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粒種子也可以改變世界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粒種子也可以改變世界(1 / 1)

推荐阅读:

徐父指了指電視,但這會兒新聞畫麵已經切換了,隻好說道:

“苜禾農牧又上新聞了。”

“苜禾?”徐小雪嘴裡呢喃了句,又看了看電視畫麵,新聞頻道。

“因為啥?”

“虧你還是種業周刊的呢!”徐挺說道:“糧食增產,耕地麵積增加的事啊!”

“我在網上看到了。”徐小雪恍然。“正在寫玉米種子和糧食方麵的文章,耕地倒還真沒注意。”

徐廷說道:“耕地增加也和種子有關,就兩年前報道的吃鹽植物,你可以研究一下。”

徐小雪愣了愣,但想起兩年前金塔鹽堿地變草場曾引起的轟動,這也完全說的過去。

“好,謝謝爸,我先忙去了。”

說完,徐小雪瞄也沒瞄沙發上另一側的徐母寧彩娟,徑直往臥室走去。

寧彩娟小聲抱怨道:“下班了還搞什麼工作,都二十七八的人了,一點也不著急啊!”

迎來的卻是不大不小的關門聲,“砰!”

寧彩娟目光瞪著徐父,眼中似乎帶有火花。

徐廷苦笑了聲,說道:“小雪和張揚不來電,你這樣逼她沒用的。”

“我也沒強求她和張揚啊,關鍵是她不和男性接觸。”寧彩娟氣惱了,“以前還感覺她對苜禾老板有意思,現在也沒來往了。”

“我咋沒看出來。”徐父搖了搖頭,“小雪不和嘉禾接觸,還不是你朋友賴敏君鬨的,汙蔑天玉1號是轉基因,連累小雪也被調崗了。”

一番話,讓寧彩娟啞口無言。

臥室裡。

徐小雪也聽到了父母的討論,但卻沒怎麼在意,她和郭陽也隻是萍水相逢。

更多是敬佩企業家的職業道德,沒有男女方麵的心思。

好不容易調回種業周刊工作,一回來,她就盯上天禾種業,糧食增產和天禾的良種有很大的關係。

隻是沒想到濱海鹽堿地改良也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

徐小雪在網上瀏覽著。

可能是新聞聯播的播出,網友們對耕地麵積增加有了更多的了解。

尤其是央視這次同樣采取了直升機航拍的方式,將牧草、水稻、小麥、大豆的畫麵更直觀的展示。

視覺的衝擊和對比,讓許多人回想起兩年前的報道。

這次的震撼比上次更甚。

“兩年前,看到二十萬畝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綿延的草場,我就想到了會有這麼一天,真來了時,仍然激動的難以平靜。”

“哈哈哈…我就是東營的,鹽堿地確實很多,沒想到現在都變良田了。”

“江蘇的,第一次知道條子泥墾區,第一次知道還有海水稻……”

“我們國家有15億畝鹽堿地,有5億畝都具有可開發的潛力,加油啊,我的國!”

“又是苜禾農牧,優質牧草、草種……還真是靠一棵草打出了一片天地!”

“苜禾農牧彆看名聲不顯,但幾次出名都是大事,而且聽說其利潤驚人,悶聲發大財的典型。”

看到這些評論,徐小雪露出會心一笑。

但網友們隻知道苜禾很牛逼,其實天禾種業也絲毫不輸於苜禾,還有豐凱農機也是國內知名企業……

對於天禾和苜禾的母公司--嘉禾集團,人們更是知之甚少。

網上的信息也魚龍混雜,很多網友也是在雲裡霧裡的吃瓜。

“去年不是說隻有1.13億畝後備耕地資源嗎?到底哪個才是準確的啊?”

“海水稻是種在海裡的嗎?還是用海水澆灌?”

“糧食怎麼增加了那麼多?”

類似這樣的言論也不少。

有很多還可以進行深入挖掘的地方,甚至有沒有可能給嘉禾做一期專訪?

寒冬寧靜的夜裡,徐小雪坐在電腦前,默默的寫著稿件。

而她隻是眾多媒體工作者中的一位,這注定是個不平靜的夜晚。

……

第二天。

報紙、網絡媒體、地方電視頻道上都多了很多相關報道。

糧食增產,耕地麵積增加的熱度開始上升,人們逐漸開始走出三聚氰胺帶來的白色恐怖。

這些報道裡不乏農民日報,科學技術報等專業的報刊,獲得的信息也更為的權威。

一經發布,就受到了眾多的關注,隨後又被轉載到了網絡上。

這些媒體圍繞著具體的地點和農戶做出了詳細的報道。

直到這時,廣大的社會群眾才了解到已經有很多人通過鹽堿地改良發家致富了。

“東營農戶高曉霞承包了一千畝鹽堿地,通過一季牧草,一季小麥,隻是一年的時間,每畝就能賺兩三百元。”

“濰坊某農戶,通過大豆和小麥的輪作同樣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

“蘇省條子泥墾區,今年海水稻試種成功,產量達到了1100斤每畝,明年將大規模推廣……”

“三聚氰胺爆發,苜蓿走俏,農戶因禍得福,積攢的苜蓿乾草在冬天賣出了高價。”

農民日報等也對糧食增產,耕地增加的原因做出了分析。

然而,群眾的關注點並不在這上麵。

致富經為什麼有那麼多受眾?

