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四夷之中,南蠻雖然是個弟弟,但畢竟隨著蚩尤的崛起那麼也隨之煥然一新。
因此,當初教皇在發動教皇令號召十字軍發起聖戰之時,除了秘密派人前去北狄之外,也同樣秘密派人去了南蠻。在四大皇朝開始集結的時候,這些西戎的使者就已經密切開始聯係北狄和南蠻。
北狄同樣是家大業大,西戎想要說動他們可不容易,他們不會坐視七大皇朝聯合乾西戎,但也有他們本身自己的利益考量,不到關鍵時候不會入場。
可相對北狄,南蠻這邊就好對付多了。
南蠻雖然占據了大吳三道之地,這三道之地相當於南蠻原來的十萬大山,那自然是膏腴之地,可如果放到中原七大皇朝之內,那就相對荒涼了。
七大皇朝之中,基本都是中心地理最為繁榮,邊地較為荒涼一些。
因此,南蠻現在的好日子雖然不知道比當初好過了多少,但要說實現共同富裕奔小康,那還差的遠。
況且,南蠻的人民過慣了窮日子,打進了大吳之後,那就是徹底放開了本性,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那可真的是燒殺搶掠,三道之地幾乎成了一片人間地獄。
而這三道之地的抵抗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這也就是為什麼,蚩尤坐擁南蠻精兵卻無力擴張。
南蠻之人,之前雖然身處的環境極其惡劣,但也正是這種惡劣的環境,鑄就了南蠻勇士健壯的身軀。整個大陸之中,七大皇朝和四夷加起來,在身體素質這方麵都沒一個可以超過南蠻的。
南蠻之前打不過大吳,不是因為南蠻壯士不行,而是因為險惡的外部環境影響了南蠻的人口增長,而窮困潦倒的南蠻在裝備上更是遠遠沒辦法和一個皇朝相比。
自從打進大吳皇朝,將這一方麵的差距補齊之後,再加上在蚩尤等一眾名將的訓練之下,南蠻的紀律性也得到了巨大的增長。
如今的南蠻甲士,平均戰力之強冠絕天下。當然,這是排除部分精銳營以及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
但南蠻依舊很窮,各種資源也相當匱乏,西戎以大量的糧草以及兵甲裝備為利,南蠻之中的很多人可都願意幫西戎這個忙。
尤其是,在南蠻勇士們裝備了大吳皇朝的戰甲之後,這些將領以及南蠻實權派們帶領南門兵馬打的大吳皇朝節節敗退,甚至直至建立了大黎皇朝。
要知道,四夷之中,除了北狄金帳王庭的前身建立過皇朝之外,他們就是獨一份了。雖然大黎皇朝和金帳王庭前身建立的皇朝遠遠沒辦法相比,但大黎皇朝依舊是南蠻的驕傲。
而這也讓南蠻的很多人都起了一種驕傲的心思,普遍看輕中原人的戰鬥力。
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當大夏和大楚皇朝的兵馬從海上襲擾西戎的南部和中部的時候,南蠻出兵大楚皇朝實行圍魏救趙之計。
對於這一次出兵,南蠻就不帶怕的,他們之前打的是大吳皇朝,又不是大楚皇朝。大楚皇朝之後就算是要報複他們,但有十萬大山作為阻攔,大楚皇朝他憑什麼打進來?
曾經的南蠻在衰落的時候都可以憑借十萬大山阻隔他們北邊的大吳和大楚,更彆說如今他們南蠻已經崛起。
他們南蠻上下一心,什麼強敵是他們不可戰勝的?雖說生蠻教依舊沒有完全臣服於蚩尤,但是,為了南蠻百姓,卻也從來沒有阻止過蚩尤,甚至還會幫幫場子。
至於大楚皇朝,雖說不至於對於南蠻疏於防備,但也沒想過南蠻居然有膽子敢打他們。
大楚皇朝可不是衰弱的大吳皇朝,如今的七大皇朝之中,大楚皇朝可是最為保存完好的一個了,大蒼和大夏名存實亡,大乾反王林立,大魏主弱臣強,權臣對抗,大武外憂內患,至於大吳,那就是個弟弟了。
不說大楚沒有問題,但至少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皇朝,而一個相對完整的皇朝能夠發揮出的力量,可不是前麵那些殘廢可以相比的。
更彆說,他大黎之前都已經招惹了一個大吳了……
蚩尤親自坐鎮於和大楚皇朝的邊境之地,居中指揮,又派出大將卡富爾與義子阿育,各自領兵十萬出兵大楚,所要的也從來都不是打下什麼國土,隻是在圍魏救趙的同時,趁機搶上一把。邊地對於大楚皇朝來說荒涼,但對於南蠻來說可是難得的富裕之地。
隻是,唯一讓大黎沒有想到的是,大楚皇朝的老將項燕巡查邊地剛好就在邊疆之地,而且就是這麼一個信息差,打了阿育一個措手不及。
項燕以有心算無心,再加上現在的阿育還不是那個阿育王,距離巔峰時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自然還比不上老辣的項燕,一不小心就陷了進去。
好在,卡富爾乃天下名將,故意讓大楚贏了一陣,但卻擺脫了與他那對陣的敵軍的糾纏,派軍繞道擋住了包抄向阿育的大楚皇朝的兩路兵馬,給了阿育一絲突圍的機會。
可是,阿育雖然抓住這次機會突圍了出去,但他那一路兵馬也損失小半,而且項燕還咬的非常之緊,不得不在一處險地之中固守待緩。
也正是因為這個突然的變故,讓雙方的戰爭規模進一步加劇。
阿育作為蚩尤的兩個義子之一,蚩尤對於他向來是寄予重望的。
再則,大黎皇朝的肌肉是沒問題的,但是,智者卻非常少,有能力治理一方的也非常少。而一方皇朝,少不了像阿育這樣的人才的。
於公於私,蚩尤都不能置之不理。
再則,跟隨在阿育身邊的還有五萬的南蠻壯士,更加不能放任這些南蠻勇士們戰死異鄉。
因此,蚩尤親領九黎悍卒出兵,項燕原本是派出孫子項羽領兵進行阻攔的,但項羽擅長的是進攻,又不是防守,原本的通過固守來拖延時間,給項燕爭取時間解決阿育,卻變成了針尖對麥芒的主動進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