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溝之戰前,大唐的衛府軍人數在三十萬左右,其中關東有齊王的四個衛府,約十萬人。
荊州、並州、益州、涼州、夏州等多地的衛府軍約有八萬人,其餘十幾萬人,全都在駐紮在關中。
白溝之戰大王損失的兵力差不多在十萬左右,等於是一戰把關中衛府的精華打沒了。
年初洛陽方麵用糧食換回來的士卒,有好幾萬人,李二在這一部分人加上長安留守隊伍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了八十個折衝府。
分屬左右衛和左右驍衛,左領軍衛和右金吾衛。另外還有李源的元從禁軍還有數千人,目前是擔任宮中宿衛。
但戰鬥力比較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加上去年突厥肆虐,今年的旱情,各項軍務政務全都壓在李二的身上,殫精竭慮之下,也終於給他壓垮了。
這些重擔現在全都落在晉王的身上了。
李三郎在去探望二哥的時候還說,還不如留在河東來的省心。
不過說歸說,李三郎處事果斷,治軍,理政,可謂是麵麵俱到。使得長安的朝堂又恢複了之前的高速運轉。
甚至兩位宰相見到李三郎處理政務的轉態,其思路開闊,處事公斷。
宰相們連連讚歎,司馬修業稱其:“智略超群,才思敏捷。”
裴弘德則讚其:“臨事決議,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深不可測,有類黃憲”
裴繼感歎晉王殿下“天挺之姿,應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又替李源擔憂,太子是無法視事了,但晉王這麼能乾,如此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即便李源回到長安,恐怕也無濟於事。
李源是在過完了中秋節的回長安的路上收到裴繼的書信,上麵將李二和李三在長安完成權利交接,李三已經控製朝堂和諸衛府軍的事全都說明了。
李源看過信件之後,半憂半喜。
憂的是自己回去之後的境況,以及二郎的身體狀況,喜的是即便二郎無法理政,三郎行使監國權利之後關中穩定,朝堂政務也被處理的井井有條,更能威懾諸軍。
關中和關東,在脫離了他的控製之後,並沒有因此混亂不堪,反而是度過了戰敗的困局,開始恢複元氣了。
這算是好事,但對他來說,又如鯁在喉。
不過既然已經在回關中的路上了,就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洛陽方麵,李元徽在送走了李源之後,也開始繼續忙於軍政要務,籌集糧草,整頓軍隊。
北麵的漢國剛立國,並不具備立即就出兵的條件。畢竟大戰剛剛結束不久,即便是勝利一方,也需要休養生息。
按照李元徽的預計,最少需要兩年的時間。
一來是北漢政權需要時間來鞏固統治基礎,二來是上次大戰之後漢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充,需要重新進行淬煉、整訓,才能恢複到之前的戰力水平。
三就是糧草積蓄,即便是冀州有沃野千裡,是北方最大的糧食產區,但支持數以十萬級的大軍征伐,還是需要數年之積累。
大唐這邊就更是如此,去年以糧換俘,加上今年支援關中,這就有百萬石的糧食,若不是還有洛口倉支撐,僅僅靠關東地區的存糧和新征收的秋糧也是捉襟見肘。
而關東的唐軍,是目前編製最為完好的大唐衛府軍。
所以在秋收之後,李元徽就立即召集諸將,從黃河沿線全麵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