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本源,顧名思義,就是本來的源頭。
任何法則都有其力量源頭。
譬如火焰法則的力量源頭就是火焰本源,雷電法則的力量源頭就是雷電本源。
其他三千法則莫不如此。
兩者之間最明顯的差彆,就是即便將法則之道修行到圓滿境界,修士也沒法從無到有自己創造出法則之力,需要從大天地中汲取元氣才能修煉出來。
而一旦掌握了本源大道,那麼便是可以憑借本源大道孕育出法則之力。
這就等於是掌握了力量的源頭,可以自產自銷,無須再借助大天地之力。
這也是戰帝和戰神之間最大的區彆。
戰帝體內孕育的是金丹世界,可到了戰神,體內孕育出的就是內宇宙了。
而內宇宙的力量源泉,就是戰神所掌握的本源大道。
屆時修士不僅能夠從大宇宙中汲取到天地本源之力,還能靠內宇宙本源大道之力供給自身。
當然,秦越現在的修為距離戰帝都還很遠,更彆說在其之上的戰神境了。
而且將法則凝煉為本源大道,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秦越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參悟無限法則之道,令其不斷蛻變,最終一舉進階成無限本源大道。
不過這注定是一個無比漫長且艱辛的過程。
更彆說無限法則根本沒有任何前人的經驗傳承可以借鑒,隻能靠他自己去悟。
當然,大道殊途同歸。
秦越雖然沒有任何關於無限法則的傳承經驗可以借鑒,但卻有其他大道傳承經驗可以借鑒,觸類旁通。
比如要想將火焰法則凝煉成火焰本源大道,除了要悟透火焰之毀滅霸道外,還需要悟出薪火相傳,火焰之生命創造,悟透種種火之奧妙。
在常人看來,火焰代表的是毀滅與破壞,可實際上,這隻是火之奧妙的一種。
除此之外,火焰也能給人間帶來溫暖,也能創造出生命文明,否則這世間就不會有火靈的存在了。
所以要想悟出火焰之本源大道,不僅要掌握火之毀滅破壞,還需掌握火之生命創造。
同理,秦越的無限法則之道要想進階為無限本源大道,也需要融入其他法則。
如此,以無限法則為核心,其他法則為輔,方能凝煉出無限本源大道。
“道無限,所以我的無限法則理應包含所有道,就算是三大至高法則也毫不例外,可如此一來,我的無限法則要修煉到猴年馬月,才能修煉成無限本源大道?”
秦越大腦中的智慧之光在不斷閃爍推演。
要知道,大道三千,法則亦三千,如果個個都要融入到他的無限法則之中,那他得修煉到什麼時候?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秦越的無限法則真的能夠容納三千大道,最終化作無限本源大道,那麼屆時他的修為境界恐怕也是開天辟地以來最恐怖的一個。
“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秦越決定先將自己掌握的其他法則之道融入到無限法則之中,然後再進行下一步推算和嘗試。
這也是大道開創者所必須要經曆的,沒有前人經驗,就隻能自己在黑暗中獨自摸索嘗試。
於是,秦越立刻就開始嘗試將其他法則之道融入到無限法則之中。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創造法門,這法門,於是也就被秦越命名為“無限天功”。
之所以是無限天功,而不是什麼無限神拳,無限神掌,是因為在秦越的推算中,這一門功法本身施展出來並不局限於任何一種方式。
也就是說,隻要掌握了無限天功的真諦。
那麼不管是用拳、用掌、用腳,乃至用劍、用刀,都可以施展出來無限天功。
“這無限天功的第一招,就叫無限火焰。”秦越腦海中略微一推演,立刻就有了構思。
這一招,其實就是將火焰法則融入到無限法則之中,取火海滔天,無窮無儘之意。
在秦越設想中,此招一出,那麼敵人所要麵對的就是無窮無儘的火焰,這火焰是撲不滅的,無極無限。
當然,以秦越目前的修為境界,還打不出這一招真正的奧義。
現在他隻是在構思,在推算,之後還需要經過不斷推敲,演練和實戰,才能真正創造出這一招。
“無限雷電!”
秦越腦海中智慧之光閃動,立刻又開始構思無限天功第二招。
這一招是無限火焰的延續。
正所謂天雷勾地火,無限火焰之後便是無限雷電,威力比無限火焰還大,還要恐怖,以無限雷霆之勢出擊,突出的就是一個迅猛,最後更可以與第一招無限火焰融合,瞬息之間就打出天雷地火。
這兩招,都是攻擊類招數。
因為秦越現在最欠缺的就是攻擊手段。
至於護身防禦和遁逃方麵,他根本不缺少,所以並不急著創造。
“無限速度!”秦越再一次推算,立刻就推算出了無限天功第三招。
在他的腦海中,無限速度這一招出來,不管是自己的出招速度,攻擊速度,還是身法速度,都會直接暴漲一大截。
甚至無限速度這一招還可以影響對手,影響時間,令除自身以外的所有事物都變得緩慢起來。
因為速度是相對的,所以不僅可以變快,也可以變慢。
自己攻擊變快,那麼便相當於敵人攻擊變慢,敵人攻擊變慢,也就相當於自己攻擊變快。
快慢隻在無限之間,這就是無限速度。
秦越無限天功前兩招,都是純粹的攻擊性招數,可第三招無限速度就比較全麵了,進可攻,退可逃。
這一刻,秦越才思如泉湧,繼無限速度這招之後,立刻又開始構思下一招。
“第四招,無限星辰!”
“第五招,無限太陽!”
“第六招,無限吞噬!”
“第七招,無限死亡!”
“第八招,無限生命!”
“第九招,無限空間!”
“第十招,無限時間!”……
這就是智慧悟性提升的好處,可以快速推演出各種招數。
當然,光有智慧悟性還不行,還需要有很深厚的積蓄,比如秦越現在構思出來的這些招數所對應的法則之道,都是他之前早就悟出的,所以他才能夠快速構思出來。
如果是沒悟出的法則之道,即便讓他現在開始構思,他也隻能想出個名字,根本悟不出其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