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機命大將康延孝為太原太守,鎮北將軍,鎮守晉陽。
隨後從晉陽率軍南下,一路趕至上黨,從滏口陘出太行,率軍進入鄴城,同時也從信都調集了中軍精銳前來支援。
九月中旬的時候,北燕在鄴城附近的中外諸軍數量已經達到了八萬人。
其中五萬餘人是中軍精銳,其餘都是州郡兵和豪強部曲。
而燕軍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刻出兵,其中很大的因素是年初奪取晉陽的作戰之中,消耗極少。
並且在上黨對唐軍打出了一場壓倒性的勝利,所以士氣上也是非常高的。
這種情況下,燕軍上下都是想要再接再厲。
劉玄機把主攻方向,還是放在了黎陽,親自率領超過五萬的兵馬圍困,他的打算是圍困黎陽以吸引唐軍過來解救,然後在野戰之中擊敗唐軍的援軍。
至於強攻黎陽他是沒想過的。
畢竟在軍力上,唐軍還是占據優勢的,一旦在攻城戰之中消耗過大,黎陽能不能打下來先不說,唐軍的援軍過來,拿什麼抵擋呢?
劉玄機親自督東方狄、傅弘之、拓跋天穆、斛律明月、趙襄五將之軍,共三萬餘人,加上宿衛軍和漢王國中軍作為主要阻擊援軍的主力。
另外派遣張世武、蘇定邊兩人督領本部,並兩萬豪強部曲、州郡兵,負責圍城。
都督朱靈石率本部六千人以及王熊的鄴城軍合計萬人,負責監控朝歌方向。
同時,令驃騎大將軍韋孝矩率上黨之軍出太行陘、紫霞關一帶,為疑兵,伺機而動。
李元徽在收到黎陽告急之後,親率駐紮在洛陽的左右武衛主力三萬餘人,以及護軍六千,帳下親軍三千餘,背嵬軍三千餘,渡過河橋,趕到了河內,準備迎戰。
同時,剛剛被調整為右衛大將軍的譙國公柴榮也率一萬五千衛府軍精銳趕到白馬,就在黎陽對岸,隨時準備渡河出擊。
一時間,黃河沿線戰雲密布。
此時,唐軍在兵力上,並沒有形成絕對優勢。
原本河內、朝歌、黎陽這幾處的諸軍,也就是兩萬餘人。
其中黎陽趙翊手下有兵馬六千,朝歌方向大概有七千餘人,而駐守河內的李思行也是隻有七千人左右。不過河內守軍需要盯防太行陘和紫霞關,實際上機動兵力隻有三千人。
倒是李元徽親自率領的四萬餘人,加上柴榮在白馬的一萬五千人,是主要會戰兵力。
如果把燕軍圍城隊伍也算起來,那麼雙方兵力對比上,唐軍就占據不了什麼優勢了。
不過即便隻需要麵對劉玄機手中的三萬餘人和宿衛軍以及劃入漢王府的數千鐵騎,其兵力就跟唐軍的機動兵力相差不多了,也足夠李元徽頭疼了。
率軍趕到河內之後,李元徽如往常一樣,帶著數百精騎和幾個將領前往前線偵查,看一下燕軍的布置。這本來是他的老習慣了,一般都會在兩軍實際控製區域相接的地方探查一番。
做到對附近的地形和具體情況心中有數。以往李元徽偵查的時候都是非常小心,絕不會貿然涉足敵方的控製區域,這次其實也不例外。
但一支燕軍騎兵卻突然出現在了唐軍眼前,好像是在印證那句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衛河河畔,李元徽率領數百騎去前線偵查情況之時,正好碰到一支數千餘人的燕軍騎隊。
率隊的是都督婁代文,他見到眼前這支唐軍騎兵,看到對方衣甲完備,隊伍整肅,並且旗號鮮明,應該是大將軍一級的親衛才有的氣勢,當即斷定這支隊伍裡麵應該有大魚。
立即率軍沿著衛河撲了過去,同時怕人跑了還派遣五個百人隊包抄攔截。
此時李元徽正帶著李青蓮、朱德裕、常雁衡等觀看地勢、也是為了做戰場選定,薛萬徹、尉遲敬德、韓全三護軍各率百騎護衛隨行,加上朱德裕和常雁衡等人的親衛,這支騎隊將近四百人。
看到燕軍衝過來之後,朱德裕立即道:“燕軍騎兵甚眾,請大王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