就是因為人們對發家致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農業致富的門檻又好像很低。

彆人能行,我為什麼不行。

網絡門戶和媒體也是懂流量的,迅速的捕捉到了人們的關注點。

開始深入鹽堿地改良的一線收集資料,甚至杜撰發家致富的案例,不斷的刺激著人們的眼球。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周邊地區知道一些情況的人也下定了某種決心。

外地的也有不少人湧入這片熱土。

而在這種情況下,一篇以天禾種業和苜禾農牧為視角解讀的文章,迅速的脫穎而出。

文章來自種業周刊,撰稿人徐小雪-――“糧食增產,耕地麵積增加,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我國的科技工作者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已積累了眾多的鹽堿地改良措施。”

“但濱海鹽堿地能獲得如此迅速的突破,其最大的功臣卻是來自於一種牧草種子--苜禾1號。”

“來自於苜禾農牧,其優質苜蓿暢銷海內外,也是此前贏得國民口碑的河西乳業最主要的牧草供應商。”

“就是這麼一款營養物質豐富的優質牧草種子,其還具有極其強大的‘吃鹽’特性,

即使是重度鹽堿地,苜禾1號也能較好的萌芽生存,並在一兩年內就將土壤鹽分含量迅速的降低到6‰以下,甚至3‰以下。”

“而這款種子的市麵售價高達500元/斤,按2006年的鹽堿地改良數據推算,苜禾農牧一年的種子銷售額就高達**十億元……”

“彆忘了,苜禾農牧的牧草業務也大量出口,曾有公開報道,苜禾和島國就簽訂過10億元以上的訂單。”

“苜禾農牧通過苜禾1號推動了濱海鹽堿地的改良,也促進了農田土壤培肥,為國家增加了大量耕地。”

“同時,也在這一年中,獲取了巨額的利潤……”

看到這裡,網絡上的吃瓜群眾,都無比的震驚。

**十億元!

臥艸!

苜禾農牧這麼賺錢的嗎?

牧草的出口單價接近3000元/噸,利潤已經夠驚人的了。

這種子還要更逆天啊!

而商界和金融界的精英人士,震驚的同時還無比的難受。

果然,好公司都是彆人的。

但這種驚訝還遠沒有結束,隨著繼續閱讀,種業界隱藏的巨頭逐漸的開始浮出水麵。

“從2004年開始,市麵上出現了一款名為天玉1號的玉米種子。”

“短短三年,天玉1號已經將鄭單958斬落馬下,登上了國內玉米種子的王冠。”

“天玉1號有多優秀呢?”

“其開創了耐密、單粒播種、田間三會技術服務的先河,畝產量在西北地區能達到3000斤,其它產區能穩定在2000斤以上。”

“畝產提高了1000斤。”

“這兩年,西北、華北、東北等地的農戶通過種植天玉1號,采用新種植模式,實現了玉米產量的躍升,增收致富。”

“去年,天玉1號的推廣麵積接近6000萬畝,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隻天玉一個品種,就讓我國的玉米總產量提高了3000萬噸。”

“這次糧食增產數量是5400萬噸,隻天玉1號就占據了一半還多,可以說天玉1號是糧食增產最大功臣。”

“天玉1號是天禾種業旗下的主打品種,該公司還有小麥、大豆、馬鈴薯等高產種子,同樣在各自的地區帶動了產量的增產。”

“以定西馬鈴薯為例,天禾的脫毒馬鈴薯種苗平均畝產達到了5000斤以上,而往年這個數據是2800斤。”

“還有閩省的胡蘿卜,天禾的超級紅芯產量甚至能達到1.5萬斤以上……”

“諸如此類,天禾種業通過優良品種繁育,與先進栽培技術的推廣,讓農民朋友大獲豐收,可以說是糧食增產的第一功臣。”

“其也從種子銷售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天玉1號單價60元/公斤,是其餘種子的3~5倍,銷售情況卻依然火爆…其餘糧食、果蔬種子也皆是類似的情況。”

“在今年的種業50強評選中,天禾種業以無可爭議的優勢登頂。業內人士透露,天禾種業的營收已經破百億,利潤驚人,國內的上市種企營收加起來也拍馬不及……”

等看完天禾種業的介紹,吃瓜群眾已經有些麻木的感覺。

這時候還沒有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的宣傳,社會上對種子的重要性認知其實是有限的。

尤其是城裡很多人,壓根對種業的情況就不了解。

有人帶頭聲討轉基因,那就跟著湊熱鬨;有人怒斥食品安全,那也湊個熱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