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253章攻心
項燕使人接連數次出城挑釁。
可是扶蘇始終連新鄭城都沒出。
楚國將士們也在秦國內布置有眼線,當消息傳回楚軍,楚國將士們開始對項燕有些失望。
因為事情根本沒按照項燕說的進行。
項燕安撫諸將,“探子來報,秦軍已經和秦太子離心了,為了安撫秦軍,秦太子親自去了軍營查看,再等等。等到秦軍內部人心不安時,就是我們進攻的好時機。”
眾將聽著,但是已經不願意再相信項燕了。
宋義等一些將領私下裡議論,“他到底會不會帶兵打仗,不會就我們來。”
雙方的士兵們都盼望著,盼望著,春祭之日就要到了。
項燕麾下的將士們眼看在城下守了足足一月了,二十萬兵馬駐紮於城前,就是不動手,也不知道主將項燕在想什麼。
楚國將士們按捺不住,再次提議攻城。
原本隻有一些代表楚國世家大族高級將領主張提前攻城,可是現在一些位置處在中間和低處的將官,也跟著議論四起。
項燕十分被動。
他坐在帳子內,聽到自己門前時常有將士路過,他們自然不會明說,隻是感慨春祭大典就要到了。
項燕外出時,總能遇到將士們三五人圍在一起,似乎是在商量討論什麼。一等到他出現,將士們立刻四散走開。
有些眼看著走不掉了,便轉身回頭抱拳,行個軍禮,“拜見大將軍。”
項燕主動放下架子,神色和藹,想要和他們接近說說話,可是他們並不領情,隻是找到借口理由,推托告辭。
他原本還能以一人之威,震懾住這些將軍;並且依靠楚王對他的信任,時時提醒他們不要亂為。
第(1/3)頁
第(2/3)頁
但是這些人一旦掌握了軍權,就忘記了一開始出征時想要打勝仗討楚王歡心的初衷,現在他們想的都是如何借助這樣的機會,讓自身的實力變得更加強大。
這些蛛絲馬跡讓人細思極恐。
看到自己的同僚根本沒有遠見,還是像當初那樣得過且過且狹隘的心態,“幾乎都是鼠目寸光之徒”。
看到宛城隻有一萬弓箭手,便覺得敵軍少,我軍人數眾,可以謀取宛城。根本沒有大局。
看到秦國的太子麵對辱罵不還口,不還手,隻覺得他懦弱。從來不為這種人的城府心境感到驚慌擔憂。
項燕自己也感慨,“我欲往上青天,可是卻無好風憑借。”
三五日下來,項燕自己也不得不走向動搖。
自己本來想讓秦人內部先發生矛盾衝突,讓秦軍軍心大亂;可是眼瞅著現在,楚國人自己內部先亂起來了。
項燕眉頭直皺,可是他甚至沒有能訴苦的對象。
――
新鄭,扶蘇又收到了身在敵營之中的奸細秘密送來的消息。
扶蘇立刻派人去軍營請蒙恬、李信過來。
“所以我決定立即發兵。由一猛將率領五萬人馬,夜間襲擊平與。”
【平與:也做平輿講】
“宛城、平輿,項氏封地,剛好都在一條線上。宛城最東,平輿在中,背後靠的就是項地。”
項氏的氏,本來就因為封地在項所以才得名。故名喚項地,但是實際上相當於一座大城池,隻是那麵的土地,都是屬於項氏一族的。
而少年時期的項羽,本身就是當時家世顯赫的地主家的繼承人。
第(2/3)頁
第(3/3)頁
而後期曆史上,項羽表現出對楚國土地的種種執念,也就源自項氏一族的曆史,在當地的榮耀。
言歸正傳。
扶蘇認為,“這宛城距離平輿,足足有幾十裡路程,行軍三天三夜都不能到。我知道項燕臨行前,楚王答應給項燕四十萬兵馬,現如今他手上隻有二十萬兵馬。”
“我猜想,就算楚王沒有給夠他四十萬,但是他一定在彆處部署了兵力。恐怕兵力還不少。眼下楚國雖然號稱帶了二十萬兵馬,實際上隻有十二萬人在宛城前。”
“項燕此人和彆的楚國大將不同。早在楚國楚考烈王在世時,就曾指著項燕說,他以後是可以做大將軍的人。楚王負芻繼位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任命項燕為大將軍,這些年他一直都在整頓兵馬糧草,對楚國各城池,人口、地形地勢的情況十分熟悉。因為他治軍嚴謹,楚國百姓也都擁戴他。”
“他帶兵到宛城,始終沒有主動進攻的意思,可見對我並無輕敵之意。光是這一點,已經勝於諸多將軍。”
“他一定備有後手。準備隨時應付我軍。我猜項燕一定來到,我軍如果要入楚地,一定會采取兵分兩路的方法。我們就來個將計就計。”
“平輿本就是此次項燕大軍的本營,我想兵馬糧草一定都過此城。而平輿背後,正是項地,項地千裡足以為楚軍支撐供應糧草。”
“一旦我們有人進攻平輿,對於楚軍來說,就是截斷糧草。楚軍聞言,勢必鐵了心要回去。這時候,就是我們反攻的好機會。”
“可是平輿背後有項地,項燕也一定在其他城池備軍。我軍人數上並不占據優勢。一旦楚軍要回擊,我軍將士恐怕會葬身魚腹。所以進攻平輿的人,一定要不能戀戰。一旦見到敵軍前來,立刻撤退。二位將軍以為,誰能勝任這樣的事情呢”
原本計劃好的突襲平輿的人,就是李信。
可是太子扶蘇之前沒有告訴將軍李信,要他打了就撤。
李信到現在都感覺懵懵的,喉頭處也是一緊。
他想占領幾座城池,怎麼就那麼難。
可是扶蘇是太子,又是大王親定的主將,扶蘇既然說了這樣的話,他就算是不爽,也不得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