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徽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反問道:“阿耶,你不會以為河橋是我讓奉節燒的吧?”
李源仔細看著他的雙眼,卻什麼都看出來。
“不是你最好.那現在,你說,該如何?”
李源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不想追究誰燒的了,現在就是查也是一筆糊塗賬。何況這些事也根本就不能包根問底。
就算真是李四做的,他又能如何呢?他帶來十萬大軍那是給外人看的,不是來對付自己兒子的。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
“阿耶,該說的我方才在殿上也說了,沒有河橋在,隻要燕軍控製了幾處渡口我軍想要北上與其爭鋒是千難萬難,若是趙刺史還在黎陽,以他的武勇說不定還能與劉玄機周旋,但目前河北諸軍,太過分散.”
李元徽的意見很簡單就是建議退兵,戰略收縮,河內不要了。
但李元徽越這麼說,李源就越是不想放棄河內這個戰略要地。兩人都明白,實際上這個地方,河內這邊跟北燕還是能打的。不至於一戰之力都沒有。
但目前唐軍在洛陽有能力有資格率領軍去黃河北岸跟劉玄機率領的燕軍對線的,也就是李源和李元徽父子。
此外其他人都沒這個分量。
但李元徽旗幟鮮明的要求撤兵,明顯就是不想打。或者說裝的不願意打。
李源想要打,恐怕就得自己上陣了。
但皇帝禦駕親征,那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軍事層麵的勝負,還關係到帝皇的本身的威權和影響力,所以禦駕親征這種事,從來都是應該戰之必勝。
不然你一個皇帝禦駕親征,還沒打贏,這得多丟人?
所以李源現在就麵臨這個問題,兩難。
他隻有兩個選擇,是自己帶兵去跟北燕打這一場,還是給李元徽開出一些條件,讓他去打。
至於跟李元徽還能開出什麼條件,很明顯,他不想回長安,要麼讓他接著留在洛陽,或者回江淮,無外乎就是這兩個條件。
“說罷,你到底如何才肯支持出兵,帶兵去北岸穩住河內?”
李源最後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道。
李元徽聞言,皺了下眉隨後道:“阿耶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對出兵河北的看法,全都是公心啊,北岸的形勢太嚴峻了,劉玄機麾下的北燕鐵騎,那可是能跟二哥的玄甲軍正麵作戰不落下風的.”
李源聽著這些話,怎麼聽都像是推諉,像是在漫天要價。
隨後一擺手,“行了,你先回吧,朕再想想.”
李元徽躬身一揖之後,退出了大殿,走在出宮的路上,心底那根弦一點一點的鬆了下來。
其實李源在宮中說的時候,他就想答應下來了。
但他知道還沒到時候。李源現在百分之百在試探他,現在答應他的東西也基本上全都不會作數。
得穩住。他相信這個好機會,劉玄機絕對不會錯過。
如果可以拿下河內,那麼北燕向南就可以直接窺視洛陽,向西還能威脅河東。而李源也絕不會願意失去這個戰略樞紐,更不想丟麵子。
所以李元徽敢篤定,接下來北燕和大唐肯定是要在河內打一仗的,並且規模程度不會太小。
老李要麼自己上,要麼就得讓他統率大軍。再不然就得調老二或者老三過來。
但這倆人現在都動彈不得。
老二是太子,隴右和關中以北又剛經曆過大戰,關中這個時候需要安定,沒他坐鎮可能要出亂子。河東,剛穩下來,要是現在老三一走,也容易成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