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晉陽的失守,李元徽也就是順理成章的推掉了朝堂上當時決定進攻青州的決議。
畢竟這個時候發兵青州從戰略上來看,幾乎是沒什麼意義的,青州的得失完全跟並州不能比。
實際上,如果這個時候,李玄慶和李元徽兄弟兩人如果同時集結重兵進攻並州,那麼以兵力優勢奪回晉陽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這麼乾,無疑非常冒險的。對方隻需要堅壁不出,憑借堅城跟你打消耗,等你師老兵疲,再以精銳突襲,足夠大唐喝一壺了。
晉陽易手之後,河內的位置就很重要了,駐守河內的大將軍李思行也要直接麵對上黨方向的燕軍,也是加緊了紫霞關和太行陘等各處的防務。
北燕的奪取晉陽之後,也沿著汾水直下想要突襲河東,不過駐守在平陽的唐軍都督宇文興看到一眾敗兵之後,並沒有選擇開門接納,而是直接關閉城門,堅守不出。
事實證明也這個選擇太對了。
燕軍騎兵直接驅趕敗兵過來了,若不是宇文興早就關閉城門,說不定就被直接衝破了。
見突襲沒有效果,燕軍又派人勸降,被宇文興下令一頓亂箭給射跑了。
不過城外大批的潰兵因為無法入城,被燕軍直接驅趕到河邊,許多直接跳河逃生,還有大批人選擇了投降。
河東的王翊則完全把心思放在了軍務上,唐軍原本在河東有一萬衛府軍,河東的郡兵約有三千人。作為守備一方,原本兵力也夠了。
北燕方麵除了晉陽方麵想要順著平陽南下之外,上黨的燕軍則走了相對險峻的聞喜道進攻河東。
不過因為王翊的布置得當,燕軍並沒有能取得什麼戰果,隨後迅速撤軍。
而晉王李玄慶,終於在四月上旬到達了河東,全麵接管了並州軍政要務,一同趕到的還有兩萬精兵。
刺史王翊可算是鬆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劉玄機在派遣傅弘之率騎兵驅逐敗兵試圖奪取平陽的同時,親自帶著五千兵馬,從晉陽出發,走呂梁山路,突襲了大唐治下的西河郡。
西河太守賀詢戰死,餘眾皆降。
並州除了河東,幾乎全境已經落在了燕軍手中。
長安的李源感覺自己每天聽的都是壞消息,但眼下他也拿不出什麼好的措施,隻希望老三老四能夠抵擋住北燕的攻勢,不要讓局麵變得難以控製。
不過局麵可能跟他想的也不太一樣,在去年完成軍隊整編之後,目前劉玄機走的是精兵路線,這也就表明了其實北燕方麵兵力相對有些相形見絀。
並不足以讓北燕在運氣爆棚拿下晉陽之後,再順勢強攻拿下河東。這事是由雙方的國力以及其他方麵的因素決定的。
大唐即便丟了晉陽,損兵萬餘,但國力上仍舊是占據優勢的一方。
同時,劉玄機也不覺得自己有能力打進關中,所以這個時候去死磕河東,那是沒有任何的意義。
所以北燕方麵發動了另一步棋,四月中,北燕青州都督楊侃沿著黃河出兵,進攻濟北。
楊侃麾下有兵馬三萬餘人,其中堪稱精兵的不過是從瓦崗帶出來的老底子,不過數千人。其餘都是重新征召的新兵,所以這樣一支軍隊來說其實戰鬥力和威脅程度都非常的有限。
唐軍方麵負責防備青州軍的,也同樣是瓦崗舊部,慕容三藏和黃君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