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命令,工人班長毫不猶豫,摁下啟動按鈕,隨後加熱爐開始工作,並逐漸升溫。
隨著溫度不斷的升高,裡麵的鐵塊被燒的通紅,緊接著輥軋裝置開啟。
一塊塊燒紅的鐵塊,傳送至工作台,通過不斷的輥軋、擠壓,在變換著各種不同的形狀。
在這一過程中,旁邊觀看的兩位軋鋼廠廠長,已經看的目瞪口呆,站在那小聲的議論著。
“老楊,我怎麼感覺光憑肉眼,就能看出很大差距,是不是我眼花了?”
“老吳啊,你沒看錯,是快了不少,等著看吧!這台軋鋼機產量一定驚人,就是不知道質量怎麼樣?”
“質量不好說?”第二軋鋼廠的吳廠長搖了搖頭,不是太看好。
楊廠長沒有問為什麼,因為他也不太看好。
畢竟錐子沒有兩頭快,一味的提升產量,就會導致輥軋時間過短。
輥軋時間過短,就會導致鋼材裡的雜質殘留更多,從而影響鋼材質量。
所以這是無解的問題。
孫正國不知道二人所想,如果知道了,估計會表示嗬嗬一笑。
畢竟這麼簡單的問題,他會想不到?
想當初在設計初期,他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既要保質又要保量,那該怎麼辦?
因此,他在輥軋裝置裡融入力學原理,采取多輥發力的方式,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樣既保證了速度,又保證了質量,雙雙更上一層樓。
所以,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兩位廠長這就是紙上談兵。
生產還在進行中……
孫正國一直陪同著兩位部長,給他們講解機器工作上的原理。
王部長不是太懂這些,隻是頻頻的點頭。
白副部長懂那麼一點,但也不多,因此他也隻能挑些簡單的問題問。
“正國同誌,你是這次研發的總工,你能不能給我們預測一下,這次的產量能夠提升到一個什麼程度?”
對於產量的問題,孫正國其實心裡有數。
但中國人一直講究中庸之道,說話不喜歡說滿。
所以他也不想上強度,隨便說兩句就行。
“兩位部長,多了我不敢說,提升20的產量,我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嗯~!20已經不少了。”白副部長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又問起另一個問題,“那質量呢?”
“質量我也不好說,隻能等最後的檢驗結果,但不管怎麼說,肯定不會比以前的差,還請二位部長放心就是。”
孫正國最終還是留了一手,畢竟現在說什麼都是空講,咱憑數據說話。
“那就好,那就好,如果真如你所說,到時候我們給你請功……。”
“是啊!正國同誌,感謝你的付出,組織上不會忘了你的功勞,……。”
聽著二位部長的表態,孫正國也沒當回事。
他缺功勞嗎?那肯定是不缺。
以他現在的資曆,大概率又是兩本證書打發了,難不成還能怎樣,慢慢熬吧!
……
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生產的成品越來越多,而軋鋼機也沒有出現故障。
這時,趙國平手拿單據,興衝衝的跑過來彙報。
“各位領導,一小時生產報表,已經統計出來了,還請你們過目。”
“不用了,國平同誌,你就直接說數據吧!跟以前最先進的軋鋼機相比,這次都有哪些提升?”
聽到白副部長這麼問,旁邊的幾位廠長忍不住好奇,都豎起了耳朵,準備先聽個響。
趙國平也沒敢賣關子,隨即就開始彙報。
“各位領導,這次的產量喜人,相比較以前,提升了416,而且看這趨勢,以後還有提升的空間。”
“什麼?”白副部長嚇得手一哆嗦,這跟孫正國剛才所說相差甚遠,會不會搞錯?
“國平同誌,你可不能撒謊,怎麼會提升這麼多?”
“不會的,各位領導,剛才又不是我一個人在統計,不信你們可以問問湯所長。”
趙國平說完,眾人的目光又齊刷刷的看向湯所長。
迎到眾人期待的目光,湯所長索性把他看到的一股腦全講出來。
“各位領導,趙科長說的沒錯,剛才我去取樣,就順便統計了一下,這個數據真實可靠,沒有絲毫水分。
而且在剛才取樣的時候,我還特意觀察了一下成品,這批鋼材表麵平整光滑,沒有裂縫、氣泡、結疤、折疊等缺陷,無明顯色差…
就單憑這幾點,我就可以確定,質量上絕對強過以前,但具體超過多少?還要等檢測報告。”
轟~!
湯所長剛一說完,現場就炸開了鍋。
剛才還不看好質量的兩位廠長,眼裡均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吳廠長自嘲道:“打臉了打臉了,果然是孫所長出品,必屬精品,這次又讓老高拔得頭籌,每次都這樣,還真是氣人。”
“是啊!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虧我們倆剛才還在那大放厥詞,還好沒人聽見,要不然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
楊廠長也在反思,兩個難兄難弟,還真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當然,這兩兄弟還好點,要說此時誰心裡最難受,那必是白副部長無疑。
曾經這樣的人才就效力於他的麾下,可他把握不住啊!
結果白白便宜了李大頭那廝。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那次他說啥也不會外出視察。
同時,他會想儘一切辦法,提前法辦了黃科長那個敗類。
每每想到這些,白副部長都心有不甘,但現在說啥也沒用,籠絡人心才最重要。
於是,他主動伸出手說道:“正國同誌!祝賀你,再次取得成功。”
“謝謝謝謝,謝謝領導的肯定。”孫正國也伸出手,兩人緊緊的握在一起。
緊接著其他領導一一握手祝賀,孫正國也禮貌的回應著…
現在產量已經確定暴漲,質量也有了保證,領導們不可能長時間在這裡視察。
高廠長立即提議,去會議室再開一個小型的研討會,然後大家一起吃頓便飯。
兩位部長因為心情很好,非常給麵子,所以雙雙答應留下。
……