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李信不免問,“換運?”
扶蘇屏退左右,隻留著李信單獨和他在雪天喝酒。室內燈盞點起,
“你聽過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嗎?”
“嗯……據說黃帝九戰九敗,最後得到九天玄女相助才成功打敗蚩尤,統一華夏。”
“聽你的語氣,好似黃帝很沒用。”
李信坦白,“九天玄女下凡助力凡人,這不更加說明我們人自身是多麼可笑嗎。什麼事都做不成,九戰且九敗,如果沒有九天玄女,黃帝必然又敗。”
“黃帝九戰九敗,麵對失敗還能站起來,這說明黃帝恰恰是最勇敢的人。因為他連失敗都敢麵對,怎麼到了李將軍這裡,黃帝是很是無用了。”
這一句話,刺中李信心窩。
他望著扶蘇,半天說不出話來。
“我們中國人始終深信,最深重的失敗和最折磨人的苦難,幾乎是所有大功告成之前必經的最黑的夜。”
“曾經有個嬰兒和平凡人一樣,在搖籃裡誕生,在黃土地上長大成人,他生來就有靈性,很小就會說話,幼時機敏,少時敦實可靠,成年後聰明而強壯,很快便從族群中脫穎而出,成為部落首領。”
“這個孩子,就是上古曆史傳說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姓公孫,名軒轅。我們後人都尊稱他為黃帝。”
“黃帝對戰敗的眼炎帝及其族人寬厚以待,也因此得到炎帝的尊重。據說這是因為炎黃二帝本就是源自同一祖先,兩大部落結成聯盟,世代通婚,也從此有了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
“戰爭是為了和平,為了更好的生活。自黃帝起,中國人就懂得這個道理。”
“而很快,黃帝遇到了他下一個對手。他來自東麵靠近東海的地方,一叫東夷的部落。強敵當前,黃帝決定聯合炎帝以及諸部落的軍隊,一致對外。”
“傳說中,黃帝九戰九敗。這個戰績聽上去在當時簡直令人絕望。”
“但後人疑惑的是,為什麼是九次。古人認為這蘊含著特彆的暗示。”
“我們後人相信,天之所以這樣安排一定是刻意為之。”
【在先秦時代,天命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也有人說,這是上古時期人們製造的神話傳說。古人把奇數稱為陽數,偶數稱為陰數。九是陽數中最大,而五帝之首的黃帝與九相遇,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誌。”
“周易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危急中,天女下凡,止住大雨,天氣突然崩晴,趁著敵人驚愕無措,黃帝指揮大軍掩殺過去。”
“就像過去曆史中一再發生的那樣,許多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轉折點,都沒有辦法去解釋。”
“或許在真正決定命運的那一刻,古人總是願意將生死交托給天命。”
第(1/3)頁
第(2/3)頁
“我一直都相信,要做大事的人,要學會趕場。在事情明明已經看到要成功的時候,許多人趨之若鶩時要謹慎,不要冒進。”
“而在事情一籌莫展,甚至毫無希望時,恰恰要趕快入場。因為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巨大勝利到來的前兆。”
李信望著扶蘇,久久說不出話來。
扶蘇這一番話,並沒有多麼慷慨激昂,激情澎湃。
這種力量像是泉水一般,不是大海波濤洶湧,澎湃激昂的,隻是靜靜地滋潤著李信枯萎死去的心。
李信感覺,他好像又能呼吸自如了。
原本戰敗讓自己感到十分羞恥,臉上毫無光彩;可是在聽了太子的說辭後,李信反而想著要再前進一步。
一念之間,很多事就被悄然改變。
扶蘇看李信活過來了,並沒有急著提戰事。
扶蘇隻說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很平淡的小事,比如他上次去齊國樊於期逃跑竟然偷了他的馬逃跑。
扶蘇本來不想追樊於期,叫他跑了就跑了,可就因為那匹馬,扶蘇非得把他追回來。
二人聊到很晚,宦侍進來添炭火時,李信看到門外天色已經黑了。
李信望著案上六個被自己吃得乾乾淨淨的盤子,他心裡很驚訝。
沒想到他居然麵對太子還吃得這麼多,方才他到底是多無力。
李信這才想起來,自從他打了敗仗,他就連吃飯的事情也不上心。
過去他一頓飯都是八碗米飯配一斤肉。
【先秦淺口碗,八碗飯加起來也就是現代的一大碗。】
自從打敗了之後,他心情不好,飯也不想吃,肉也咽不下去。
李信望著扶蘇,他感到很驚訝。
大王也想著安撫自己,隻是大王的做法是讓自己回家閉門想。想通了再出來。
可同樣是太子安撫自己,卻頗有些循循善誘的意味。太子幫助他轉換看待事情的態度,改變了心境。
李信不知道對扶蘇說什麼。
第(2/3)頁
第(3/3)頁
當天晚上,李信走時急步而出,腿腳生風。
這可把執戟郎馮敬和值班的謁者令給嚇了一跳。
因為李信前後真的是判若兩人。
“還真的是怪了啊!”
宮人都感慨著。
也因此,宮人、宦侍、朗衛們也都更加崇拜敬重扶蘇。
次日清晨,秦仲月初八日。
天剛剛亮,李信就來到了章台宮。
嬴政聽說是李信來,還不願意見他,“這個小子,八成是想要請辭還鄉吧。懦夫!”
嬴政將手中的簡牘摔了出去。
左右勸道,“大王還是見了再說。”
等嬴政被人擁簇請到主殿,他卻看到李信像是換了個人一樣,昨日神色萎靡,好似宮牆怨婦;今日卻雙目炯炯,氣勢如虎。
“大王,臣想清楚了。臣要把失去的東西拿回來,上一次項燕老兒斬殺了我七個都尉。這一次,我要拿項燕老兒的人頭帶給大王。”
李信的話落在殿中。
嬴政還發懵了一會兒。
這小子是不是吃錯藥了。他在和我玩什麼表演嗎?
不過,今天的話嬴政倒是愛聽。
“丈夫當如斯。既敗猶勇,方為大將。”
李信聞言,眼中燃著滿滿的希望,“大王,臣想了想,放眼整個秦國,沒有人會比臣更適合做太子的前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