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親征(1 / 1)

推荐阅读:

十餘萬唐軍分彆駐屯於黃河沿線的黎陽和延津。李元徽帶著主力大軍從延津渡河,而讓姐夫柴榮統率剩下的軍隊從黎陽渡河。

此時李元徽率領的隊伍包括齊王府、天策府親軍萬餘人。劉宗訓、竇琮、翟思訓、羊獻果四人統率左右驍衛二十個折衝府,兩萬人。

左衛將軍黃牛角、右衛將軍段雄、左衛中郎將裴行嚴等人統率的左右衛三十個折衝府,三萬餘人。

還有原本駐軍,左威衛將軍劉元慶部五個折衝府,以及石彥超、韓鐸兩人統轄的趙大舊部三千人。

算上枋頭的隊伍,包括蕭釋之左右威衛十個折衝府萬餘人,徐乾德統領左武衛五個折衝府五千人,共有加起來足有七八萬人,而黎陽方向,也有五萬左右的兵力。

而在李元徽出兵之後,燕軍對此反應首先是韋孝矩率上黨燕軍萬餘人從懷縣退兵,卻駐紮在先前被唐軍放棄的朝歌,跟蕩陰的劉玄機形成呼應。

此時,枋頭就成了雙方會戰的焦點。這個地方得名自曹操攻袁尚,圍困鄴城之時,在淇水入黃河口用大枋木作堰遏淇水入白溝,增加水量,以利漕運,故時人稱枋頭。

所以想要北上進攻鄴城,枋頭就成了唐軍的水路漕運重要的節點,可以控遏淇水和白溝。

劉玄機在李元徽率軍渡過黃河之後,並沒有在黎陽一帶與其交戰,而是率軍推到了白溝以北,沿著白溝布防。

因為有黎陽和枋頭在,燕軍很難阻擋唐軍北渡,所以劉玄機就乾脆放唐軍過河,但卻守著白溝和淇水。

李元徽則通過枋頭作為據點,高溝深壑,於燕軍展開拉鋸戰。

白天堅守不出,對方實在攻勢太猛就退一退,晚上再打夜襲。燕軍見占不到便宜,也就不在主動進攻,雙方又進入相持狀態。

如此的消耗,雙方一直持續到六月,終於是家底比較薄的燕軍遭不住了,諸將領和幕僚都開始勸說劉玄機退兵。

而此前堅壁不出的李元徽則開始籌劃出兵了。

劉玄機擔心的就是這個。

跟李元徽對陣,前期就不要想著能跟他速戰速決,他就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一定把你磨得筋疲力儘,狀態萎靡,或者糧草不濟的時候,他在出手。

實際上燕軍的糧草倒是能夠供應的上,但是兵力上卻沒有唐軍雄厚,接著在枋頭消耗下去可能就得傷筋動骨。

先前劉玄機的幕僚們一致都覺得李元徽還是會拿回河橋之後,在出兵北上,而河橋北城在傅弘之手中,怎麼也得延緩一些時日。但唐軍直接不管河橋,從延津渡河這就讓燕軍此前的構想全都作廢了,這一招舍近求遠,讓燕軍沒法從容進攻黎陽。

但謀士淩敬卻提出了反對,“我從來沒有聽說將領和皇帝不和,前線還能取得勝利的軍隊。現在李源跟李元徽不會一條心,而李元徽所統帥的也都是關中的衛府軍,並非是他手下的江淮精銳,隻要我們堅持下去,越是劣勢,洛陽的李源就越是擔心.”

這正是這番話讓劉玄機堅定了決心,“孤意已決,再言退兵,擾亂軍心者定斬不饒,我大燕十萬大軍再次,定然要跟李源父子一決高下!不勝,決不收兵!”

劉玄機堅定了要繼續跟唐軍打下去的決心,而大唐方麵,也果真沒讓他失望。

李元徽雖然連續出兵,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形勢上一點一點向著大唐偏移。但後麵果真就有人坐不住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