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馬超後,又沿著馳道一路向東。
天黑前抵達甘寧駐屯的陝津,夕陽在側,黑熊駐望三門峽。
這裡就是中流砥柱成語彙總砥柱所在,可砥柱看名字就知道,就是個大一些的石山石柱。
冬季黃河水淺,砥柱露出許多;盛水期,砥柱勉強能冒個腦袋。
砥柱真的不算什麼,對漕運影響最大的是砥柱上遊的石門,傳說中大禹治水時,開鑿石山,鑿出來的人門、神門、鬼門。
光線不是很好,河水洶湧兩岸又有冰層。
黃河淩汛期還未到來,但隻是目前這麼粗略觀察,黑熊就感覺這裡的景象與他記憶中的砥柱、三門有很大差異。
可能是水量不同,也可能是水庫的原因。
但他鑿通三門峽,徹底解決這裡的心思則是十分強烈。
這裡卡死了關中與關東的漕運,是帝國的血栓所在。
要麼打通,要麼開鑿新的河道,用新的河道進行漕運通航。
可泥沙問題若不解決,新河道勢必淤塞。
未來河套區域壓縮人口以放牧牛馬為主,黃河能恢複,再清澈,依舊會有泥沙。
開鑿新的河道,河床低淺,水流比三門河道平緩,那泥沙淤塞很快的。
此刻看著三門河道,給了黑熊一種‘束水衝沙’的感覺。
在看著三門周邊的石岩,黑熊皺眉沉思,如果未來積攢足夠的白法力,洗練一個十噸重的鋼釺。
通過施法召喚的方式,借助重力加速度衝擊這裡的石岩,那效果應該會很不錯。
將這段破開、疏通,關中對關東的物資汲取效率必然大增,可以集中力量向西開拓。
甚至可以想辦法連接洮河、渭水,將漕運路線持續向西。
重力加速度這招玩得好,人工製造幾個巨大的堰塞湖。
湖水積聚,然後破開山梁形成缺口,借助水力衝刷,就能扭轉河道。
以後世的科技來說,移山填海這種工作交給核武器,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隻是國家相互製衡,沒法大範圍改造地球。
黑熊思索片刻,很明智的放棄了那瘋狂的計劃。
如果洗練出萬噸級彆的道具,或許才有那麼一些可能性。
自己洗練最重的東西也不過是鎧甲,也不知道重量、體積會不會影響召喚。
但解決三門峽、渭水以及河渠淤積問題,還有恢複古漢水這三件事情,他已經有了解決的思緒。
光靠一個呂布是不行的,多弄幾個七級傀儡,使用重型工具,讓這些永不疲倦、力量極高的傀儡負責開鑿,效率會很快的。
然後是渭水以及關中各種渠溝的淤積問題,則需要更多的傀儡道兵。
靠鐵鍬、背簍挖土清淤……這得挖到哪年去?
最簡單的就是通水的情況下,將大量傀儡道兵投入河床。
讓這些不需要呼吸、落水就沉的傀儡道兵攪動淤泥,水力裹雜泥沙自會排入黃河。
渭水能這樣處理,關中所有渠溝都可以這麼搞,無非就是反複多次、一層層的清淤。
還有古漢水,黑熊對這個不是很了解,隻是自媒體讓他聽過大地震讓古漢水改流,至於具體如何變化,沒去調查過,就沒有實際的頭緒。
還有堰塞湖,山體崩塌堵塞河水形成巨大堰塞湖。
以山體坍塌後的強度,必然會用很多的山岩、土石……這似乎不是自己能解決的。
彆說引水入西域,就是恢複關中、漢中漕運都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但也沒必要氣餒,幾年時間裡解決三門峽血栓,以及疏通關中漕運灌溉網絡……就已經占了巨大的便宜。
秦國經過耗費了多少人力才有了關中沃野千裡?
自己隻需要三年或者五年,就能恢複關中的灌溉體係,節省了巨大的人力支出和時間成本!
這大概才是道兵傀儡種田的取巧辦法,指揮傀儡耕地、挑水,才是最笨拙的辦法。
思維落定,暫時擱置各種水利改建、恢複的念頭,他驅馬入陝津城。
陝津城邑不過七百餘戶人口,甘寧這裡的駐兵也隻有五百人。
軍隊分散駐屯,能節省糧食、增強掌控力。
陝津城內暮鼓響徹,守門吏士就等第三通暮鼓結束後封閉城門。
當值軍吏遠遠看到策馬輕馳而來的黑熊、呂布,頓時尾椎骨發寒正要跳腳呼喊,又很快反應過來,自己早就被收編了。
“快通報府君!是鎮北公來了。”
軍吏拉扯身邊快腿小青年低聲呼喝,又拍拍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塵土,快步出門幾乎十幾步俯身長拜:“卑職恭迎鎮北將軍!”
相距幾十步,黑熊也勒馬降速,驅馬撞入城門甬道。
馬蹄聲噠噠響徹,看著陌生街道,黑熊沿著道路向城北區域行進。
城中廣場處,甘寧已領著郡府官吏十幾人快步來迎:“渠帥安好!”
“什麼都好。”
黑熊也不下馬,就問:“軍營何在?”
“在城中西南。”
“我去營中,你隨後再來。”
黑熊說罷拉扯韁繩,引著呂布走向南門大街,城中軍營是個寬闊區域,很好辨認。
一路刷臉,直入軍營內的寬闊營房。
甘寧粗略聚集的弘農郡郡吏們都感覺很不適應,弘農郡府裡的官吏更替激烈。
原本是鐘繇一方的人,鐘繇跑到潼關向甘寧服軟後,弘農楊氏與原來的郡吏團隊、各縣縣吏就離職了大部分。
等後來令狐邵就任郡守,又征辟、啟用了一批士人。
再等令狐邵垮台,甘寧隻能挑選那些履曆單薄、出身低微的士人充實郡府以及各縣。
甘寧不敢耽誤,來不及備馬,快步走向軍營。
郡吏們則麵麵相覷,又感覺如芒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