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宋江而言,當初上梁山也隻是個無奈的選擇,他是不可能讓自己永遠當一個匪的。
梁山好漢,說是好漢,但終究還是改變不了匪的身份,如果不將這個身份洗下去的話,未來,朝廷的圍剿絕不會少!
更何況,兄弟們等過幾年有了子女後代又怎麼辦,難道讓他們的子女和他們一樣在這裡當一個山大王嗎?
如今大好機會,他必須要把握住這一次機會,完成由匪到官之間身份的轉換。
因此,不得不說,對於吳用的建議,宋江不可避免地動心了。若是將石之軒為首的一係人都用蒙汗藥弄蒙了,再將他們暫時都軟禁起來,之後,他們便主將聯係朝廷,打通門路。等到事情已成定局的時候,石之軒他們反對也是無效。
至於石之軒他們所支持的肅王,雖然最近傳出了一道聖旨的事情,可對於這件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存在破綻,真正為肅王出聲站台的那些人,都不過是彆有用心的野心家。
宋江這個人並沒有那麼多的野心,更彆說,現在的肅王相對於朝廷,確實是勢單力薄,不值一提,兄弟們如果真的跟了肅王的話,絕對是前途未卜。
於是,在吳用的設計之下,宋江布下鴻門宴,準備就此將石之軒一係人軟禁起來。隻是,吳用的這些把戲,當然不可能騙得過石之軒。
石之軒便將計就計,在鴻門宴之上借此事向宋江發難,欲要借此機會將宋江這一係徹底打壓下去。
直至此時,宋江都沒有想過用暴力衝突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可是,就算是他不願意起刀兵,但有時候事情的發展,又豈是能由她一個人就控製不住的!
李逵作為宋江的鐵杆小弟,對於宋江絕對是忠心耿耿。而他性格之中更是有殘暴的一麵,也不應說是殘暴,正如金聖歎點評李逵“一片天真爛漫”,李逵好聽些說就是很純真,實則卻是沒心沒肺,他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殘暴的一麵,這比單純的殘暴更加可怕。
而麵對石之軒一派人對於宋江的咄咄逼人,宋江本人還在勉力維持,但反而是作為小弟的李逵率先爆發了,手中一對板斧操著就劈了過來。
這一幕變化,發生的實在是太快,宋江根本就來不及阻止。
石之軒、趙德言那是什麼人,可都是魔道之中赫赫有名的高手。
談及正道,固然有那些真正的俠客,但同樣有那些名為正道,實際上卻是徹頭徹尾偽君子的那些人。因此,正道的一些人同樣是壞事做儘,有時候甚至比魔道還要可恨!
可是,正道中的一些人壞事做事,難不成魔道就是好人了嗎,隻不過是真小人和偽君子的區彆而已!魔道被世人稱為魔道,這背後可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石之軒、趙德言這樣的魔道高手,那可絕對是殺人不眨眼的主。李逵的斧子都已經快劈到他們的腦門上了,這兩個人又怎麼可能會半分的留手?
李逵雖然在一百單八將之中排名相當靠前,但不代表他的實力真的可以配得上這個排名。僅僅一流巔峰,基礎武力不過89點的李逵,麵對宗師後期的趙德言,輕輕鬆鬆就已經被人家取了性命。
既然已經見血,那局勢算是徹底維持不住了,雙方徹底開始火拚了起來。
宋江那一邊的人數雖然眾多,但卻並沒有什麼高手,花榮、張清、朱仝也就隻有超一流的實力罷了。
而石之軒那邊呢,天級高手都有好幾名!
因此,真正火拚起來之後,反而是表麵上看起來人手眾多的宋江那一邊吃了大虧。
這也是為什麼吳用也不支持直接到刀兵相見,反而是想要利用蒙汗藥這一類的方式解決石之軒的原因。
混戰之中,朱長慶、朱貴、朱富、施恩、蔡福、蔡慶被常遇春與藍玉合力斬殺。
王定六、鬱保四、白勝、時遷、段景住亦是殞命在了尚讓、燕青、仇瓊英等人的手中。
趙德言更是大開殺戒,孔明、孔亮、王英、陶宗旺、樂和、杜興等十幾名梁山大大小小的頭領皆被其所殺。
而盧俊義一人獨對花榮、張清、朱仝、穆弘四位八驃騎絲毫不落下風。
至於石之軒,他倒是並沒有急著動手,而且在旁邊威懾眾人。畢竟,那些中立派一個個可都是不穩定因素,似南玄風、武長空、虛行道這些人,該防著他們的時候,總得防著他們的!
山寨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晁蓋不可能收不到消息,可是等他趕到的時候已經晚了,滿地都是自家兄弟的屍首。
晁蓋大怒,連忙全力出手製止,畢竟是山寨名義上的領頭羊,南玄風他們不能不給這個麵子,終究還是加入了戰圈之中,想要分開自相殘殺中的兩波人。
吳用倒是看得很清,知道經此一夜之後,雙方是絕對不可能繼續和平共處了。就算是今夜被製止下來了,早晚有一天會再次刀兵相見。
因此,吳用趁亂拉著宋江便已經離開了梁山,做好了另謀出路的準備,隨之一起離開的還有花榮、張清、朱仝、穆弘、杜興、李忠、周通、宋萬、杜遷、穆春、宋清、焦挺、石勇。
除此之外,早在這兩撥人剛剛廝殺開不久,虛北淼、虛若冰、虛行道最近趁著所有人都不注意離開了梁山,也不知道究竟去了什麼地方!
這幾人本來就不是真心實入加入到梁山之中,上山之後也向來是滅和心不和,如今找到了機會,趁機離開倒也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的事情!
這一次,梁山內部的火並帶來的影響還不止於此,晁蓋也因為這一次火邊的事情而心灰意冷,也不管梁山的那些爛攤子,就此而暗然退隱。
晁蓋、宋江皆去,在趙德言與常遇春二人的幫助之下,石之軒順利地收攏了南玄風、徐寧、楊誌、索超、史進、唐元龍、唐元虎、唐元鳳、李春秋,顧西風、顧南海、武長空、孫新、顧大嫂、張青、孫二娘、鄒淵、鄒潤、蕭讓、裴宣一眾人,也自此為梁山而開啟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