀”。於是降下聖旨,將這些殞於王事者,正將偏將,各授名爵。正將封為忠武郎,偏將封為義節郎。如有子孫者,就令赴京,照命承襲官爵。如無子孫者,依功賜廟,受百姓祭拜。
“原路軍先鋒左信封加授忠勇伯,處州兵馬副總管”
“原路軍參軍童弘加封智文伯,授金萬兩”
“原路軍勇將趙寶加授子爵,、、、、”
、、、、、、
“二路軍先鋒徐榮加封柳州兵馬都總管”
“勇將張承德加封乾州兵馬副總管”
“文臣參事韓良授賢書院學士,、、、”
、、、、、、
一番封賞過後,孟曉山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皇上居然沒有對陳融封賞,還有自己呢,再說了,自己還沒來得及向皇上吐露真相請罪呢,按說,他不該漏了孝義候的。仿佛回應他的疑問似的,隻聽封賞到最後,言道:“忠義伯陳融,多年戍守邊疆,鞠躬儘瘁,況此次抗卯更是極儘心血,險喪生命,實則功勞甚眾,特進爵一級,忠義候,總領軍副總管。其子,孝義候今次為邀大荊豪傑,彙聚天下一心,身遭卯賊偷襲,英勇就義,實朕之良將,哀呼!封為忠武郎,墳前下馬”。
眾人聽罷,個個不解,明明孝義候就在殿上,卻被說成就義,他們都瞪大眼睛看著曉山,俱都一頭霧水。而孟曉山則是不得不佩服,佩服陳融的手段,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告知了皇上,要不然就是皇上的情報係統太厲害了。
又聽封賞:“陳融義子孟曉山,為保軍心,佯其兄名,隨軍抗卯,期間功勞不斷,智計有謀,武敗卯將,故,加封子爵,領朝廷議事”
聽罷,曉山大尉,總算逃過一大凶險,原來陳融與皇上通過了氣,唉,害得自己白擔了心,還以為還得自己說出實情,然後皇上震怒,接著陳融等幫著求情,然後論功減罪。哈哈哈,不過一切都不必擔心了。看到陳融一副安然若定的樣子,曉山心中暗罵,老狐狸,居然不事先告訴一聲,害得自己站立不安。想著,換目時,正好與夏老相對視,夏老相微微一笑,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