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媳婦麵上的笑掛不住,尷尬起身,“我家還有事要忙,就不坐了。”
“時辰還早呢,再坐會啊!”
“著啥急啊!晚點再走。”
何俊媳婦一轉身臉黑的跟木炭一樣,形色匆匆,狼狽的落荒而逃。
村裡婦人講閒話頗為講究,一般都是背著人,隻要誰家不在就會被扒個乾淨,要是有誰先走了,那話題就會轉到她身上。
“我聽說這何家如今就沒消停過,她跟何卓媳婦整日吵的臉紅脖子粗的,聽說還上手了。”
“我住她家旁邊算是倒了血黴,整天鬼喊鬼叫就算了,那何二嬸一看家裡沒人管她,又跑出去偷漢子。”那婦人麵色興奮,壓低的聲音逐漸變大,“你可得把你家公公看好了,免得被這老婦勾掉了褲腰帶。”
“我呸,她這德行我公公瞧一眼都嫌臟。”另一個矮胖婦人語氣不屑,“我婆婆這輩子乾活不行,那長相沒得挑,村裡一等一的。要不是命薄,以後還有的福享呢。”
林二嬸點頭攢道:“你婆婆是個講究人,衣裳上的補丁打的跟花一樣。”
“何天媳婦,你家嬸子這麼丟臉,你公婆都不管管?”
何家一共三房,這何天便是大房的長子,平日為人厚道老實,算是何家最討喜的一個。
“那腿長在她身上,誰能管的住?”何天媳婦滿麵愁容,“我公婆罵也罵了,鬨也鬨了,一點效用都沒有。說的多,她還要去我們家門口撒潑,說我們一家子人欺負她一個寡婦。這管也不是,不管也不行,真真的要了小命。”
“這麼耐不住,乾脆把她嫁出去算了,還留著乾嘛?”
見人提起這話,何天媳婦恨的直往肚子裡吞血,“誰攔著她改嫁了不成?我公婆,叔嬸,堂弟堂妹,哪個不勸她再找一個。”
她的牙都快咬碎了,“死也不肯嫁!就是要把我們幾家人的臉丟儘才罷休。”
家裡有這種長輩也是這造孽,誰不說一句何家祖上沒積德,不然也不能抬一個這樣的東西進門。
大家夥心裡既有對她的同情,也有一絲幸災樂禍。
“快點快點。”
村裡的大路上突然湧來一群小孩,大家夥的手上都拖著大片樹枝,雙腿像車軲轆一樣,飛奔而過。
蓉寶嘉寶也在裡麵。
“這是乾嘛?”林二嬸喊住一行人,“哪來的柴火?”
二狗子臉上黑乎乎的一片,嘴裡含著自己掙來的一顆糖,“蓉寶爺爺在山上砍樹,我們幫忙搬過來。”
這活不止他一個在乾,基本上村裡小孩都在一塊。
大家夥心裡乾的正起勁,就被親奶親娘從路上拽走,“你個沒腦子的東西,自家的活還乾不完,就去給彆家白使喚。”
小孩看著遠去的夥伴,眼淚鼻涕一起流,“我要去,我要去搬柴火。”
回應他的自然是屁股上的兩個大巴掌,“我這麼生了你這麼蠢東西,回家!”
稍微聰明一點的還會講道理,“娘,蓉寶家有糖吃,可甜了。”
婦人一聽就撒開了手,貼在兒子耳邊叮囑,“彆光顧著乾活,往自己袋子裡多裝一點。”
糖可是個稀罕東西,在外麵得賣二十多文錢一斤呢,這便宜不占是傻蛋。
“知道了知道了,娘。”小孩拔腿就跑,又被婦人兩三步拽住。
“把你妹也喊過去一塊乾活。”
小孩一臉不特意,“她能乾啥啊?”
一個四歲的小娃娃,路都走不穩,到時摔了就知道哭鼻子,這不是白吃東西嗎?
趙家新房院裡的桌子上裝著一大盤糖果,十幾個小孩圍在旁邊流口水。
楊氏路過時見狀說,“想吃什麼自己拿。”
誰都沒有伸手,齊刷刷把目光投向蓉寶嘉寶。
自己拿要是搶不過彆人怎麼辦?那不是白忙活了嗎?還是等趙蓉分更好,誰都一樣多。
蓉寶自然不曉得眾人的心眼子,隻覺得自己十分威風,她踩在凳子上給眾人發糖,一人最少三顆,誰出了大力氣還得多獎一顆。
狗蛋是個例外,誰叫他是關係戶呢,一個人就拿了五顆。
這位情商高的小孩第一時間就把手藏到身後,但還是被人瞧了個正著。
二狗子自然不服,“憑啥他有這麼多?”
蓉寶叉腰,“狗蛋給我吃過好多東西,你又沒給過。”
二狗子抿著嘴,生氣的坐到一邊。
其餘小孩也三三兩兩坐在地上歇氣吃糖,大家夥羨慕的看著這兩座漂亮的大房子,願望一個比一個大,“我以後也要建這麼大的房子。”
“切,這算什麼,我以後要在鎮上買一個大房子。”
“你吹牛,我以後不跟你玩。”
“我才沒有,等我以後長大了要掙好多錢,買吃不完糖和點心。”
二狗子豎起耳朵,心裡也湧上一股豪情,等自己以後長大,要建一個比這還大的房子,到時買好多好吃的點心,不給趙蓉吃。”
蓉寶和嘉寶也有願望,“我以後要去學堂念書,然後掙好多錢!買一屋子的書。”
嘉寶一本正經,“我要當個跟舅舅一樣厲害的人,什麼都知道。”
蓉寶急哄哄道:“我要當先生,可以打學生板子。”
一旁的狗蛋憋了半天都沒有什麼大誌向,他舔著嘴裡的糖,沒出息道:“我要掙錢給我奶買件新衣裳。”
“你真孝順,”蓉寶小大人一樣歎氣,“時間過的好慢啊!我什麼時候長大。”
她心裡的憂愁來的也快去的也快,過會就得意的指著一個屋子,給自己小夥伴介紹,“那是我跟嘉寶的房子,裡麵有好多大箱子,可以放衣裳和錢,還有好幾個放書的大櫃子,還有大大的書案,可以寫字,還有......”
小時候期許長大,長大後回憶童年。
大人坐在屋子,一牆之隔。
劉氏問,“蓉寶嘉寶還住一塊?”
楊氏回道:“如今年紀還小,不肯分開,等大兩歲,嘉寶再搬出來。”
劉氏和藹一笑,“這雙胎子就是比尋常兄妹要親一點,你們家這個又是最親的,好的跟一個人一樣。”
喜歡趙氏發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