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都是趙大郎趙二郎兩兄弟去鎮上打,趙老頭閒著沒事就背著手到處看看,蓉寶嘉寶剛放假便也跟在他身後轉悠。
“老趙,你家那麥子用車拉去哪啊?”
“去鎮上用碾子碾。”
大家夥是知道這件農具的,但拉碾並不比拉犁輕鬆,價錢又貴,就算是一個小碾子都得要一兩多錢。
“可不便宜吧?我們還是用手搓算了,正好歇一歇。”
“還是家裡有牛方便,又能趕路又能乾活。”
有人問,“老趙,你家新買的牛不是頭母牛嗎?啥時候給它配種啊?”
趙老頭真沒想過這事,家裡那麼多地,母牛懷孕不能乾活,萬一生小牛犢的時候出了事咋辦。
最好還是先乾幾年活再說,免得賠的乾乾淨淨,“過幾年再說。”
“你家要是生了小牛犢,可得給我留一隻啊。”
小牛總是要便宜一點,三四兩銀子就能買到。
趙老頭很爽快的答應了,“行嘞。”
於是大家夥又聊起了今年的收成。
“我家最肥的一塊地收了近三石麥子。”
趙老頭嘖了兩聲,“給我留點麥種。”
“我用麥種換你家稻種。”
趙老頭警惕起來,“稻子可貴多了,你準備咋換?”
那人麵色一噎,“四鬥換你三鬥。”
趙老頭算了一下,虧不了,“行,晚幾天你換就是了。”
他就近找了個田埂坐下,舉目眺望遠方的麥田。
蓉寶嘉寶有樣學樣,但她們的視線低,隻能看到光禿禿的地麵,“爺爺,你在看什麼?”
“看好日子。”趙老頭感慨,“糧食裝滿倉就是好日子。”
“我們先生也說是好事,縣裡來了不少外地人,都是來收糧食的。”蓉寶搖頭晃腦,“民生大計,在於糧倉,倉滿則民盛。”
趙老頭聽不懂她後半句,但前麵的話他懂,“這麼早就來糧商了,看來今年的糧價不低。”
他自己一個人樂了半天,隨即又問道:“我聽你爹說,你們最近在掙錢?”
蓉寶嘉寶不用聽,就知道後半句話是什麼。
“這麼小的娃,掙啥錢啊,”趙老頭伸手從懷裡掏了幾下,“要買啥東西跟你爹說就是了。”
蓉寶嘉寶看著他手上的五文錢目瞪口呆,“爺,你藏私房錢。”
趙家都是女人管家,趙老四現在的錢也都在楊氏手上,當然,他偶爾也會藏一點,嘉寶不能理解這種行為,畢竟他藏的錢又不用,每年都被蓉寶哄走了。
“買東西剩下的,不是什麼大錢。”趙老頭心裡有點虛,但在孫子孫女麵前不想丟臉,便強裝鎮定道:“拿著想買啥買啥。”
自家爺爺給的錢,蓉寶嘉寶自然不會拒絕,兩人笑眯了眼,“謝謝爺。”
算上今天早上掙的錢,都有五十多文了,再加上零花錢和澆水的錢,馬上就能買一本新書。
原本隻是奔著幫鄧少衍去的,但今天分錢的那一刻,蓉寶幾人都覺得自己很快樂,畢竟縣裡的花費不高,幾十個銅板能吃好多東西了。
太陽光越來越薄,拿著鐮刀背著麥子回家的人不少,還有趙家的板車,這段時間被借來借去,現在都不知道在誰家裡。
“蓉寶嘉寶放假了啊。”
“老趙,你家的糧食都收拾完了?”
一人撐著鋤柄,捶了捶老腰,“熱慘嘞,地板還燙腳,得虧咱們這邊有山泉,不然吃水都是個問題。”
畢竟不是家家戶戶都打了井,蓉寶覺得耳熟,她抬頭一看,正是老熟人,“老田頭,你家的糧食收完了沒。”
“我家有啥糧食,都是你姥爺家的地,還要兩天嘞。”
畢竟一百多畝的地不是說著玩的,田家二十幾口人乾了十來天都沒有收完。
“還要這麼久?”蓉寶有點失落,“那什麼時候打年糕。”
趙老頭立即道:“家裡有稻子,叫你爹打。”
蓉寶懷疑,“我爹行嗎?”
“這有啥不行的。”趙老頭自信,“家裡大米和糯米都有,我叫你奶泡十來斤。”
蓉寶嘉寶對十來斤的米沒什麼概念,但老田頭聽的目瞪口呆,想到楊老爺的女婿,覺得這活可能會累死個人。
趙老四是第二天早上才聽到這種噩耗,他神情迷糊的指著自己,“我打年糕?”
趙家沒有這習俗,趙老四也不會這手藝,但老楊頭會,他在旁邊指揮女婿。
“你這錘子掄的跟棉花一樣,咋了,舍不得下力氣,怕把石臼錘壞。”
“爹,腰疼,歇會歇會。”
趙二郎昨晚就知道他四叔要捶年糕的事,因此早上摘完菜就擼著袖子過來看戲。
趙老四揉了揉腰,把活派出去,“二郎,你幫忙捶一下。”
趙二郎的力氣可比他大多了,一刻鐘的樣子,香香軟軟的年糕就捶打成型,蓉寶嘉寶眼巴巴蹲在旁邊看。
老楊頭洗乾淨手揪了團給她們吃,剩下的叫趙老四移到案板上,開始按壓成型。
十六斤的年糕,兩家各分一半,趙老頭和吳氏都不喜歡吃這麼瓷實的東西,梗心,許靈桃吃著覺得喜歡,趙老大便又留了一些糯米和大米,剩下的十四石稻米都送到了趙老四家裡。
“大哥,這也太多了吧?”
糧食都沒過秤,趙老四一看到大半個屋子的糧食就知道肯定多給了不少。
“不多,”趙老大抬起胳膊擦了擦汗,“你家的地如今都是我在種,差不多了。”
“大哥,你明年不用種這麼多稻子,我們家也吃不完,六郎幾個都不在家,我和月娘也在外麵忙,要是放久了怕返潮。”
“你這屋子好,隔幾個月來熏一下,放兩年都不成問題。”
趙大郎也累的夠嗆,脫了衣服光著膀子喝水。
趙老大感覺自己身上的壓力輕鬆了一點,“老四,今年的糧價你曉得嗎?”
他還真問對人了,趙老四回道:“新麥三十文一鬥,稻穀四十文一鬥。”
“謔,”趙老大咋舌,“今年的糧價高啊!”
“大哥,你家收了多少糧食?”
“麥子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多石。”
家裡分家得的十五畝永業田,大房自身有十畝田,還有趙老四的二十畝,就算分出一些當菜地,也還有四十多畝良田,再加上五十多畝貧瘠的口分田,在村裡算的上家大業大了。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