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覺醒年代》(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又過了一天,方明華三人一行結束漢湖之行,踏上返回西京的火車。

出來這10天,總體上是比較愉快的,看了漢湖美景和文物古跡,隻是每天喝酒、跳舞讓人有點受不了。

回到家,晚上媳婦宋棠棠回來,小兩口依偎在沙發上,方明華就向她說了自己漢湖之行的情況。

對於丈夫喝酒跳舞,宋棠棠也沒說什麼,現在社會上都這樣,方明華這樣算是比較好的。

隻是摸摸姑娘的小手,摟摟細腰,又沒做彆的,而且宋棠棠知道方明華跳舞姿勢很正規。

當聽到他講“文化散文“也沒感到多少驚訝。

丈夫在領域的才華是毋容置疑的,、詩歌、理論都涉獵過,特彆是。

既能寫《太陽照常升起》《路邊野餐》《小冬梅漫遊山海經》這樣讓人看的雲裡霧裡的先鋒類作品,也能寫《雪中悍刀行》這樣的通俗武俠。

當然寫愛情也是一絕,甚至宋棠棠懷疑他還能寫**,這家夥在兩人床笫之歡時候講的那些故事讓她臉紅耳赤,從哪知道這麼多羞死人的東西?

當然隻是讓她聽,不能給彆的女人說。

“好啦,我要忙我的事了。”方明華站起來向書房走去。

“你乾嘛?要寫你那個文化散文了嗎?”宋棠棠下意識問道。

“練字!”

誰讓自己答應那個徐悅,給他的雜誌寫封麵,不好好練,讓賈平娃他們笑話怎麼辦?

當然文化散文他是要儘快動筆的。

除了天漢地區的人文曆史,方明華還準備寫到甘省白銀一路上所見所聞,形成一個係列。

當然寫這種人文曆史必須要有比較翔實的曆史資料,否則就會鬨笑話,方明華從天漢臨走前拜托王鵬要了天漢地區各縣的縣誌,以及像褒河古棧道、五門堰等著名曆史遺跡的考古資料,還要去西大查閱有關資料。

西北大學前身是國立西北聯大,在抗戰時期,西北聯大一部分師生遷移到天漢地區,成立西北聯大工學院、法商學院、農學院等,分布在天漢各縣。

師生們在學習的同時,對天漢地區的文物古跡進行考古研究,形成了豐富的曆史資料,而這些資料都珍藏在西大圖書館裡,這些都是方明華需要的。

今天下午,方明華開車去西大圖書館,車停在西大門口對麵的街道邊,自己走進校園。

每次方明華來西大基本上都是開車,不過小車從未進去過,都是停到校園外麵。

這個年代的大學校園還算是一片淨土,沒必要開車進來顯擺。

今天天氣不錯,風和日麗,方明華走在校園裡,不時遇到學生和他打招呼。

“方老師。”

“方教授”

方明華都笑著回應。

方明華現在是西大的客座教授,講課對象有本科、研究生,好多學生是慕名來聽課,認識他的人很多。

還好,現在已經進入九十年代,熱開始降溫,不像八十年代初,那些狂熱愛好者,見到作家不是拿著自己的寫好的詩歌請教,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探討一番。

方明華拐了個彎,迎麵就看到一個老人。

西大副校長,原中文係主任劉建軍。

“劉校長”方明華主動招呼。

“明華,你這是來查資料?”劉建軍說道。

“對,想寫些散文遊記。”

劉建軍聽了很驚訝。

“散文?明華,我見你寫過、詩歌還是理論,還從未見過你寫過散文。”

“前不久去了一趟天漢,參觀了一些曆史文化古跡,所以想寫這方麵的。”方明華如實回答。

“這挺好啊,等你寫好以後讓我拜讀拜讀。”

“不敢,到時候讓你指點。”

兩人寒暄了幾句就各自離開,臨走前劉建軍還不忘說一句。

“明華,最近可要來學校講課啊。”

我.

方明華做西大的客座教授,講課時間並沒有具體安排,隻是保證一學期要講多少節課,前段時間去天漢轉一圈,最近沒來西大。

經過一周的準備,方明華終於開始動筆。

首先就是在博物館看到的曹操寫的“袞雪”說起,談到“三曹”,“建安七子”,陳述了曆史有名的“建安風骨”,稱他為中國的“覺醒年代”,因為從這個時候起人們開始認識到有它自身的價值和獨立的地位。

題目就是叫《覺醒年代》

“在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素有“秦巴咽喉、棧道之鄉”的漢湖,自西漢以來曆數眾多的曆史遺存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hz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十三方摩崖石刻精品,即“石門漢魏十三品”,它來自褒河。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漢,漾也,東為滄浪水。”漢水初名漾水,因帝堯長子監明(字漢)的漢部落封遷至此,故改“漾”為“漢”。

“而先秦著作《山海經?西山經》有雲:“蟠塚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水。”在沔水合流於漢江的褒河河穀,摩崖巨石將這段塵封已久的曆史和盤托出,似乎往日間的一切都已水落石出。”

“曆史,停泊於水邊,如同一隻搖搖晃晃的小舟;疼痛,卻早已人去樓空,隻剩下形跡可疑的苔蘚覆蓋著刀劈斧鑿後的鋒芒和那兩個大字“袞雪”

再寫一篇《東方的哥倫布》則是描寫西漢時候出使西域的張騫—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討論中國古代對外開放之事,“天下大同、協和萬邦”……

還有一篇叫《巴山夜雨》,是路過巴山腳下,想起了李商隱那首著名的七絕《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談論了“思鄉”作為中國文人一個永恒的主題….

當然還有在五門堰的遊曆,要兌現那個姓楊的大爺的話。

餘秋雨有一篇散文《都江堰》可以借鑒一下,散文名字就叫《從都江堰到五門堰》。

“像李冰、唐樂房這樣的人,是應該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紀念一下的,造個二王廟,唐公廟,也合民眾心意。

“實實在在為民造福的人升格為神,神的世界也就會變得通情達理、平適可親。中國宗教頗多世俗氣息,因此,世俗人情也會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來二去,都江堰、午門堰倒成了連接兩界的橋墩。”

方明華一口氣寫了四篇。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