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塘村的人稍微聰明的一點的人已經悔的腸子都青了,心裡滴血不止,完了完了,這做的糊塗事 ,絕對要吃族老一頓痛罵。
就算真要找人出氣,也是找許氏娘家,責怪她沒有教好閨女,哪有大張旗鼓鬨上趙家,生怕名聲還不夠臭呢?
有些不講道理的婦人眉毛一挑就想撒潑,楊氏似笑非笑的瞧著她,“嬸子可彆說什麼難聽話,我這個人最受不得委屈,要是被人罵,肯定回家找哥哥哭去。”
“呸,你仗著你家有個讀書人在村裡無法無天了?充大王了?都是地裡人,誰比誰高的哪去?一個破秀才也敢拿出來壓人,丟不丟臉啊!來來來,你有本事就把我打死,算你家厲害。”她伸長脖子示意往這砍,“老娘這輩子就不是嚇大的,你家這事要是不給個說法,就彆想過安生日子。”
“嬸子誤會了,我哥哥就是一個書生,哪有什麼本事?不過就是認得幾個字,見識多些。他說我性子軟弱,不怎麼會與爭辯,遇到事了就去找縣老爺,他幫我做訟師。嬸子若好好說話,咱們就多說幾句,若是不行,咱們現在就上衙門。我家裡有車,這麼多人全部能拉上。”楊氏一臉和善,說出來的話卻十分不中聽,“各位嬸子不必焦急,若覺得縣老爺處事不公,咱們還可以敲鑼打鼓在縣裡搭個台子,讓外人來分對錯,要真是我們趙家的不對,是磕頭致歉還是上門賠錢,我們都認。”
上通村的看熱鬨不嫌事大,趴在院外叫嚷,“老四媳婦,我嗓門大,幫你們喊人,保證叫縣裡所有人都知道這事。”
“去縣裡的時候把你們家閨女也帶上,說不定就有人瞧上這種吃裡爬外的東西,也不怕養個老姑娘在家。”
“不好好回家教閨女,真有臉上門啊!看來不止許氏娘家是這種德行,他們一村子人都是一樣的貨色。”
話說的小塘村人臉色難看,去縣裡嚷這事?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們,成家可是一輩子的大事,誰家沒個小子,誰家樂意娶媳婦一心顧娘家啊?
“就算這事跟你們趙家無關,許芳也逃不了。”眾人眼睛噴火的看著許氏,“我要去問問她爹娘咋教的女兒,把祖宗的臉都丟儘了。”
楊氏臉色一喜,當即就要給眾人添茶倒水,“還是嬸子講道理,不如先坐下喝杯茶水,大家夥慢慢說?我婆婆也正有幾句話要講。”
慢慢說,說啥呢?聽許氏乾的蠢事,留著讓眾人看熱鬨,丟更大臉?
起頭的一個婦人怪腔怪調,“還吃什麼呀?你們家地金貴,我們可不敢多踩。”
一行人高調的來,灰溜溜的走,幾個動手打人的婦人走時還不忘撂狠話,“許芳你等著吧,你家彆想有好日子過。”
楊氏微微走幾步,對著眾人的背影大聲招呼,“嬸子下回有空再來喝杯茶水啊!”
小塘村好幾個婦人差點被石頭絆倒,一路罵罵咧咧回家。
村裡人眼見沒有熱鬨瞧,回家該乾嘛乾嘛,三三兩兩走到一起,話裡話外都是剛剛的事,“這老四媳婦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性子可一點不軟和。”
“張氏都鬥不過她,能是個簡單人?人家就是懶的跟我們計較,剛剛那話說的清清楚楚,受了委屈直接去找縣老爺告狀,人家親哥哥可是個秀才, 縣老爺能不幫她嗎?”
“何家的,你叫你婆婆嘴上留點德,彆總說人壞話,萬一真要被縣老爺抓走,你們何家還不被人笑死去。”
何二嬸家的兩個媳婦紛紛抱著孩子快步遠走,等會說來說去又說她婆婆偷漢子身上,沒臉的很。
楊氏確實存了一勞永逸的心,免得村裡人真當自己好欺負,說話沒個分寸。她把蓉寶嘉寶喊回家,“瞧你們二伯母熱鬨,也不曉得遮遮自己的臉,丟人啊!”
蓉寶嘉寶年紀尚小,理解不了這麼高深的問題,她們把籃子的小柿子跟獻寶一樣舉起,“娘,放米缸。”
籃子裡裝著十幾個淺黃色的柿子,個個有拳頭大小,一看就精心挑揀過的。
“有沒有摔跤啊?”楊氏把小藍子接過,幫兩人把頭上的枯枝樹葉取下,“去山上小心一點,那些樹多柴多的地方不要去,要聽姐姐的話,彆亂跑。”
“知道了知道了,娘。”蓉寶一下午沒喝水,趴到桌上給自己咕咚咕咚灌了一大杯。
她催促嘉寶快點,兩人忙去廚房找楊氏,米缸小巧,蓉寶頭塞不進去,她扒在缸口看,“娘,明天能吃嗎?”
“哪有這麼快。”楊氏把柿子用荷葉包好放進米缸,不放心的叮囑兩人,“柿子要軟了才行,你們彆偷吃啊!”
“娘,那什麼時候可以吃啊?”
“還要好幾天呢。”
“為什麼要這麼久?”
其實蓉寶心裡還有一萬個為什麼要問。
比方說,為什麼柿子要放軟,爺爺摘的柿子為什麼不用放。
為什麼棗子不用放?為什麼不能吃硬柿子?
......
許氏縮著脖子跪在地上。吳氏歎氣回屋,沒有罵她,更沒有看她一眼,這個兒媳比豬還蠢,這輩子沒救了。
趙四郎坐在家裡往外瞧,長輩挨打,他們晚輩不去關心一下說不過去,“大姐,我們要不要把二伯母扶起來?”
“二伯母不肯起來。”晴姐踩著凳子把自己摘的柿子放進梁上的吊籃,她了理了理自己的頭發,小聲說,“你彆管,專心念你的書。”
“二伯母做事也太糊塗了些。”
雖說孝順為先,不言其過,但許氏惹出來的事簡直莫名其妙,自己犯蠢連累一村人,趙家還沒有教訓兒媳,許家人就先上門鬨事,又給村裡人留下話柄。
晴姐心裡暗道,糊塗的何止是二伯母,自己親娘更是個糊塗蛋,如今還在娘家回不來呢。
趙老二人還在地裡就有人通風報信,他麵色不變一言不發,隻有越來越重的呼吸聲表明他內心並不平靜。
喜歡趙氏發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