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離開之後,李元徽搖著頭感歎道:“徐州要落入瓦崗之手了。”
隨後命親兵召集李青蓮和謝巽、郭風和三個幕僚議事。
李元徽把求援書信放在案上,跟幾人說了一下情況之後,李青蓮立即拱手道:“都督,立即出兵徐州,不可使瓦崗獨占徐州之地。”
李青蓮思維敏捷,他很清楚李元徽在擔心什麼。
瓦崗即便是招安了,也不過是權宜之計。跟洛陽朝廷肯定不是一條心。
而揚州江淮也已經初步形成軍事利益集團,成了事實上的藩鎮、軍閥。
雙方現在挨著,但未來肯定是有衝突的對手。
這一點在坐的幾人都看的明白,如果讓潛在對手占據了徐州這樣的戰略要地,對江淮肯定是個潛在的威脅。
彆忘了徐懋功還領著三萬多精兵就在豫州腹地。
不過眼下派兵也很難。
江淮方麵除了要沿江防禦之外,還要戒備荊州的西魏軍。
能夠調用的也就是洪澤湖和高郵湖的護航水師,以及留在合肥策應,隨時待命的四營騎軍。
李元徽的防禦重點雖然放在沿江一線,但騎兵作為高機動作戰力量,這次全都留在了合肥,以便於情況有變的情況下,可以儘快支援各個沿江要隘。
算是目前的總預備隊。
所以李青蓮的提議從戰略判斷上,沒有任何問題。但眼下是無兵可派。
或者說,有兵不能隨便亂動。
出兵人少,可能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
出兵人多,影響了沿江防線得不償失。
郭風和道:“都督如果擔憂瓦崗占據徐州,會對江淮不利,而我又無兵可用,不如遣廣陵郡兵伺機進駐淮陰,淮南郡兵進駐沛郡,以協防之名,這樣一來,即便徐州落入瓦崗之手,好歹還有沛郡和淮陰作為緩衝。”
李元徽聞言,思量了一番之後,點點頭:“軍師和長史之言,深得我意,眼下隻有派遣郡兵了。”
郡兵對於都督府來說,並非是直接統率,平日裡歸屬各郡太守節製。
但如今江淮三郡之地,廣陵太守是李元徽兼任,其他兩郡如今對李元徽的軍令也是相當的配合。
畢竟能做太守的就沒有蠢人,形勢都看得清。
議定之後,李元徽立即行文,命淮南太守鄭善道派遣三千郡兵,進駐譙縣。廣陵郡丞派遣郡兵兩千進駐淮陰。
軍令發出之後,李元徽還是覺得不夠穩妥。尋陽距離合肥數百裡,距離徐州更是千裡之遙。
有什麼事根本來不及作反應。
可眼下柴桑的戰事還處於對峙階段,他這個主帥也不好現在就撤。
不過想了想之後,他還是決定先回合肥一趟,軍務交給水軍督,樓船將軍呂欽署理。
呂欽行事穩重,又有將軍的頭銜,這次水戰也是力克敵軍水師,綜合考慮,是個很合適的人選。
並且他現在走對軍心士氣影響也不是很大,畢竟燕軍是剛剛打了一場勝仗。
完全可以秘密囑咐諸將領,悄悄離開。
從另一角度來說,主帥也的確應該適當放權,讓手下的將領們獨當一麵。
呂欽被召入大帳之後,李元徽跟他囑咐了一番,其中包括必要時可以放棄柴桑,但一定要把駐守柴桑周虯和李義恭和其部曲給拔出,救援回來。
呂欽自然是滿口答應。
李元徽連武衛營的步卒都留在了尋陽,就帶了羅士襄統率的五百騎軍,用了五日走陸路返回了合肥。
剛進了合肥,就收到了一係列的消息。
二哥以萬餘騎兵擊敗了突厥的二十萬鐵騎,迫使其退兵。
三哥在渭水河畔用計設伏,斬首數千,俘敵近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